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鎮[山西省大同市雲岡區高山鎮]

高山鎮是大同歷史古鎮,曾經是明清重要衛所之一,是“省級文明鎮”、“省級旅遊特色鎮”,隸屬山西省大同市雲岡區。 北魏時期在此建焦山石窟寺,焦山,因其形如一車輪,史稱“車輪山”,又如佛經中描寫的“須彌”勝景,也稱“須彌山”。須彌山意即妙高山之意,高山鎮高山由此得名。 在明天順六年始建高山城堡,是明朝九邊大同鎮13衛所之一。1953年5月,成立張家灣鄉、南信莊鄉,隸屬大同市三區,辛莊鄉、馬脊樑鄉隸屬左雲縣四區,1954年6月後,四鄉隸屬口泉區、郊區,張家灣鄉改稱高山鄉,馬脊樑鄉改稱峰子澗鄉,1958年10月,高山鄉與南信莊鄉合併成立高山人民公社,馬脊樑鄉與辛莊鄉合併成立峰子澗人民公社,“文革”期間稱過高峰人民公社。1971年9月,高山人民公社,峰子澗人民公社始歸大同市南郊區管轄。1984年6月,改稱高山鎮、峰子澗鄉,2001年4月兩鄉鎮合併,稱高山鎮。2018年,高山鎮歸雲岡區管轄。

高 山 鎮 簡 介

高山鎮是大同歷史古鎮,曾經是明清重要衛所之一,是“省級文明鎮”、“省級旅遊特色鎮”,隸屬山西省大同市雲岡區。

政區概況

名稱來歷 北魏時期在此建焦山石窟寺,焦山,因其形如一車輪,史稱“車輪山”,又如佛經中描寫的“須彌”勝景,也稱“須彌山”。須彌山意即妙高山之意,高山鎮高山由此得名。

地理位置 位於東徑112°59'—113°09',北緯40°04'—40°11'。地處雲岡區西部,東與雲岡鎮相鄰,南與口泉鄉接壤,西與左雲縣毗鄰,北接新榮區。人民政府駐高山古城,全鎮總面積146.1平方公里,電話區號0352,郵政編碼037037,距區政府30千米,距大同市區35千米。

政區沿革 在明天順六年始建高山城堡,是明朝九邊大同鎮13衛所之一。1953年5月,成立張家灣鄉、南信莊鄉,隸屬大同市三區,辛莊鄉、馬脊樑鄉隸屬左雲縣四區,1954年6月後,四鄉隸屬口泉區、郊區,張家灣鄉改稱高山鄉,馬脊樑鄉改稱峰子澗鄉,1958年10月,高山鄉與南信莊鄉合併成立高山人民公社,馬脊樑鄉與辛莊鄉合併成立峰子澗人民公社,“文革”期間稱過高峰人民公社。1971年9月,高山人民公社,峰子澗人民公社始歸大同市南郊區管轄。1984年6月,改稱高山鎮、峰子澗鄉,2001年4月兩鄉鎮合併,稱高山鎮。2018年,高山鎮歸雲岡區管轄。

政區劃分 高山鎮轄高山、二台、張家灣、業家村、上碗溝、段家小村、小窯頭、羅家辛窯、南信莊、南辛村、峰子澗、馬脊樑、枯樹、東店灣、燕子山、桃柏溝、白塘子、小蒜溝、黃土溝、窯洞、南溝、萬家嘴、辛莊、南羊路、北羊路、碾子溝26個村民委員會。

人口面積 2015年末,轄區總人口18106人,農業人口16993人,城鎮人口1113人,另有流動人口3894人。總人口中,男性8981人,占49.6%;女性9125人,占50.4%;14歲以下4312人,占23.8%;15—64歲13362人,占73.8%;65歲以上432人,占2.4%。有滿族等6個少數民族,共73人;2015年人口出生率5.54‰,人口死亡率2.64‰,人口自然增長率2.9‰。

自然條件

地形 地處山區,十里河由西向東流過境內,流長9千米,地形起伏,屬丘陵地形。平均海撥1320米。

氣候 屬北溫帶大陸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6.1℃,極端最低氣溫-29.5℃;極端最高氣溫34.5℃。無霜期年平均120天,封凍期130—145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400mm左右,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

水文 境內河道屬十里河流域,流經境內燕子山、南溝、東店灣、高山、二台、張家灣,流域面積8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峰子澗河等。

礦藏及其他自然資源 境內已探明煤炭地質儲量2.35億噸,鎮辦資源重組保留煤礦和尚咀煤業公司,位於高山鎮峰子澗村,礦區面積7.43平方千米,地質儲量2542萬噸,可采量1547.16萬噸,年產量60萬噸,開採侏羅紀11、14#煤層,發熱量6000大卡,含硫在0.6%--0.8%,灰粉15%--17%,主要用於電力和其他工業,為優質動力用煤,也可用於民用。

自然災害 主要自然災害有地質災害、旱災、低溫、冰雹等。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每年的春秋季節變化時期,主要成因為地下採掘所至。

經濟概況

農業 耕地面積15336畝,人均0.9畝,2015年農業總產值達到1430萬元,比上年增加7.3%。糧食作物以馬鈴薯、穀子、豆類為主,2015年,生產糧食1359噸,人均75.1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胡麻、山藥、玉米、薯類等。蔬菜種植主要有西紅柿、黃瓜、大白菜、油菜等。

畜牧業以養豬、養牛、養羊為主,2015年末生豬存欄360頭,羊存欄11304隻;牛存欄362頭,養雞9019隻。2015年生產肉類126噸,禽蛋6.8噸,鮮奶19噸,畜牧業總產值89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7%。

截止2015年末,累計造林7.8萬畝,其中防護林4.5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8萬株,林木覆蓋率33.6%。

工業 以煤炭生產和新能源光伏產業為主,各類企業78家,其中光伏企業2家,裝機容量均是100MW;煤炭生產企業10家,年產原煤1800萬餘噸;煤炭運輸加工企業32,其它34家。

商業外貿 2015年末共有商業網點67個,從業人員256人;農貿市場2個。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35萬元,比上年增加2.3%。

財政金融 2015年財政總收入2.35億元,比上年增加7.6%。

社會發展

文化體育 有文化站一個,建築面積285平方米,文化圖書室26個,藏書5萬冊。9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79%。

教育 鎮內有中學1所,設定兩個聯校,下設六年制國小12所,幼稚園5所,共有中國小教師184人,在校中小學生1034人,小升初升學率99.5%,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2%,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科技 有科技開發中心一個,專業科技人才2人,農村實用人才64人。

醫療衛生 2015年末鎮村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7個,其中衛生院1所;衛生室26個,防保站1個,病床80張;專業衛生人員72人。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4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16008人,參保率92.6%。

廣播電視 現有集體廣播喇叭52隻,從1995年陸續開通有線電視,有線電視用戶6123戶,電視覆蓋率85.2%。

社會保障 2015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4戶,人數42人,發放低保費8.12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56戶,人數1859人,發放低保金184.19萬元,比上年增長23.49%;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2人,支出5.07萬元,比上年增長24.26%;農村臨時救濟17人次,支出30萬元,比上年增長3.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0.6萬元,比上年增長10.41%。

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 109國道橫貫東西,境內長9千米,雙向兩車道。五九公路、馬高公路、村際公路8條,總長65千米,2015年運輸汽車457輛。

郵政電信 2015年末境內郵政網點2個,電信服務網點3個,鄉村通郵率100%;固定電話用戶1219戶,比上年增加104戶。

旅遊文化

一、 焦山石窟寺風景區

焦山石窟寺風景區座落在武周川北岸,武周山西麓,距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15公里,始建於北魏,早於雲岡石窟6年,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屬省級風景旅遊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焦山石窟寺(須彌山殿)是北魏王朝佛教極盛時期的三大傑作之一(須彌山殿,五級浮圖,耆闍崛山),是道武帝頒令,著名高僧法果主持興建。後相傳,焦贊“盜骨抗遼”時此為軍事要地,現留有一座明清三層小塔,又得名焦贊寺。

2002年對焦山石窟寺進行保護性修復。景區面積4平方公里。主要景點有石窟景區、宗教文化景區、歷史文化景區、自然景觀區、生態環境區、草原文化景區六大景點,2015年接待遊客6.1萬人次,比上午增長15.6%。

二、 高山古城。

在大同市西南35公里南郊區高山鎮的轄區內,有一座這樣的歷史遺址——高山城。

高山城創建於明朝初期,占地約1200畝,是明清時期九邊大同重鎮十三衛所之一,是大同市重要的古城遺址,1965年列入省級文物保護遺址,也是市區政府重點關注和保護的遺址項目。作為歷史和實物的見證,高山城遺址承載了歷史和現實的記憶,其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和文化價值,頗受關注。

高山城曾是由大同通往殺虎口的必經之路,既是軍事防禦要塞,也是商賈雲集交易之所,是大同通往內蒙的重要通道,貿易中轉站,與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只有15公里。

高山古城現存東門、東城牆、東瓮城、西城牆、西瓮城、南城牆部分,城中道路,建築物部分留存,北城牆因在十里河南岸,已毀。

三、 高山細石器遺址。

高山細石器遺址位於鎮政府西1公里處,緊臨同左路高山段,屬黃土丘陵地區,北面臨十里河南岸,地勢較平坦。

1950年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馬星學先生調查發現,調查時發現有石核、石片、陶片、石器等文物,現存於大同市博物館內。

人類社會越是現代化,人們就越是珍視自己的歷史文化,每一個遺址都向人們傳遞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遺址保護就是要使這些歷史文化內涵延續,並且讓子孫後代知道先民的生活習俗及奮鬥歷程。

四、紅桃山森林公園

紅桃山森林公園占地5萬畝,投資2500萬元,栽植1-1.2米高的油松150685株,2+3營養杯油松598477株,1-1.2米高樟子松45975株,2+3營養杯樟子松52138株。

沿著高山鎮二台村—羅家辛窯村—碾子溝村的三村沿線公路直至與“五九”公路交接點,一排排一列列,油松樟子松如閱兵方隊整齊。觀看之後,讓人倍感欣慰、倍感振奮。

該區域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植物種類繁多,有省級保護動物,森林覆蓋率達89.86%,且自然環境優美,是山西大同區域內最具生態活力、生物多樣性和景觀多樣性的區域,完美再現了黃土高原的自然風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