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魂七日

驚魂七日

《驚魂七日》是2014年11月1日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編輯推薦

展現人性的溫情,呼喚道義的天平
彰顯法律的威嚴,弘揚浩然正氣的警界雄風
作為一本偵探推理小說集,《驚魂七日》作了大膽地創新。作者戴恆春一改普通偵探推理小說一般遵循“發現案情一警方調查一進入司法程式一法庭辯論”的線性敘事模式,時時吊足讀者們的胃口,在案發前和案發後以及偵破過程之中往往進行交叉的情節鋪墊,並穿插撲朔迷離的插敘和補敘,展開多條令讀者浮想聯翩的線索。這樣的敘事方式增加了作者布局和埋設伏筆的可能,增強了小說可讀性和趣味性,通過層層推理將小說推向高潮。

內容簡介

《驚魂七日》是作者戴恆春把多年來創作的精華之作結集出版的一本偵探小說集,全書共有5個故事。《驚魂七日》描寫一家台灣在大陸企業的女老闆幾次險遭暗殺,死裡逃生,最後警方設計抓獲兇手,使其轉危為安;《蜂烏行動》描寫一個外國殺手在中國蓄意行刺一位來華訪問的外國政要,幾經周折,最後終被繩之以法;《引誘》描寫一個外國間諜機關的殺手在中國殺人滅口後外逃出境,辦案人員設計將他誘回中國,最後抓獲;《追捕中的搏殺》描寫辦案人員與外逃的犯罪團伙殊死搏鬥,最後將其制服;《報復》描寫在新疆反恐鬥爭中一名公安戰線的優秀指揮員不個白罪犯報復,以其智謀和勇敢使犯罪分子得到了制裁。這些作品情節奇巧曲折而又真實可信,頭緒繁多而又井然有序,人物性格鮮明而有個性,注重人物心理的剖析,引人入勝,讓人回味無窮。

圖書目錄

引誘
驚魂七日
蜂烏行動
追捕中的搏殺
報復

文摘

引誘
引子
她端著一杯咖啡走到窗前。從15層公寓樓的落地窗望出去,天空似乎離得很近。昨天的一場透雨沖走了酷熱,也把夜空洗刷得分外乾淨。天穹深邃湛藍,滿天的星星顯得比平日大了許多,忽明忽暗的,不停地眨動著眼睛。不時的,一顆流星划過,不知道落到什麼地方去了。
她只穿了一件睡袍,心情如同天氣一樣的好。今天下午,她終於把壓在心底很久的話講了出來,而且得到對方充分的理解。從此,她就可以像普通人一樣過上正常的生活了,再不需要每天提心弔膽,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了。
晚飯時他們一起喝了不少酒,說了不少話,心情都很愉快。對方長得俊朗灑脫,為人又體貼溫柔,作為朋友進行交往是很合適的。今天把心中的疙瘩解開,理順倆人之間的關係,今後在一起就更好相處了。
她用勺子攪動著咖啡,喝了一小口,向前倚在落地窗電鍍的鋼管窗欞上。微風吹來,掀起了她薄薄的睡袍,輕拂著她光滑的肌膚,使她感到很愜意。驀然,有人在她身後輕輕摟住了她的腰,一股洗浴香波的味道隨著飄了過來。她知道他已經洗完澡了。他們剛剛才共享了床第之歡,他強壯的身軀,樂此不疲的纏綿幾度令她飄飄欲仙。她心中一陣悸動,閉上眼睛,等待著對方進一步的繾綣。對方的臉龐湊近她的脖項,鼻息吹拂著她的發梢,摟著她腰肢的手一邊撫摸著她一邊慢慢向下移,最後卻在她大腿的位置停住了。她對對方的動作有些詫異,不知道他要做什麼。她剛睜開眼睛,沒想到後腦被一個重物狠狠地擊打了一下。她一陣頭暈目眩,剛要回頭,對方猛然用力,一下子將她抱起來,順著敞開的落地窗將她掀到了窗外!
她大叫了一聲,咖啡杯和小勺都拋了出去。這一切來得太過突然,她根本就沒有反應的時間。從15層的高空向下墜落的時候,她伸手想要抓住點什麼,但什麼也抓不到。不知怎么的,她的意識中突然出現了幻覺,想起她過去做演員時,有一次拍攝古裝戲《神鵰俠侶》,她從懸崖上往下跳,在墜落的過程中,有一隻大雕在半空中飛來,托住她向遠方飛去。但這一次沒有任何東西托住她了。從她的公寓落地窗到地面只有短短的幾秒鐘。她平仰著身體落到草坪上,後腦著地,瞬問就失去了知覺。在這個世界上,她最後的一點意識,是望見那個她曾經心儀的男人,站在她公寓的落地窗前把窗簾拉上了。
他把窗簾拉上,卻沒有去碰開著的落地窗。窗外刮來一陣風,窗簾被吹得鼓起來,像兩張掛滿風的船帆。他沉著地將手中的活動扳手放到地上,解開圍在腰間的浴巾,將衣服一件件穿起來。穿完衣服後,他從褲兜里掏出一塊手帕,認真地將茶几、門把手、門框等處擦拭了一遍。接著,他拿過一隻旅行包,將活動扳手及他用過的茶杯、浴巾等東西放了進去。床上的被罩尚未拉開,上面丟著女人的內褲和胸罩。他咧開嘴笑了:這個傻女人,還想著與他共度良宵,一點兒都沒意識到已經死到臨頭了!在他曾經交往過的女人中,這一個長著漂亮臉蛋兒和迷人身材,卻沒什麼頭腦。沒想到這樣的人居然也要背叛他。“這不是我無情,是你自尋死路!”他惡狠狠地嘟噥了一句。
他拿起一隻煙缸,點燃一支煙,站到屋子的角落,又端詳了一下全屋的情況。屋子裡已經沒有他曾經來過的痕跡了。
他將菸蒂在煙缸中按熄,將煙缸用一張報紙包好,也塞進了旅行包。走出房門,來到亮著昏暗壁燈的走廊上的時候,他猶豫了一下,沒有用手去按電梯門旁的按紐,而是順著太平門從樓梯走下了樓。已經快到11點了,樓下大廳里一個人也沒有。小區的路徑旁亮著幾盞昏暗的路燈,風吹過時,一閃一閃的。他快步穿過小區的院落,向大門外走去。
第一章
1
“小黃,你再給保密辦打個電話,催催他們,看那份地圖的鑑定什麼時候能做出來!”何炯壓住怒氣,用一隻手敲著桌上的玻璃板,對站在對面的一個警察說道。
“已經打過了。”小黃解釋說。他叫黃小朋,是偵查處二科的科長,高高的個子,面龐清秀。“他們說再快也要5天。”
“有那么複雜嗎?不就是鑑定那份地圖是不是還有價值嗎,怎么這么費勁?地圖是哪年繪製的?是1956年吧?”
“1953年。距現在有50多年了。他們說這種事他們做不了主,”黃科長文文靜靜的,說話聲音不大,“我的大處長,您不知道辦這種事情有多難,聽說是軍用地圖,他們左推右擋,要我們先寫個書面報告,他們要逐級上報。”
“什麼事都要寫個報告!標準的官僚語言。一個外國遊客在我們手裡押了一天多了,怎么處理就要憑這份地圖的價值來定,非要鬧出外交糾紛才行嗎?”
何炯長吐出一口氣。這件事不大,但因為涉及到外事,所以處理起來有些棘手。昨天一個持旅遊簽證的外國遊客從海關出境的時候,被查出來攜帶了一份軍用地圖。地圖是手繪的,從圖上的地名和標誌看,有可能是某部隊當時在此駐防,為了訓練需要,繪製了這份地圖。但是,雖然是50多年前的舊地圖,但是地圖上有“秘密”字樣,海關卻做不了主,一個電話打到了局裡,請求他們協助處理。據那個遊客講,這張地圖是他在吉林長白山旅遊時,在舊貨市場的一個小販手裡買的,因為他有收集各種地圖的愛好。他並不知道買這張地圖違反了中國法律,表示深刻懺悔,願意留下地圖,並希望能對他從輕處理。
要處理先得搞清楚這件事的性質,可讓保密辦對地圖的密級進行鑑定,這些官人們卻不給個準話。按照與這個國家簽訂的《領事協定》,拘押這個國家的公民4天內就要通知該國駐華領事館,可地圖鑑定出來卻要5天。這不是開玩笑嗎?
“這樣吧,”何炯想了想,“你去把那張地圖拿來。等保密辦的鑑定怕是來不及了,我們自己到部隊保衛部門去一趟吧。”
這時辦公桌上的電話響起來。何炯抄起電話。
“是何處長嗎?”電話中傳出一個男人的聲音,聲音很大,語氣有些焦急。
“是,什麼事兒?”何炯看了一下電話機上的來電顯示屏,見號碼是局總值班室的。這個號碼他再熟悉不過了,一定是又有什麼案子發生了。
“是這樣,剛才北城分局來電話,說在‘雨軒花園’小區,今天早上發現了一具女屍,是從樓上掉下來的。分局已經把屍體送到法醫鑑定中心了。局長吩咐讓你帶人出一下現場。”
“明白了。”何炯掛上電話,長出了一口氣。他今年48歲了,在這個行當里幹了20多年,經常是這個案子還沒有處理完,下一個案子又來了,就沒有一天“消停”過。
1-3

序言

這幾個中篇小說都是我這些年陸續在雜誌上發表的作品,有的入選了建國以來公安文學精品薈萃文庫,有的在偵探小說大獎賽中獲獎,有的在報紙上轉載,還有的被改編成連環畫。現在結集出版,希望讀者能喜歡。
偵探小說以其引人入勝的情節和扣人心弦的懸念為廣大讀者所喜聞樂見。當今,偵探小說的創作蓬勃發展,出現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佳作。雖然偵探小說只是通俗文學的一種樣式,但真正寫好並不容易。只是拘泥於兇殺、搶劫、偷盜等案件的偵破,以此展現犯罪分子的狡詐兇殘和辦案人員的足智多謀,雖然也能寫出好作品來,但長此以往,難免會寫不出新意,也會引起讀者的閱讀疲勞。
收入此書的幾篇故事,我在構思過程中注意從大的背景入手,希望通過在更為廣闊的場景中與更為老練、更加狡猾的對手博弈,塑造出新一代視野更為開闊、有文化素質、有專業技能的警察形象,同時,也希望可以提供給讀者一種閱讀偵探小說的新視角。例如在《蜂鳥行動》中,故事圍繞一起國際犯罪集團派遣職業殺手到國內刺殺一位訪華政要的案件展開。這名職業殺手有著很高的專業素養,有豐富的反偵察經驗,還有內地犯罪團伙的配合,經常出奇制勝,在與警方的較量中占儘先機,給偵破此案出了一道道難題。但辦案人員憑藉著百折不撓的意志,層層剝繭,終於掌握了其行蹤,在最後一刻制止了殺手的行刺,使其落入法網。又如在《引誘》中,故事從一起謀殺案開始,描寫境外情報機關的兇手來到國內,謀殺了一名不願意再為其效力的女演員,隨後又徑直離境去了美國。辦案人員在不長的時間內就搞清了案情,卻苦於跨國緝拿罪犯的難度而使案件的偵破陷入停頓。故事沒有在如何偵破此案上過多浪費筆墨,而是換了一個角度,著力描寫了警方通過不懈努力,設計了多種方案將兇手引入國內,最終將其擒獲的艱苦過程。這樣的構思構想也體現在另幾篇故事中。
我在大學讀的是中文專業,打下了較好的寫作基礎,又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親身經歷過很多案件的偵辦。這些經歷使我能夠近水樓台地掌握大量的寫作素材,同時也有利於我創作出一些鮮活生動的故事來。現在雖然已經離開了基層一線,但那段不平凡的歲月使我終身難忘,在那條戰線上辛勤工作的公安幹警們的形象總是不時地浮現在我的眼前。我願意、也有責任用手中的筆為這些默默無聞地守護著國家和百姓安全的群體立言。
由於水平有限,這幾篇小說的不足之處在所難免,希望得到讀者的批評指正。
作者
2014年9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