簡介
薅秧時節是農忙後的短暫間歇期。舊時,生產力不發達,田間地頭勞作全靠人力。人們從緊張忙碌而又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身心放鬆,看到長勢正好的秧苗和綠油油的無邊田野,憧憬著豐收的美好,心情十分舒暢,自然會讓人有感而發,這種一邊薅秧一邊唱歌的形式,人們便稱它“薅秧歌”。重慶地區的薅秧歌源遠流長,歷史悠久。高峰薅秧歌主要分布在墊江縣境中部地區的高峰、黃沙、福安、高安、五洞、界尺一帶,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十分豐富。
歷史淵源
重慶地區的薅秧歌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據考證,1600多年前的隋唐時期就開始流行民歌《竹枝歌》。唐代詩人劉禹錫根據民歌改作新《竹枝詞》,重慶地區引用《竹枝詞》,融入本地民歌,代代相傳,逐漸形成具有濃厚地域特色的薅秧歌。高峰鎮地處墊江境內中部,有墊江糧倉的美譽,自古農業都較為發達。高峰薅秧歌至少在高峰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是當地村民在田間勞作時自創的一種勞動歌謠,頗具地方特色。其調子優美,節奏高亢,句式整齊,合轍押韻,語言樸實,詼諧幽默。在勞動過程中,薅秧歌不斷被傳唱,又不斷創新,雖然各個時期的內容不同,沒有固定歌詞,想到什麼唱什麼,看見什麼唱什麼,即興編唱,朗朗上口,但韻律一致。
基本內容
高峰薅秧歌調子多是民歌曲調,大致分為高腔、平腔、低腔三種唱法。其音域廣而偏高,有的還有川劇高腔曲牌的痕跡。薅秧歌在勞動過程中形成的口頭文學,沒有固定歌詞,沒有現成譜,主要靠民間一代一代人口授。他父親在世時,蒐集整理了《下田薅秧》、《太陽出來》、《太陽當頭》、《太陽落土》、《包穀》等數十首薅秧歌。薅秧歌的歌詞一般有兩句、四句,以二二三節奏的七言組成一個完整的曲調。四句的一首歌第一句常與薅秧場景有關,薅秧歌多是以反映田間勞作或男女之間的感情為主。
從歌詞內容看,大概可以分為素和葷兩大類。素的薅秧歌內容包括六個方面:一是時政類,內容主要反映當時社會現狀,有頌揚好人好事好政策,也有對社會不滿的;二是勸誡類,主要是勸誡世人積德行善;三是農事類,反映氣象或耕種的一些常識;四是生活類,表述生活中的一些奇聞趣事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熱愛;五是情感類,內容有表達對現實不滿的和無奈,也有表達男女之間的相思與愛慕;六是調侃類,主要是活躍氣氛,拿同事或過路人開玩笑。葷的薅秧歌內容主要包括情感和生活兩大類,主要特徵是語言粗俗,主要對象是可以開玩笑的女性。
基本特徵
1.高峰薅秧歌調子優美,節奏高亢,句式整齊,合轍押韻,語言樸實,詼諧幽默。在勞動過程中,薅秧歌不斷被傳唱,又不斷創新,雖然各個時期的內容不同,沒有固定歌詞,想到什麼唱什麼,看見什麼唱什麼,即興編唱,朗朗上口,但韻律一致。
2.薅秧歌多是由一人領唱、多人合唱。不過也有兩人對唱的形式,高亢豪放,調式靈活多變,旋律婉轉悠揚,節奏相當自由,能夠把勞動人民的粗獷曠達、艱苦卓絕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
3.薅秧歌通常是一個人起個頭,大家跟著接下句,連續不斷,類似“接龍”遊戲。這傳承的是古老的民歌表達方式,也就是《詩經》里的起興手法,“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興致一起,就熱鬧了,歌聲笑聲此起彼伏,人們的真性情自然流露,見到啥唱啥,無拘無束即興“創作”,語言生動詼諧,原生態曲調簡單悠揚。
主要價值
薅秧歌蘊含了廣大勞動人民豐富的想像力,反映了勞動人民對幸福生活的熱愛、嚮往和追求。這對研究我國民族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寶貴的藝術價值。人們在薅秧時,把反映時令、農事、愛情等風俗習慣,創造性地運用到調子中,形成異彩紛呈的民間音樂藝術,無論是曲調還是技巧,都具有極高的觀賞性和藝術性。或歡快,或凝重,或諧趣,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和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瀕危狀況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逐步推進,化學除草劑的普及,雜草、稗子不需要人們自己下田去拔掉了,薅秧這種田間勞作,也就漸漸地退出了人們的生活,而與薅秧息息相關的薅秧歌也慢慢從人們的耳畔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