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骨頭
凸起的骨端主要由松質骨構成,外包一層薄薄的密質骨。松質骨含有製造血球的紅骨髓。大多數骨頭的表面覆蓋一層緻密的纖維膜,稱為骨膜。血管和神經纖維穿過骨頭堅硬外層上的小通道進入疏鬆的內部。
生長方式
很難想像得到骨頭是有生命、能生長的組織,骨頭是怎么生長的呢?
骨頭循獨特的方式生長:首先是新細胞形成,然後,這些細胞產生一種特殊的有機物,成為環繞自身的基質,最後,鈣鹽在基質里沉積,使之逐漸變硬。 人的骨頭,早在胎齡二月時就開始形成。此後不斷生長,女子到十六歲左右骨頭才停止生長,男子則長到十八歲左右。胸骨至二十五歲左右就不再硬化,但其他骨頭的強度和鈣量仍不斷增加,直到三十五歲左右才停止。在人的大半生中,骨頭不斷改造,骨組織不斷耗損和補充。
在胎兒時期,骨頭的形成方式有兩種。顱頂的骨頭是在結締組織膜里開始生長的,其他骨間大多始於“雛型”軟骨。雛型軟骨與真骨相似,只是比較柔軟,宜於快速生長,最終被真骨替代。雛型軟骨是逐漸由骨組織替代的。長骨的替代過程由骨幹中心和骨的兩端開始;最終在骨幹和兩端之間只留下一層薄薄的軟骨,稱為生長板。生長板不斷形成新的軟骨,軟骨隨後又被真骨代替,於是骨頭得以生長。一旦生長板不再形成軟
骨,骨頭也就停止生長。
骨齡測定
“骨齡”如何測定?有何重要性?
在 生長期間,長骨兩端附近的軟骨層以預見得到的速度變薄,最終消失,骨頭也就停止生長。藉助X射線檢查可測定生長板的厚度,從而確定骨齡。
雖然每個兒童的骨頭生長速度不同,但是一般來說,骨齡同年齡是相應的。如果骨齡與年齡之間出現較大的差異,可能是內分泌失調。
起源與進化
動物骨骼
古生物學家熟知的、首次發現於澳大利亞的伊迪卡拉動物化石距今5.7億年前,它們都是沒有硬骨骼的軟軀體動物。已知最早的具有硬的外骨骼(外殼)的動物化石是寒武系最底部的所謂“小殼化石”(smallshelled fossils),它們是一些小到只有幾毫米長的錐形的或異形的小管,其礦物成分是碳酸鹽或磷酸鹽,這可以說是動物最早的骨骼化。令人驚奇的是,寒武紀初始藍菌和其他一些藻類也出現了鈣化現象。動物與植物幾乎同時骨骼化(鈣化)這一現象引起古生物學和沉積學家們的興趣,並引起一場關於骨骼化原因的討論與爭論。
多數古生物學和沉積學家都認為,新元古代海水化學的變化促進了骨骼的進化產生。例如英國沉積學家Riding認為,在元古宙末到寒武紀之初,海水中鎂-鈣比值[m(Mg)/m(Ca)]下降,碳酸鹽岩中白雲石減少、方解石增多,這種變化與鈣化的藍菌出現相關。同時元古宙末海水中磷酸鹽豐富,這和一些磷酸鹽的小殼動物化石的出現有關。但俄國學者分析了元古宙末(文德期)到早古生代的碳酸鹽時發現,鎂與鈣的比值並沒有大的變化。另一方面,美國學者Grotzinger(1989)認為元古宙末海水鈣的含量下降,海水的鈣離子從早元古代的飽和或過飽和狀態逐漸下降到新元古代晚期和寒武紀初期的低於飽和點的狀態。因此,骨骼化的原因可能不在海水化學環境,而與生物本身有關。
寒武紀初始的動物外骨骼的出現與藍菌的鈣化。
元古宙末,多細胞底棲植物和浮游植物繁盛,隨著動物的第一次適應輻射,海洋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大大增長,食物鏈層次增多,物種之間競爭加劇。一些學者認為,生態系統中可能出現了肉食性和植食性的動物,骨骼化首先是對生態系統內部新關係的反應。換句話說,藍菌和其他藻類植物的鈣化可能是對植食性動物的採食的防護,一些小的無脊椎動物的礦化的外殼的產生可能也是對捕食動物的適應。如果上述解釋是對的,那么我們可以說,骨骼最初是作為防護(防衛)系統而進化產生的。動、植物幾乎同時骨骼化可能與元古宙末至寒武紀初的海洋生態系統內部種間關係複雜化相關。骨骼的進化可能與它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有關,即骨骼的支撐功能,骨骼作為支撐系統使生物體的結構更符合力學原則。關於支撐的重要性,我們可以舉出下面幾項:
(1)多細胞生物的軟組織、軟軀體若沒有硬的支撐系統則難以增大體積;
(2)支撐系統使軀體內的重要器官在空間上得以合理地配置,並保持相對穩定的空間位置,實現整體的功能諧調;
(3)支撐系統使動物的運動器官得以發展,並最終使動物能脫離水環境;
(4)支撐系統在植物中的發展使植物能擴大表面積,並向高處獲得空間,最終使植物能向陸地發展。
骨骼在進化過程中,其防護功能與支撐功能互相結合,例如無脊椎動物外骨骼既是支撐系統,又是防護系統。脊椎動物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支撐,其防護功能讓位於皮膚。
A. 頭足類(直角石)的外骨骼:主要功能是防護;
B.甲殼動物的幾丁質外骨骼:具有防護與支撐雙重功能;
C.脊椎動物的內骨骼:主要功能是支撐,防護功能由皮膚承擔
從化學組成上看,可以區分出以無機礦物為主要成分的骨骼和以有機質為主要成分的骨骼。多數無脊椎動物的骨骼以碳酸鈣(方解石、文石)為主要成分,幾丁質外骨骼見於節肢動物等較高等的無脊椎動物。幾丁質是一種多糖(氨基多糖)類有機物,節肢動物(甲殼類,昆蟲等)的外骨骼主要是由幾丁質和礦化(磷酸鈣化)的膠原纖維(一種蛋白質)組成。陸地植物的支撐基礎是木質素,是多聚的芳香族化合物。從進化出現的順序看,以碳酸鈣、磷酸鈣和矽質的無機成分為主的骨骼出現較早,其次是幾丁質骨骼,然後是鈣化的膠原纖維型骨骼。植物的木質化比較晚些。
絕大多數無脊椎動物的骨骼位於體外,即外骨骼。動物的外骨骼體制既有它的優越性,也有其限制性,外骨骼體制的優越性在於支撐、運動、防護三項功能緊密結合。外骨骼體制的限制性也很突出,例如:
(1)防護功能與運動功能之間的矛盾。這在軟體動物中表現最為突出。厚重的貝殼影響運動能力,而薄的外殼卻又減弱了防護功能。這正像人類的戰爭武器坦克一樣,在裝甲厚度與速度之間出現了矛盾。因此在軟體動物中可以看到兩種極端現象:具有厚重外殼的硨磲(Tridacna)已經喪失運動能力,丟失了外骨骼的烏賊卻獲得了高速率。
(2)生長的限制。動物的軟軀體的生長受到堅硬的外骨骼的限制。於是我們看到昆蟲是如何艱難地“蛻皮”的,但腹足類的螺旋形殼和某些環節動物的管狀殼並不影響其內的軟軀體的生長。
(3)呼吸的限制。節肢動物的外殼骨骼是體表呼吸的障礙,堅硬的外骨骼也不可能進化出像陸地脊椎動物那樣的“負壓呼吸”系統。昆蟲的氣管式呼吸系統的效率較低,限制了軀體體積的增長。
人的骨骼
人的骨骼是不斷更新的,而且是每天都在更新。按鈣計算,成年人每天約有700mg的鈣要更新,相當於每天有3~5%的骨骼溶解了。又有3~5%的新骨骼形成了。
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鈣。一般成人體內的含鈣量是1000~1250g,其中99%集中在骨骼和牙齒中,其餘約l%的鈣,存在於細胞內、細胞外液及血液中,稱混溶鈣。骨骼里的鈣和骨骼外的混溶鈣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轉變的平衡狀態,就是骨骼的鈣不斷溶解變為混溶鈣,同時,混溶鈣又不斷沉積成為骨骼。在這種一面溶解骨骼又一面生成骨骼的過程中,如果鈣的溶解量和鈣的沉積量相等,就稱作平衡狀態。如果在相同時間裡,鈣溶解得多,而沉積得少,就會產生骨質疏鬆現象。 人的骨骼,一般在十八歲左右長度就穩定了,也就是說不會再長高了。但是,骨的密度還要繼續增加。四十歲後,骨的密度就開始顯示出下降的趨勢。下降的快慢,則要看人的體質情況而定。一般是體力活動多或喜好運動的人緩慢些。
人體中的鈣主要來自食物。許多食物都含有豐富的鈣。但是,食物中的鈣大部分都不能被吸收。成年人只能吸收20%左右,而80%左右的鈣,僅僅是到人體內作了一次旅行,都被排泄出去了。
鈣的吸收率這么低,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維生素D對吸收的影響。維生素D的特殊本領,就是能促使小腸吸收鈣和磷,使血液中鈣、磷含量增高,促進骨骼的更新。當維生素D缺乏時,鈣的吸收率就會降低。另外,食物中的其他成分,也能影響鈣的吸收。例如,有不少蔬菜中都含有草酸,而草酸能與鈣生成難溶解的草酸鈣。難溶的沉澱物是不能吸收的,只能排泄出去。常見的蔬菜中,如菠菜、莧菜都含有較多的草酸。100g鮮菠菜,含606mg草酸;而100g鮮莧菜含的草酸更多,可達1142mg。如果把含鈣非常豐富的豆腐和菠菜放在一起做湯,那么,豆腐中的鈣,在進入人體之前,就會大受損失。身體缺鈣的人,最好少吃菠菜和莧萊。除蔬菜外,穀類糧食中因含有較多的草酸,也會反應生成難溶解的鈣的化合物,而影響鈣的吸收。再有,年齡的大小也有關係。嬰兒可以吸收食物中鈣的50%以上,兒童吸收40%左右,成年人吸收約20%,40歲以上的成年人,鈣的吸收率平均每10年減少5~10%。老年人的骨質會逐漸變得疏鬆。
根據人體對鈣的需要,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鈣的供給量:成年人為400~500mg,乳母、孕婦為1000~1200mg。我國的規定稍多一些。
在飲食方面,鈣的來源以牛奶及其他奶製品為最好,不僅含量多而且吸收好。豆類製品、蝦皮、蔬菜等,含鈣也比較豐富。合理的調配膳食,對保障人的身體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骨的構成
骨主 要由骨質、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構成,裡面容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組織。長骨的兩端是呈窩狀的骨松質,中部的是緻密堅硬的骨密質,骨中央是骨髓腔,骨髓腔及骨松質的縫隙里容著的是骨髓。兒童的骨髓腔內的骨髓是紅色的,有造血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失去造血功能,但長骨兩端和扁骨的骨松質內,終生保持著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骨膜是覆蓋在骨表面的結締組織膜,裡面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起營養骨質的作用,同時,骨膜內還有成骨細胞,能增生骨層,能使受損的骨組織癒合和再生的作用。
骨骼的形態
長骨
長骨 的長度遠大於寬度,分為一個骨幹和兩個骨骺,骨骺與其他骨骼形成關節。長骨的大部分由緻密骨組成,中間的骨髓腔有許多海綿骨和骨髓。大部分的四肢骨都是長骨(包括三塊指骨),一些例外包括膝蓋骨(臏骨)、腕骨、掌骨、跗骨和構成腕關節和踝關節的骨骼。長骨的分類取決於形狀而不是大小。
短骨
短骨呈立方狀,緻密骨的部分比較薄,中間是海綿骨。短骨和種子骨構成腕關節和踝關節。
扁平骨
扁平骨薄而彎曲,由平行的兩面緻密骨夾著中間一層海綿骨。頭骨和胸骨是扁平骨。
不規則骨
不規則骨顧名思義是形狀複雜的骨骼,不適用上面三種分類,由一層薄的緻密骨包著海綿骨。脊椎骨和髖骨是不規則骨。
種子骨
種子骨是包在肌腱里的骨頭,功能是使肌腱遠離關節,並增加肌腱彎曲的角度以提高肌肉的收縮力,例如臏骨和豆狀骨。
骨的組成
骨是由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的,有機物主要是蛋白質,使骨具有一定 的韌度,而無機物主要是鈣質和磷質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人體的骨就是這樣由若干比例的有機物以及無機物組成,所以人骨既有韌度又有硬度,只是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人在不同年齡,骨的有機物與無機物的比例也不同,以兒童及少年的骨為例,有機物的含量比無機物為多,故此他們的骨,柔韌度及可塑性比較高,而老年人的骨,無機物的含量比有機物為多,故此他們的骨,硬度比較高,所以容易折斷。
骨骼功能
保 護功能:骨骼能保護內部器官,如顱骨保護腦;肋骨保護胸腔。
支持功能:骨骼構成骨架,維持身體姿勢。
造血功能:骨髓在長骨的骨髓腔和海綿骨的空隙,透過造血作用製造血球。
貯存功能:骨骼貯存身體重要的礦物質,例如鈣和磷。
運動功能:骨骼、骨骼肌、肌腱、韌帶和關節一起產生並傳遞力量使身體運動。
大部分的骨骼或多或少可以執行上述的所有功能,但是有些骨骼只負責其中幾項。
骨骼數量
成人骨頭共有206塊,分為頭顱骨、軀幹骨、上肢骨、下肢骨四個部分。但兒童的骨頭卻比大人多。因為:兒童 的骶骨有5塊,長大成人後合為1塊了。兒童的尾骨有4~5塊,長大後也合成了1塊。兒童有2塊髂骨、2塊坐骨和2塊恥骨,到成人就合併成為2塊髖骨了。這樣加起來,兒童的骨頭要比大人多11~12塊,就是說有217~218塊。醫學書上說,初生嬰兒的骨頭竟多達305塊。
不過,某些骨頭會再生出“副骨”或“子骨”來。例如,有些人每隻手和腕部有“副骨”或“子骨”來。例如,有些人每隻手和腕部有“副骨”及“子骨”24塊,每隻腳有26塊。在身體的膝、肘、脊椎部位,有時也會另外長出小骨來,不過各人額外長出的骨頭多少不一樣。要是把“融骨”或“子骨”算進去,成人的骨頭那就遠不止206塊了。但由於這些“額外小骨”的意義不大,我們只要知道成人有206塊骨頭就行了。
當然,說成人有206塊骨頭,這是全球人類的“總體”而言的。人群中在這方面存在差異。我國科學工作者1985年進行的抽樣調查表明,中國人的骨頭要比歐美人少,大多數人只有204塊骨頭。而在歐美,絕大多數人有206塊骨頭。這是由於大多數中國人的腳上第5趾骨為2塊骨頭,不像歐美人有3塊骨頭。每隻腳少1塊,所以只有204塊。
人體最長的骨頭是股骨,即大腿骨,它通常占人體高度的27%左右,有記錄的最長腿骨為75.9厘米。而耳朵里的鐙骨是人體內最小的骨頭,它只有0.25~0.43厘米長成年人骨的重量約為體重的1/5,剛出生的嬰兒骨重量大約只有體重的1/7。
很多骨頭最後是癒合在一起了。比如說顱骨,以及尾骨。成年人的尾骨只算一塊,但是新生兒那裡,還是可以分得開24塊的。另外,因為鹵門沒有合併,整個顱骨當作十幾塊算,而成年的顱骨雖然也是當作幾塊算得,但是數目已經減少了很多。
另外,出生兒的骨頭都是以軟骨的形式存在的,其中的有一些後來並不會骨化,而是保持了軟骨的狀態。這樣一來,這些骨頭就自動消失了。 還有為了保護初生兒,人體有些部位多長了幾塊骨頭,這些骨頭以後被逐漸吸收掉了。
骨骼系統
骨骼系統通常分三種-外骨骼、內骨骼和水骨骼。但是水骨骼在分類時也可以和其他兩種分開來,因為其沒有堅硬的支持結構。
在生物學中,骨骼或骨骼系統是為生物體提供支持作用的生命系統。(擴展開來,非生物的輪廓結構例如桶架和建築也具有類外骨骼)
內骨骼
由體內堅硬的組織構成,由肌肉系統提供動力。礦物質化或骨質化的內骨骼被稱為骨,例如人類和哺乳動物的骨骼。軟骨是骨骼系統中另一重要的組成部分,起支持和補充骨骼的作用。人的耳和鼻由軟骨定型。有些動物的骨骼完全由軟骨構成而沒有骨質化的骨,例如鯊魚。骨於其他堅硬的結構由韌帶相互連線,而與肌肉系統之間由肌腱連線。
較高等的生物,例如哺乳類、爬蟲類、鳥類等,才有內骨骼,大多數都是脊索動物門的成員。
外骨骼
在骨骼大小相同的情況下,大型的外骨骼結構與內骨骼相比所能支持的重量相對較小,因此,許多大型動物,例如脊椎動物具有內骨骼結構。外骨骼動物例如節肢動物、軟體動物和一些昆蟲,它們的骨骼是一層保護內部器官的殼。
節足動物和軟體動物都具有外骨骼。由於外骨骼限制了動物的生長,這些外骨骼動物找到了不同的解決辦法。大部分軟體動物具有石灰質的殼,並且隨著生長,殼的直徑增大,形狀不變。節肢動物在生長的過程中蛻去舊皮,這個過程稱為蛻皮。生出新的外骨骼後,外骨骼通過不同的方式硬化(例如石灰質、骨質)。
水骨骼
則好像是充滿水的氣球。腔腸動物(例如水母、珊瑚蟲等)和環節動物(例如水蛭)這些具有水骨骼的動物體腔內充滿液體. 提供靜水壓支撐身體,能通過收縮液囊周圍的肌肉實現移動,例如蚯蚓通過改變身體的形狀向前移動。
相關知識
骨頭可能被撞傷嗎?
是的,骨頭可能被撞傷。遭受一次猛烈撞擊,或者不慎摔倒,有時會引起骨膜下出血。骨膜是一種纖維膜,覆蓋在大多數骨頭的表面,其中有血管和神經。
骨頭被撞傷會引起疼痛,但是通常在幾天內就痊癒。如果疼痛持續,或者活動受限制,應該去看醫生,可能需要作X射線檢查,以確定是否有骨折。
什麼叫做有創骨折?什麼叫做無創骨折?
骨折因嚴重受傷而起,可能是摔倒或受到猛擊所致。骨頭裂開或折斷 ,而周圍組織無嚴重損傷,皮膚也沒有破損,稱為無創骨折。周圍組織廣泛受損,折斷的骨頭或穿透鄰近組織,凸出於皮膚之外,稱為有創骨折。有創骨折的傷者易受感染,在大多數情況下需要接受外科手術治療。若是輕微骨折,只要休息,也許再加上夾板或懸帶,傷處就會自行癒合。萬一傷勢比較嚴重,得把斷裂的骨片接上。斷骨接好後,必須停止活動,可以敷上石膏,採用牽引裝置,或使用固定針、固定板,固定骨位。
所謂脫位?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如何治療?
骨頭離開了在關節內的正常位置,稱為脫位,通常是遭受猛力打擊或韌帶撕裂所致;韌帶是把骨頭繫於適當位置的組織,受到損傷就可能撕裂。
脫位通常是在運動中相互碰撞引起的,幾乎可發生於任何一個關節。症狀為劇痛、關節迅速腫脹、皮膚變色、無法活動,此時關節看上去變了形。要治癒脫位,必須由醫生將骨頭復位,然後儘可能加以固定。
肌腱和韌帶有什麼不同?
肌腱是堅韌的帶狀結締組織,薄而結實,把肌肉系在骨上,並帶動它們。韌帶也是堅韌的帶狀結締組織,彈性較肌腱強,把相鄰的骨頭連在一起,保持在適當位置。活動範圍超過極限或拉扯過劇,韌帶和肌腱都會受損。
腱炎是一種什麼病?該怎么治療? 腱炎是身體裡許多肌腱中的某—根發炎,起因包括肌腱過勞、肌腱受傷,或者肌肉繃得太緊,以致在休息時也扯緊肌腱。通常連滑液鞘也發炎,滑液鞘的作用是保護肌腱,並且使肌腱在骨頭和關節表面易於滑動。若滑液鞘也發炎,就稱為腱鞘炎。
凡肌腱連線肌肉和骨頭處。都可以患上腱炎,最常見於腕、肘(網球家肘)、足跟、肩和膝。
腱炎的症狀為局部疼痛、腫脹和活動受到限制。治療的第一步是讓患部休息。冰敷、服用阿斯匹林或異丁苯丙酸,可以幫助減輕疼痛和腫脹。在較嚴重的情況下,醫生會開處方藥物。
疼痛緩解後,下一步是防止肌腱僵硬;這得小心進行,否則會加重病情。患者要做些緩慢而輕柔的伸展運動,在不引起疼痛的情況下,儘可能伸展患肢,每次維持姿勢至少二十秒鐘。重要的是不要讓患部因不活動而變得僵硬。如果在一周內疼痛和僵硬的情況沒有改善,應請醫生診治。
醫學上何謂扭傷?扭傷和腱炎如何區別?
扭傷是把骨頭維繫在一起的關節韌帶部分撕裂,最常見於踝、膝以及手指關節,其他關節有時也會扭傷。輕度扭傷的症狀與腱炎有些相似,兩者都有局部疼痛和觸痛。腱炎的症狀通常變化緩慢,在發病的數天裡,患部或許還能短暫負重,只是會因得不到休息而病情加重。
扭傷幾乎總是由直接損傷立即引起的,傷處往往在短期內喪失功能,通常伴有青腫,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痊癒。若嚴重扭傷,韌帶完全撕裂,必須立即加以護理,可能需要幾個月才能復原。
運動後的翌晨為什麼有時會感到肌肉酸痛?
很可能是準備活動不足、運動過度或是這次運動之前已許久沒做運動。
運動時肌肉收縮,可能使肌纖維拉扯過度;停止運動後, 肌纖維就腫脹起來,數小時後開始僵硬發痛。實際上,劇烈運動可輕微撕裂肌纖維,休息期間肌纖維腫脹,那是康復過程的一部分。
扯傷了肌肉和下肌斷裂如何區分? 肌肉被扯傷和肌肉斷裂,一般都是用力過度所致,但是兩 者有顯著區別。肌肉被過度拉扯,尤其是突然過分拉扯,某些肌纖維會撕裂,引起疼痛、腫脹和無力,稱為肌肉扯傷,這是 運動員在沒有充分做好準備動作時常見的損傷,一般很快痊癒。
肌肉整條或部分脫離骨頭,稱為肌斷裂。傷處肌肉無力,可能需動手術來修補斷裂的肌肉。
扯傷了腿部肌肉,如何減輕疼痛?
扯傷了肌肉,首先應該停止引起損傷的活動,然後抬高傷腿,施以冰敷,以防止腫脹。疼痛通常會在幾天內消退,傷者應讓肌肉休息至疼痛消失為止。如果疼痛和腫脹嚴重,應該去看醫生。受傷後必須走動的話,應該包紮腿部傷處以助支撐體重,或者使用拐杖,以免加劇損傷。
嚴重扯傷的肌肉痊癒後,不可立即恢復日常活動,應先接受物理治療伸展肌肉加強肌肉力量。
鞭打式頸傷是怎么回事?可以治癒嗎?
鞭打式頸傷通常見於汽車事故,是頭部猛地向前甩,隨即又向後猛甩所造成的。
傷處疼痛和僵硬,有時持續一段很長時間,情況嚴重的可引起脊髓斷裂,導致四肢麻醉,甚至死亡。
這種頸傷最常見的是頸椎周圍的肌肉和韌帶被撕裂或扯傷。損傷需要幾個星期才可治癒,期間傷者必須戴上特製的頸圈。損傷治癒後,肌肉的痙攣和疼痛仍可能持續一段日子。
休息、適當熱敷和按摩有助於緩解疼痛和僵硬。在某些情況下,服用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也是有用的,但是靠這些藥物可能產生賴藥性。情緒緊張看來不利於康復,這可能是頭部肌肉不能脫離緊張狀態的緣故,所以傷者在療傷、康復期間,應該力求放鬆,避免情緒緊張。
什麼叫粘液囊炎?有那些症狀?
粘液囊炎即粘液囊發炎。粘液囊位於骨頭之間或肌腱與骨頭之間,充滿潤滑液,以減少骨頭受到的摩擦。長期的磨損和撕裂、損傷、感染,是粘液囊炎的常見起因,有些病例則沒有明顯的病因。粘液囊炎的症狀為局部疼痛腫脹,此病常見於膝(女僕膝)、肘(學生肘)、肩、髖、足跟和拇趾基節等部位。
患者要讓患處休息;如果需要,可用夾板或系帶加以支撐。服用阿斯匹林或撲熱息痛,外敷冰袋,可以止痛。如果三四天后疼痛不減輕,或患部活動越發困難,應該請醫生診治。嚴重的粘液囊炎,須用處方藥物來治療。如果患部極度腫脹,醫生可在局部麻醉下抽出囊內的液體,將藥物注入排空的囊內。
人體共有206塊骨骼,分為顱骨、軀幹和四肢3個大部分。它們分布在全身各部位,支撐著身體,保護內部器官,同時由肌肉幫忙,進行各種活動。假如沒有了骨骼,人體就成了一堆肉,還能做什麼呢?所以不能沒有骨頭。
人體所有的骨骼,從形狀和大小上各不相同,有的較大,如脛骨、肱骨等,有的則很小,如趾骨等。從形狀上大致可分為5種:長骨、短骨、扁骨、不規則骨和含氣骨。扁平狀的骨起保護內臟器官的作用,比如顱骨保護大腦等;棒狀骨負責人體運動,例如四肢的骨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