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山東省聊城市下轄縣]

高唐[山東省聊城市下轄縣]
高唐[山東省聊城市下轄縣]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高唐,春秋為齊國五都之一,迄今已有二千餘年的歷史,屬中華民族黃河文化發祥地之一。漢置縣,元明清置州,中華民國復改縣,沿用至今。歷史上高唐就“居中原衡衢”,有官馬大道“南通吳會,北拱神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加之受黃河文化的孕育,素有“上古之民朴、中原之士敦”的美譽,很早便成為經濟文化發達地區之一。高唐屬溫帶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物產豐富。尤以種植棉花享有盛名,歷經幾百年而不衰。舊志稱其“為州民恆產”,“貨以木棉甲於齊魯”,素有金高唐之稱。

基本信息

歷史淵源

堯、舜、夏、商時代,高唐屬兗州之域。西周時.文王分封諸侯,高唐被封為姬姓的用國。春秋時.高唐屬齊國西界.稱高唐邑。秦朝時.高唐屬東郡。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漢因襲秦制;劃分郡、縣,始置高唐縣,隸屬青州刺史部平原郡。東漢時高唐屬冀州部清河國。當時.高唐縣區域含今禹城市、齊河縣大部。縣境西限是流經涸河村西的故黃河,縣城所在地在禹城市的倫鎮西。三國時,高唐屬魏國冀州平原郡的侯國。史書記載,當時"朱靈封高唐亭侯"。西晉時,高唐縣屬冀州平原國。公元420-589年;中國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劉宋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僑置高唐縣於今章丘縣水寨村附近,屬僑置冀州東平原郡。北魏皇興三年(公元469年)將劉宋僑置冀州更名齊州,僑置高唐縣又屬齊州東平原郡。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復置高唐縣,屬濟州南清河郡。北齊文宣帝商洋於公元550年廢除清河郡及靈縣,高唐又改屬於濟州部清河郡。隋朝時,高唐屬冀州部清河郡。開皇十六年(公元598年)屬博州,統轄高唐、聊城、堂邑三縣。同時,將劉宋僑置之高唐更名章丘。唐貞現元年,太宗分天下為十道,高唐屬河北道博州博平郡。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時改國號為周.因忌諱"唐"字,遂於長壽二年(公元693年)改高唐縣為崇武縣。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發動政變,迎唐中宗即位,恢復唐朝國號,復名高唐縣。唐末,高唐屬魏博節度使,又屬天雄軍。公元907-960年,中國歷史上稱為五代十國時期,因"晃"與"唐"同韻,故後梁太祖朱晃於開平二年(公元908年)改高唐縣為魚邱縣。後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復名高唐縣。公元936年,石敬瑭建後晉,因"瑭"與"唐"同音,是年改高唐縣為齊城縣。後漢乾祐元年(公元948年)復名高唐縣。儘管五代時期高唐縣名多次改變,但仍屬博州。宋朝廢道,分天下為十五路。高唐屬河北東路博州。公元1023年仁宗分二十三路,高唐屬河北東路博平郡。

歷史發展

金時,在北方分十九路,高唐縣屬山東西路博州博平郡。元朝,全國設十一個行省,下設路、州、縣。高唐初屬大名路,後屬東平路。至元三年改博州為東昌,轄高唐等六縣。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於高唐置高唐州,直屬中書省。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高唐縣治所移於今地。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高唐稱州,統恩縣、夏津、武城三縣。高唐州屬山東布政使司東昌府。清初,高唐州屬東昌府,雍正八年升高唐州為直屬州,轄禹城、臨邑、平原、陵縣。雍正十二年復歸東昌府。民國元年撤州設高唐縣,屬山東東臨道。民國17年直隸山東省府,25年屬第六行政公署。民國27年高唐淪陷,屬偽山東東臨道,同屬國民黨第四行政公署。1945年高唐解放,人民政權屬冀南第二專署。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為便於開展工作,曾於1941年初將高唐縣分為唐北縣和唐南縣,同年秋又合二為一,復名高唐縣。 公元1949年,高唐縣屬平原省聊城專員公署。1952年,平原省撤銷,改屬山東省聊城專署。1950年將茬平縣侯橋等11個村莊劃歸高唐縣。1956年3月撤銷清平縣後,將其舊城鎮劃入高唐縣;同時將茌平縣琉璃寺鄉劃歸高唐縣。1958年12月,國務院批准撤銷禹城縣全境併入高唐,1961年l0月恢復禹城縣。高唐縣仍轄原境。

高唐名吃

質樸善良的高唐人民在這塊土地上勤懇耕耘,戰勝自然,改造環境,創造了高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民以食為天",吃飯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一環。在生活中,人們利用當地條件和資源,根據當地風俗習慣摸索出一套烹飪技術,使自己的食物有滋有味、形色味俱佳而又富有營養。

高唐縣的烹飪技術,同經濟文化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周朝以前,人們就知道研究蟲魚的腥、臊、膻味及其去臭增味的烹飪方法。從高唐涸河發掘的漢墓文物看,經商、周、春秋、戰國、秦歷代至漢朝,烹任方面的麵食和菜餚製作已有了分工。當時的宴席場面相當可觀。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高唐縣具有魯西風味的菜餚品種越來越多。有些精品至今流傳,成為風味獨特的傳統名吃。

鬼子肉

"鬼子肉"即五香驢肉,是高唐縣傳統名吃之一。因驢的相貌醜陋、像封建迷信中的牛頭馬面,因而舊稱驢為鬼,故高唐縣民間稱加工好的五香熟驢肉為"鬼子肉"。

尹集鎮老王寨村加工"鬼子肉"驢肉已有二三百年歷史,久負盛名,享譽省內外。高唐食品廠用傳統配方與技巧加工的熟驢肉,加以現代化真空袋包裝後,以"高唐州驢肉"命名,遠銷海內外。

"鬼子肉"起源很早。相傳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高唐大旱,城南潘莊潘氏三兄弟生活艱難,遂遷往尹集鎮徐官屯居住。他們春夏開荒種田,冬閒則靠殺豬宰羊來維持生活。隨著屠宰生意的不斷興隆,他們宰殺牲畜的數量和種類也不斷增多,並逐漸由宰殺豬羊發展到宰殺馬、牛、驢等大牲畜,由經營生肉到經營加工熟肉。其中尤以加工驢肉經驗最為豐富,深受歡迎,生意日益興隆。當時,尹集鎮老王寨村張姓人家與潘家有親戚關係,常在潘家活多忙不過來時主動前來幫忙。日久天長,張家也漸漸學會了屠宰加工技術並從事驢肉加工。這樣,張家加工製作驢肉的技術就代代傳了下來。

加工驢肉的佐料多達幾十種。主要有:茴香、沙仁、肉豆蔻、丁香、桂枝、桂皮、南松子、三棱、白芷、火硝、杏仁、桃仁、草果、乾薑、山楂、陳皮、花椒、八角、食鹽、醬油、杜仲、川等。加工出的驢肉十里飄香,所以有的稱為五香驢肉,也有的稱為十香驢肉。

"鬼子肉"加工精細,方法獨特,別具一格。宰殺前,選用膘肥體壯的驢;飲以食鹽水,稍路一下後栓在樁子上;鞭打數下,讓驢繞圈急跑,通身出汗方停止。這樣,讓鹽水浸入肌膚,使熟肉更有滋味;而且血液經稀釋後,宰殺時便於放血。屠殺時,除用傳統的以刀割頭外,也採取燙殺的方法。把驢固定在架子上。將嘴撐開,用開水從口灌下,直至燙死。這樣能將驢油浸進肌肉,使驢肉色澤鮮亮。煮肉時,先將肉切為2.5-5公斤的條塊,再在清水中淨血放入老湯鍋中,燒開後加以佐料。一般溫火敞鍋煮2-4小時,但不同部位的驢肉須掌握不同的下鍋火候。煮好後冬日室肉臥缸(即將出鍋的驢肉連湯帶肉涼後裝入缸中),7日內不住翻動,既能使各種香料氣味浸進肉中,也能保持鮮艷色澤。

加工後的高唐驢肉呈醬紫色、有光澤,味道清香鮮美、肉爛而不散、軟而不松、香而不膩、百吃不厭,而且具有活血、降血壓、滋補益身的作用。清時就是重要貢品,也出口日本、東南亞各國。高唐人宴請賓客,驢肉是必備佳肴。平時,男女老幼皆視為食中佳品。老年人至66歲時於農曆六月六日吃餅卷肉,多卷"鬼子肉"。

老豆腐

老豆腐又名豆腐腦。也是高唐名吃之一。

高唐老豆腐,豆腐潔白明亮。嫩而不松,油而不膩,辣而不嗆。由清而不淡。有肉味而不腥。盛入碗中,豆腐似雪如玉,鹵像玳瑁琥珀,紅中透白,紅白相間,豆香、料香、鹵香、油香、辣香,五味俱全。百吃不厭,回味悠長。

高唐老豆腐選料嚴格,製作精細,配方獨特。先製作豆腐腦。需精選上等黃豆,去皮後打成蹬子,放入淨化河水或灣水中浸泡。泡漲後用石磨研成豆漿,經煞沫、過包(濾渣)後,加水熬成豆汁。退溫後裝入桶或缸內,用石膏點化封口,20分鐘後即成。老豆腐的湯料、鹵和油,製法獨特頗具功力。評價其質量*主要是品償鹵和油。鹵用醬油、精鹽加水,放入花椒、八角、茴香、丁香、桂皮、姜等十幾種佐料熬制。油用優質棉籽油在溫火上熬、除去油沫雜物;數小時之後,放入蔥、甜醬、花椒、茴香等佐料,只備用優質紅辣椒烹製的辣椒油。配料盛碗時,放入少量味素。將豆腐腦用平勺片入碗內,加鹵和油後即可食用。

高唐老豆腐享譽省內外,外地人來高唐不喝老豆腐真是一大遺憾。高唐人外出歸來,坐在攤前喝碗老豆腐,實為一種享受。城鎮不少人早餐時常食用饃饃和老豆腐。

羅漢餅

羅漢餅也是高唐名吃之一,與渲餅、悶餅合稱"三餅"。羅漢餅屬糕點類,狀似月餅,但無餡。皮綿軟酥鬆,層層清晰。酥脆香甜可口,香而不膩。羅漢餅產於明代中葉,清代、民國初年尤為興盛,暢銷於濟南、天津等地。羅漢餅的配料與製作十分考究嚴格,做工精細。以麵粉、油(豬板油、植物油)、白糖、香精、棗泥、山楂泥、玫瑰醬為原料。製作時,先用油和面製成皮面,再用麵粉、豬油、白糖和其他配料合成酥面;然後用皮麵包酥面,用面軸軋數層捲起,按需分塊;再將每塊軋成圓形,入爐烤焙,待成蛋黃色出爐即成。此餅層層疊疊,狀似疊羅漢,所以稱羅漢餅。

小屯糖藕

高唐舊俗,每年臘月二十三日灶王升天時家家買糖藕,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高唐縣製作糖藕的地方不少,唯有清平鎮小屯製作的糖藕屬上乘。其歷史已有數百年。以製作流程嚴格、美味可口譽滿魯西。小屯糖藕酥、脆、香、甜,營養豐富、容易消化,是兒童喜用食品。也是饋贈親友的上等禮品。

製作糖藕的原科主要是黃米(黍米最佳)、芝麻和麥牙、一 般用40公斤黃米、8公斤麥子的麥芽、7.5公斤芝麻,可生產糖藕40公斤。

糖藕的製作過程是:蒸米.即將黃米用鍋蒸熟。再將蒸的黃米兌上麥芽泥,攪拌均勻後放入缸中發酵。之後,淋出糖漿,上鍋熬成糖泥、再倒在草木灰上涼。涼到適當溫度,在蒸氣中反覆抻拔,待色澤亮白、氣泡成串時,抻成手掌寬、扁指厚的長條,吹氣定形成空心藕狀。經過熬糖--晾糖--醒糖--拔糖--充氣這幾道工序後,再將表面沾上去皮炒熟的芝麻,晾乾即成。現在,清平鎮建立了不少糖坊,每年生產5萬公斤,除滿足本縣食用外,還銷往外地。

陳井饊子

卅里舖鄉陳井村,自清代以來就從事饊子製作。陳井饊子物美價廉,吃時酥脆香鹹,油而不膩,為高唐又一名吃。

炸制饊子的原料主要是麵粉和香油。製作過程:以麵粉兌以少許精鹽和成軟面,拿到面板上用力摔打,摔至出現泡沫狀的空隙且有韌性時,用手搓成1厘米粗的麵條;然後將麵條泡人油中約10分鐘,取出用雙手按一定套路盤抻,由粗而細,至0.2厘米粗細時為止,叫做盤條。再放入油中炸,發黃時出鍋而成。

陳井饊子深受歡迎,不僅為高唐走親訪友、探望病人的必備禮品,還遠銷北京及東北三省。

清平墜面

清平鎮生產空心掛麵,亦稱墜面。細如豬棕,空心細長,是高唐傳統名吃。

其原料是優質麵粉和精鹽。5公斤麵粉加0.1-0.15公斤鹽,視季節而宜,冬春鹽多許,夏秋少許。面和好以後,上蓋濕布醒面半個時,在案板上將醒好的麵攤軋成餅狀,厚5-4厘米,用刀沿邊轉圈將面旋成3厘米寬的長條,在面板上揉搓。至大拇指粗細時循序盤掛在兩根竹籤上,放入醒面池內醒條。待0.5-1小時後,將醒好的搓條掛到2.5米高的架上,用手輕拉下端竹籤,輕拉慢墜即成,故叫墜面。

墜面煮時不混湯,出鍋即熟。配以香油、食醋、味素、芫荽花,味道獨特柔軟滑爽,營養豐富極易消化,是兒童、老人、產婦、病弱者的最佳食品。產品遠銷省內外,並參加了全國供銷系統加工食品匯報展覽,獲得讚譽。

清平涼粉

盛夏酷暑,天氣悶熱,人們氣喘汗流、坐臥不寧。行至傘狀棚下,坐在涼粉攤上喝一碗涼粉,立時涼入肺腑,周身爽快,精神倍增。

涼粉是魯西北地區主要冷食,也是高唐的傳統名吃之一,其中尤以清平鎮的涼粉為最著名。

清平鎮涼粉主要原料是綠豆,製成澱粉後放入簸籮,加水攪拌成稠糊,接著用滾開水沖拌、攪熟,冷卻後再用涼水澆泡。製成的涼粉清白如玉、透亮晶瑩。

喝時,將涼粉切成長形細條。加紅蘿蔔鹹菜、蒜泥、醋、芝麻醬,配以涼水作湯。食之防暑降溫,營養豐富。

清平黑棗

清平黑棗,又稱窖棗,系用大棗精心熏制而成。製作過程是:先挑選肉肥、個大、色鮮的大棗,放入水中煮至果肉稍軟,撈出涼乾。挖好熏窖,其深約2米,寬2-3米,坑口向下O.5米處搭鋪,將涼乾之棗攤在高粱秸箔上,棗厚約15厘米,以葦席覆蓋坑口,坑底點燃碎柴木屑,棗溫升至6-7O℃,以煙燻蒸,初以大煙火,棗皮潮潤後,火力漸弱,每12小時將棗上下翻動一次,3天即成。

清平黑棗黑紫光亮,花紋精緻,易於儲存,甘甜可口,營養豐富,有強腎健脾功能。遠銷港澳、東南亞、日本等地。

布袋雞

布袋雞色澤黃中透紅,全雞完整,內藏八寶,像活雞趴在盤內,造型美觀,食之香爛味濃不膩,風味獨特。是高唐縣名吃之一,宴請賓客不可缺少。

原料雛雞一隻,約重1公斤;配料有瘦豬肉、火腿、海參、玉蘭片、海米、香菇、木耳;佐料花椒油、醬油、精鹽、料酒、味素、水團粉、高湯、蔥、姜、油等。

布袋雞製作精細,先將活雞宰殺、退毛、洗淨,在雞兩肩之間沿頰骨拉二寸長的口。在口中抽出嗉子,從切口翻開皮肉取出骨架、腿骨,保持雞皮完整,形成一個雞布袋;再將豬肉切成方丁與蔥姜在油中稍炒,加食鹽、醬油,並與火腿片、海參、木耳、香菇、玉蘭片一塊裝入雞內,切口處用竹籤別住。決雞身上別少講醬油,放在笊籬上用勺舀澆熱油,待雞身變淺紅色為止。然後將雞背朝下放入大湯碗。加上高湯、醬油、料酒、精鹽、蔥段、薑片、入籠蒸至半熟。將雞背翻轉朝上蒸爛取出。倒出原湯,雞背朝上放在盤中,擺正雞頭,腿壓腹下,雞身上放少許玉蘭片、火腿片,原汁揀去蔥姜,燒沸勾上粉芡,放入花椒油、味素即可上席。

布袋雞是魯菜系百花園中的奇葩,以造型優美,別具風味而譽滿省內外。

文化積澱

歷史遺產

固河漢墓群出土的陶器,韓寨金代墓出土的壁畫,以及至今尚保存完好的隋唐古塔,均說明高唐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長河中,高唐籍文化名人更是燦若群星。東漢桓帝時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尚存曲阜,這是漢代隸書的代表作品之一。西晉劉實,少貧,賣牛衣以自給,手約繩口讀書,博古通今,官至太傅,撰《春秋條例》十一卷,《左氏牒例》二十卷。華嶠,官至秘書監內台中書,以漢紀煩穢,起光武終孝獻,為《漢書》九十二卷。唐代大思想家、大學問家呂才,即高唐縣清平鎮呂莊人,至今其高大墓封土不圮。他反對祿命、風水迷信以及對佛教的批判至今仍閃爍著唯物主義的光芒。金代狀元閆詠,其先六世登科,應奉翰林十年,有著述十卷傳世。閆復,官至平章事,弱冠入東平學,時迎元好問校試,其文入選者四,閆復為首,著《靜軒集》五十卷。李苦禪,當代國畫大師,為齊白石高足,與吳昌碩弟子潘天壽並稱“南潘北李”,系劃時代的中國大寫意畫大師。中央文史館館員孫瑛,融中西畫法於一體,開中國山水畫新風。李燕、謝家道、辛守慶等國內外著名書畫家也都是書畫藝術之鄉的傑出代表。

李苦禪

高唐縣是國畫大師李苦禪的故鄉,1997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書畫藝術之鄉”。現有書法家、美術家兩個協會,建有美術館、書畫院、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工人文化宮、離退休職工活動中心、老幹部活動中心、遊樂場等文化娛樂設施。

人文歷史遺址

高唐興國寺塔 高唐興國寺塔

戰國齊盼子墓、三國華歆墓、東魏房公墓具有較高的考古價值。聞名遐邇的興國寺古塔,為青磚砌築,塔身13層,高37.5米,雖逾千年,雄姿不減;塔下唐代古槐,幾經雷火仍生機盎然,與古塔相映,人稱“唐槐宋塔”,嘆為觀止。古樸典雅的清初“文昌宮”大成殿系南定景定五年(1264年)所建,飛檐挑鑾,畫棟雕梁,殿前大觀八行碑,為宋朝丞相蔡京所書,國畫大師李苦禪少年曾在此讀書。近年來,縣裡投資按《水滸》傳說在魚邱湖東岸復建了柴府花園、三眼井及李逵井等景點,重修了“李逵大鬧高唐州”的發生地清平迎旭門。這些歷史名勝古蹟都具備很高的文化、考古和旅遊價值。

孫大石美術館

孫大石美術館坐落於山東高唐風景秀麗的北湖北岸,由高唐縣人民政府和孫大石先生合資修建。占地208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為仿古庭院式建築風格,美術館建築有東、西兩院。西院分為北西南展廳、長廊、碑牆、四層六角一覽閣等;東院為孫大石先生的居室、畫室等。1995年8月19日,孫先生把畢業創作的書畫精品及收藏的珍品無私捐獻給高唐縣人民政府,並在其美術館永久陳列展出。作品創作年限跨度大,早於1943年,晚於1995年,作品體裁內容廣泛,既有國畫、書法用品,又有水彩、布上水墨畫、速寫等;既有丈二巨幅,又有蠅尺小品;既有畫壇巨擘大作,又有異國名家精品。除書畫精品外,又有天下第一硯奇觀,該硯重十噸有一,長4.43米,寬2.62米,由整塊巨石雕刻而成,共雕有八十七條龍,三條大龍象徵三個直轄市,二十八條中龍象徵二十八個省及自治區,五十六條小龍象徵五十六個民族,另雕有黃河、長城、瑞雲峻石、蒼松筆筒等。整個巨硯象徵中華民族歷史的悠久、團結和偉大,可謂立意深邃,鐫刻精細,天下奇觀,石雕一絕。該館既有天下第一硯,又有大小不一,千姿百態的各種石硯。自1996年2月對外開館以來,已接待中央、省地領導人及各界名流數千人次,舉辦、協辦各類書畫展十餘次。中央電視台、省地電視台數次來美術館拍攝專題和新聞,多家報刊對美術館也均作報導。美術館已成為全省旅遊景點之一,成為全縣對外宣傳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視窗,成為集書畫收藏、書畫交流、書畫展覽為一體的綜合性書畫基地,成為全縣書畫愛好者之家和活動中心。美術館對我縣能成為全國之鄉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李奇茂藝術館

李奇茂藝術館坐落在高唐縣城雙海湖生態書畫園內,其建築面積4000餘平方米,總投資3000餘萬元,外觀呈帆船形狀,造型獨特新穎,富有濃郁的藝術氣息,李奇茂藝術館的效果圖是李奇茂先生創意並提供的。李奇茂藝術館中典藏李奇茂先生遴選的100多幅佳作精品和捐贈的1000餘件文物古董。李奇茂藝術館不僅是展示李奇茂先生藝術成就的場所,還將成為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書畫藝術,促進海峽兩岸書畫交流活動,推廣國際藝術活動的重要基地。

文化名人

高唐豐厚的文化底蘊培育了一代代書畫名家,當代畫壇的孫瑛、李燕、謝家道、辛守慶等著名書畫家是書畫藝術之鄉的傑出代表,在他們的引領下,全縣民眾性的書畫藝術活動方興未艾,形成了個個會潑墨,人人習丹青的濃厚文化藝術氛圍。

鄉風民俗

高唐的民俗分為生活、生產、禮儀、節慶等幾個方面,大體與魯西北的風俗相同。

生活習俗

飲食。

早年縣內大部分居民全年以高粱、玉米、穀子為口糧,以餅子、窩窩頭為主食,有時吃萊棋餾(萊糰子)、發糕。早晚兩頓玉米白粥或小米稀飯,多用蘿蔔或菜佐餐。連年過節或來客人時才食用白面。麵食以饃饃、鹹卷子、烙餅、麵條、水餃為主,兼以疙瘩湯或胡辣湯熬萊佐餐。人們的口味以鹹為主,輔以酸、甜、麻、辣。

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人民生活逐漸提高,主食逐漸以白面為主。各種蔬菜俱全。特別是大棚菜的發展,使高唐一年四季水果菜蔬不斷。

全縣居民用來有飲茶的習慣。飲茶不僅僅是招待來客的必備禮儀,而且是大部分高唐人的嗜好和生活習慣。多用茉莉花茶。茶葉銷量較多,僅縣城就有茶莊十幾處,其他所有副食攤點,均銷售茶葉。解放前,除喜慶大宴外,一般不飲酒,近年來,嗜好飲酒者越來越多,而且酒的檔次也越來越高。

服飾。

解放前,高唐大多數農村男耕女織,家家紡線織布,所穿多是純棉粗布服裝。樣式男為對襟褂、大擋褲,女為右大襟褂、抿腰大檔褲。色澤夏為白、紫花色(即赭色,為一種棉花的天然色),冬為黑、灰、藍。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再無人穿土布,流行時裝進入農村,樣式、質地已與城市基本相同。

居住。

舊時城鄉住宅多為四合院。北房5間一般由長輩居住,其中中間3間住人,東西各一單間作庫房。中間3間又分兩明一暗,明間(外間)作客廳,暗間(裡間)住人。客廳內設條幾、八仙桌,兩邊各配有一把椅子。東西房一般3間,也有的有南房3間.由晚輩居住。大門一般設在院的東南角或西南角。大門內有影壁。舊時住房為土木結構平項,用麥秸泥塗頂及四壁。大多數居民睡土炕,極少睡床。現在,房舍多為磚石結構的瓦房,多住北屋,不住偏房。土炕也巳少有。用具多用沙發、茶几、組合櫥等現代家具。

舊時,交通工具是毛驢、木輪車;運輸工具是獨輪車或肩挑入背。現在腳踏車、機車、機動三輪車、拖拉機、汽車充街填巷,多不勝數。

生產習俗

高唐縣是農業縣,大多數居民以農業為主。所種作物,自元明以來一直以棉花為主。所產棉花"甲於齊魯",除自用外大部分銷往濟南等地。另外,兼種小麥、玉米、穀子、黃豆、雜豆、芝麻等。

家庭分工是男耕女織。男人在田間勞動,女人除摘拾棉花外很少參加田間生產。為不誤農時,在鋤棉花、麥收季節,婦女外很少參加田間生產。為不誤農時,在勘棉花、麥收季節,婦女送飯田間,手擔肩挑,白餅、鹹蛋、稀飯、豆湯,別有一番情趣。一年四李,夏秋較忙、春冬較閒。農閒時,或趕集上店,或太陽下聊天。廣大農民多為靠天吃飯:風調雨順為好年頭,收成好些、收入多些;遇到水旱蟲災,求神保佑,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很差。

全縣工業極少,城內只有一家鑄鐵鍋的作坊,手工業多是農、家具的維修。

禮儀習俗

①生兒育女。嬰兒落地,俗稱添喜或添人。婦女生孩子叫“占房”、“坐月子”。孩子生下第三天,要去親家報喜,外婆帶雞蛋、紅糖、江米前去看望。至第六天、第九天時,至親好友前去看望。第十二天(多提前一天)時十分隆重,所有親朋好友皆去祝賀,送雞蛋、紅糖,外加香油果子,中午設宴慶祝,叫“做十二”。孩子長到一周歲時,親友紛紛送衣服、布料,舉行“抓周”,宴請賓客,稱“做生日”。

②祝壽。老人從50歲或60歲開始祝壽,兒女親戚送禮品。最隆重的是66歲和77歲。66歲要連續祝壽3年,於65歲、66歲、67歲的農曆六月六日,兒女至親送白麵餅和熟肉,稱“餅卷肉”,叫做“六十六吃塊肉”;77歲於農曆七月七日送雞祝壽,叫做“七十七吃只雞”。

③喬遷。居民遷入新居,親朋好友前去祝賀,送雞和各種炊具為禮品,名叫“溫鍋”。

④婚喪嫁娶。兒女成親,親朋送錢以示祝賀,叫做“隨禮”。也有送喜帳、被面等用品的。死人時前去弔唁,叫“弔喪”;出殯時送花圈、挽帳或錢。

⑤相互見面時打招呼,多問"吃了嗎?"旺相吧?""壯實吧?"有客來訪,入室讓座,以右為上;落座後即遞煙沏茶。中午設宴,客人上坐,找上陪客人。用菜由主陪引導,酒過三巡,開始敬酒。吃飯時,陪客者要等客人吃飽方可放下筷子;而後飲茶聊天。送客時讓客人先行,送至大門口。

節日習俗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俗稱"過年"。鞭炮晝夜不止,黎明前一家人吃團圓餃子。飯後向長輩拜年。拜年即向長輩磕頭,由族內至全村。人人穿新衣戴新帽,說說笑笑,熱熱鬧鬧。農曆初二至十五上墳祭祖,走親訪友拜年。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家家吃水餃、元宵。連續三天玩龍燈、跑旱船。秧歌隊、高蹺隊、竹馬隊巡迴村鎮表演,或到縣城匯演,開展多種文娛活動。農曆正月十五日晚上,家家戶戶四處點燈;縣鎮舉辦燈會,燃放各種禮花、鞭炮,十分熱鬧。

農曆二月二日。俗稱"二月二龍抬頭",從此大地回春,土地解凍,始發雷聲。舊時,太陽未出以前,農家用草木灰在滿院劃圓圈叫"打囤",預祝豐收。家家炒食豆子,本地叫"蠍子肚",認為只要吃了炒的豆子,一年內免遭蠍蜇蟲咬。

清明節。清明是傳統節日。學生郊遊叫"踏青"。農村上墳祭祖,機關學校祭掃烈士墓,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端午節。農曆五月五日,俗稱"五月大五",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門庭插艾枝,坑席底下放艾葉;吃水餃、粽子、雞蛋,以除災、免禍、避邪。

農曆六月二十四,關帝生日,雨節。

農曆七月七日,乞巧節。女兒乞智賽巧。又為牛郎織女相會日。

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為一年大節,也稱小年。合家團聚,家人飲酒吃月餅、梨、蘋果,觀賞明月。節前親友互贈月餅、水果、煙、酒賀節。

農曆十二月初八日,稱臘八。這一天吃臘八粥,泡臘八醋(將蒜瓣泡入醋中,可為水餃佐料)。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為"辭灶"。俗語說"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西天"。以糖藕祭灶王,然後焚灶王像。

農曆十二月三十日(有時為二十九日),為"除夕"。俗稱年三十。上午貼年畫、對聯,安放祖宗牌位,請家堂;中午吃菜;下午包餃子;晚上吃同煮的餃子與麵條。除夕之夜,一家人團聚,飲酒,看電視,燃放鞭炮。院內四處點燈,有的整夜不睡,叫做"守歲"。深夜12時以後,家家放鞭炮,煮農曆正月初一早晨吃的餃子,鞭炮聲至天亮不斷。

(二)花姑節

農曆正月二十八為花姑節,是高唐縣獨有的傳統節日。此節來歷於花姑的傳說。

高唐縣是從北京至南京大官道的必經之路,為歷來兵家必爭之地。元末明初戰火不斷、尤其是"靖難之變",使高唐深受其害。田地荒蕪,十室九空,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某年正月二十八日,的夜晚,一位仙女乘祥雲而來,降於一片荒地上。當夜搭起房屋修起圍牆,等第二天入仍從睡夢中醒來時,發現了一座神奇的住宅,一位美麗的姑娘正在忙著整治土地。美女樸實大方,所著衣服華麗結實,質地非絲非麻,柔軟、舒服、挺括,具自然之美。姑娘告訴人們衣服為棉紗所制。人們十分羨慕,提出要向花姑學習種植棉花。

春暖花開,姑娘帶領大家平整土地。棗樹發芽了,他們播下棉種,提苗鋤草、整枝打杈。秋天,奇蹟出現了:棉花開了,似一片片白雪。收穫了,人們歡天喜地。冬閒時,姑娘又教人們紡紗、織布。人們做衣、做裙、做褲、做褂,人人歡天喜地,尊姑娘為種花老師,親切地稱她花姑。

從此,高唐人家家植棉、戶戶紡織,除供日穿棉衣、夜蓋錦被所需之外,還能換來糧食。之後,高唐人民便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幾十年過去了。高唐人富了、發家了,而花姑卻老了,兩鬢染霜,背駝了、腰彎了、行動不便了,漸漸地合上了雙眼。人們來到花姑的院內,長跪地上,大放悲聲。為花姑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人們銘記著花姑的美德,傳頌著花姑的故事,世世傳播著花姑的植棉技術,代代相傳以至延續至今。老人們為教導兒女成家立業,記住上一代人的心愿,種好棉花,所以在兒女新婚時總要在洞房鋪設的被褥中放進一把"娘花"(籽棉)。相沿成俗,至今尚存。

人們在花姑的宅旁、建了花姑廟,塑了花姑神像。每逢農曆正月二十八日,人們齊集廟內焚香燒紙以示紀念。此廟建在高唐城西門外,老年人尚有記憶。每年農曆正月二十八日,都要舉辦花姑廟會。農村家家煮麵疙瘩、面葉、麵條食用。疙瘩,意為棉桃;面葉,意為棉葉;麵條,意為棉枝。以此紀念花姑,祈求棉花豐收。

時間流逝,習以為常。農曆正月二十八月遂成了高唐所獨有的節日--花姑節。

高唐至今有句農諺:"收花不收花,須看正月二十八。"據說,農曆正月二十八日這一天如果是晴空萬里,意為花姑喜悅,預示著本年棉花豐收;如果是陰天,則為花姑不喜歡,本年棉花可能不會大豐收。

勤勞智慧的高唐人民,不僅創造著燦爛的物質文明,同時也創造了美麗、動人的傳說,從而大大促進了高唐的精神文明建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