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窯俗作“洞”,同“穴”同義。說文穴部云:“燒制陶器的灶, 俗作窯。”窯從穴, 穴,土室也。東漢《說文》記載:窯,“北方叫作地孔,憑藉地孔用作土室,用作洞窟。這就是說先民們在早期與自然鬥爭中,為了求生存,憑藉自然形成的岩洞和地孔而居住,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受燒陶窯的啟發,再將其加以改造和利用,便成為人們賴以生活的居所,即所謂“土室、土屋”也,也就是早期的窯洞。
鎮原發掘的二十多處文化遺址證實,茹水、蒲水兩岸遍布古人類活動的遺蹟,特別是197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涇渭工作隊在鎮原縣茹河南岸發掘據今約五千年的常山下層文化遺址中,發現房子和窯穴24座。其中,窯穴16座,“一座為橢圓形直壁坑,15座為口小底大的袋狀坑。這類窯穴形制異常固定,上半部有一段直壁頸部,以下坑形向外漸漸擴大若覆斗狀”,最大的底徑為4米,最小的底徑1.9米,一般底徑2.5——3.5米。
現存遺址
現存的坑貌尚且如此,窯穴的拱頂由於堆積破壞無從稽考,由現存資料可見,古人所居住的窯洞面積相當可觀。考古發現古人的房子“實際屬於一種窯洞式的房子。”由此說明,窯洞是我們的祖先抵禦自然災害和猛獸毒蟲的偉大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改造自然,創造適合自身生存發展的安居工程。
鎮原窯洞形制繁多,目前留於民間的主要有如下幾種:一是崖窯。崖窯分兩類,一類是供人們居住的崖莊,人們依據一定地形,修成崖面,崖面下挖成的窯洞,靠山的叫明莊或半明半暗莊,原面叫地坑莊,有一戶為單位的地坑莊,也有三、四戶,甚至八、九戶為單位的地坑莊,遺存在孟壩鎮劉城村的地坑莊就是如此。
作用
清朝中期以前,為防匪患,人們以村莊為單位,在地勢險要的高崖上挖成的窯洞,將重要物品存放其中,崖窯只有一個出入口,設吊橋,陷阱、住室、廚房等。匪賊襲擾,村民躲匪於崖窯,派人防守,與匪抗衡。有的崖窯,還設有地道,如崖窯被攻破,人們可以從地道逃生;匪賊圍困,憑此可以向外界求救或汲水。二是箍窯。箍窯是居住在平原地區的人類的發明創造。他們先打土坯, 依據力學原理, 用泥作漿箍成壁直頂拱的窯洞,拱頂上搭椽填以土,上泥覆瓦。箍窯集窟洞保溫與房子光線明亮與一體,就地取材,省錢耐用,是極好的民居。還有石窯,高窯等,蒲河之濱的關戶川就有依石崖鑿挖而成的千年石窯洞。也有用石料箍成的石窯洞。鎮原石窯洞和革命聖地延安的窯洞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延安窯洞中的一代偉人,運籌帷幄推翻了三座大山,繪製了中華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偉大藍圖。產生了影響中國歷史乃至世界的宏文巨著。鎮原的石窯洞孕育著一代又一代勤勞質樸的農民,他們用自己的雙手譜寫著人類的文明史。石窟其實也是石窯洞的另一,北石窯、玉山寺、萬佛洞,這些放射著藝術光輝的瑰寶,則是鎮原北魏以至以後的窯洞。
窯洞除住宿外, 儲存物品,飼養家畜,功能齊全。過去的油坊 (土榨油)染坊,騾馬店許多都以窯洞為基地。
結構和特點
窯洞是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之一,有其獨特的建築結構和特點。其結構基本是直壁拱頂,外高內低,牆壁附以草泥來加固。它承襲了中國古代形成的特有的建築觀念,並由此而決定了它的建築格局。窯洞民居的建築特點有二:一是封閉和內向的特點,以窯洞 為主體的居民住宅常以院為中心,院的正面挖三孔或五孔窯洞, 中間為主窯兩側為邊窯, 民眾稱之為“一主二仆”或“一主四仆”。院左側為左膀,右側為右膀,左右膀能挖窯洞的則挖窯洞,不能挖的就建偏房。前面為高圍牆,只留一道門供出入。窯房均面向院內,如同北京的四合院。窯洞莊院的院子是整個建築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莊院也有幾進院的,由外到內,把主窯圍在最裡層,高牆深院,重重屏障,帶有十分明顯的封閉性和防衛性,正如《易·繫辭》所云:“重門擊柝,以待暴客”。有些古老的民宅,這種屬性就表現得十分明顯,主窯之上再挖小窯,名曰高窯,從主窯內修暗道,築台階而上,在高窯可以憑窗鳥瞰整個莊院全貌,也可以登高遠眺,觀察外界情況。各窯之間還有修穿欄的,連線整個莊院,也有通向莊外的暗道,俗語窨子。臨涇鄉段咀村段氏老莊則是這種防衛功能較全的典型。長期的封建私有制,自給自足,自我滿足的自然經濟,決定了人們在修建宅第時,除封閉性外,還力求在自身範圍內造成一個無所不能,於外界無所求的小天地。其內,不僅吃飯(廚房、倉庫、庖廄)、睡覺、還包括待客,迎賓等等。就現在看似乎荒誕,然而,目前窯莊民居建設的格局,仍帶有其封建的屬性,以至影響到公共場所的建築風格,如學校、醫院、食堂、商店,國家機關,先築圍牆圈好一塊地,然後慢慢建成設施齊全的房舍。二是以面南為尊,以陽為上的特點。
文化內涵
《老子》雲“萬物負陰而抱陽”。維護封建社會的最高倫理道德“三綱五常”,從董仲舒到宋代理學,都講究“陽尊陰卑”,這對建築物布局有明顯的影響。背陰向陽,以面南為正的觀念,在民宅建設上表現突出。從廢啟的古莊到新建的崖莊,在陽山的,大多背北而面南;在陰山的,人們多選背陰而向陽。有尊則有卑。在一莊之內,居於中間的為尊位,是一家之主或長輩的居所,是待客的地方,居於兩旁的則是卑位,是晚輩子媳之住所,和堆放他物之處。灶為上多在陽面,畜廄、廁所為次,多在陰面。建築上尺度、高低、形制乃至色彩、圖案等等,也有等級差別,如主窯其高度必須高於邊窯,廂房之房脊不能高於主窯之高度。主窯天窗的建築圖案或為八卦太極圖,或為“吉星高照”圖,邊窯則不能有此圖飾。連主窯門窗用料也有規定,窗欞圖案為“富貴不斷頭”、“一貫錢”、“車串梅”,主窯的門框、窗框必須用椿木,其他邊窯的門框則不能用椿木,要用其他木頭,如楊木,松木等,窗欞則用井字欞或田字欞。為何要用椿木作主窯門框, 俗說椿為樹中王。相傳某人皇,一年夏天巡查暗訪途中,酷熱難熬,饑渴難忍。忽然遇見一片椿樹林,高大筆直的樹幹,濃郁茂密的樹冠,遮天蔽日,為其提供了乘涼歇腳的地方,人皇順口封椿為樹中之王。走不多遠,又遇見一片桑樹林,紫紅碩大,甜美可口的桑椹、桂滿枝頭,點綴於綠葉之間,人皇摘而食之,饑渴頓解,精神抖擻而去,桑樹未得任何封賞。由是椿樹十分高興,跳下了山崖,桑樹氣鬱異常,氣破了肚皮。因此椿樹多生於崖邊溝畔,桑樹掛果不久,則樹幹破裂而流水。
歷史地位
窯洞是孕育人類的搖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史的組成部分。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而不斷發展變化。今天的民居土窯洞,隨著建築材料和建築技術的提高, 已今非昔比。昔日的連肩子窯,土坯窯,已換成了一磚到頂、鋼門鋁窗、裝潢美觀的現代窯。但其經久耐用,經濟實惠的特點,仍被人們津津樂道,正如一首民謠所云:“貴客來到我家堂,休笑我家無瓦房,土窯好似神仙洞,冬天暖來夏天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