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毛揭示非洲象秘密 季節影響進食種類和體毛

這一研究的機理在於,大象覓食的各種植物中,一些元素的同位素豐度各不相同,而同位素豐度的差異也顯示了大象的生活環境變化。

美國猶他大學一個研究小組在新一期《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論文說,該小組從2000年至2002年間研究了肯亞一個野生公園中的7頭非洲象,一方面通過分析大象體毛中的同位素含量來確定其食物來源,同時給大象戴上無線電項圈,通過全球定位系統跟蹤它們的遷徙。
這兩種方法結合運用,能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大象,也有助於非洲部分地區避免象與人的衝突,從而更好地保護非洲象這一瀕危物種。
這一研究的機理在於,大象覓食的各種植物中,一些元素的同位素豐度各不相同,而同位素豐度的差異也顯示了大象的生活環境變化。比如,乾旱低地生長的植物,同位素氮-15的豐度就比海拔較高的濕潤森林植物高;而熱帶草類、農作物等,同位素碳-13的豐度就比樹木、灌木要高。
這種差異,隨著食物被大象吸收,會最終反映到它們的體毛上。分析不同時期大象體毛的成分,就能看出這段時間大象在哪種環境下生活、吃什麼,加上全球定位系統的跟蹤,還能精確判斷大象在哪裡。
猶他大學教授瑟林等人用這種方法研究後發現,肯亞地區的非洲象,一般安於野生公園所在的低地環境,旱季吃樹葉和灌木;但當雨季來臨、綠草繁盛時,它們就以草類為主要食物,這時體毛中同位素碳-13的豐度就偏高。
但科學家研究的7頭非洲象中,只有一頭名為“劉易斯”的青年公象非常特殊。它在雨季的夜間會快速奔跑40多公里,躲到野生公園之外的山上森林中,然後伺機偷吃周圍農莊的玉米等作物。瑟林等人認為,這表明只有極少數青年公象不“安分守己”襲擾人類,可能是它們因尋偶和繁殖而需要營養更豐富的食物。
瑟林等人特別提到,在他們研究結束後不久,“劉易斯”就因為屢次偷襲農莊而被農民們獵殺,說明人類的活動已與一些大象的生活習性發生了激烈衝突。因此,通過同位素分析等方法判斷非洲象的活動,以便及時調整保護區域和保護政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