騾馱轎[婚俗習慣]

騾馱轎[婚俗習慣]
騾馱轎[婚俗習慣]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騾馱轎是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傳統民間婚俗中的一種迎娶工具和婚俗習慣。騾馱轎,即騾馱的花轎,是用兩頭騾子一前一後馱(架)著的轎子。由於黃土高原丘陵密布,黃河十八灣,交通十分不便。後來,騾馱驕這種婚俗習慣,流傳到了偏關縣,以及內蒙古清水河縣、準格爾旗境內。2006年,收錄於中國民間文化遺產。

起源與發展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自然的生活方式,使騾馱轎婚俗凝聚著淳樸。騾馱轎這種古老拙美的娶親方式,馱著的是農民的希望和期盼,承載的是歷史、文化、風情和黃河流域深邃的農耕文明。黃土高原丘陵密布,黃河十八灣,交通十分不便。長城沿線道路更是崎嶇難走,騾子適宜在山區溝壑跋涉,城鎮、鄉村運輸也全靠人背、騾馱才能完成。為此,騾馱驕婚俗,在清水河及黃河沿岸、長城沿線的農村十分盛行,而且歷史久

根據傳統民間傳說,漢代有一戶農家的兒子到了婚配年齡,與一戶少數民族的姑娘情投意合,雙方選定了完婚的吉日。這天新郎家按照傳統風俗一大早抬著花轎到女家迎親,由於路程遙遠,花轎到達女方家時已是前半晌了,如果再由人抬轎,恐怕會誤了中午拜堂的時辰。女方父母認為騎騾子既能節省時間和腳力,又符合自家的身份和習慣,遂從自家畜棚里拉來兩頭騾子,用皮繩和長木桿將花轎架在中間,裝飾一番,讓女兒乘上到婆家完婚。騾子不懼山高坡陡,且順從人意;騾馱轎經過一番打扮,顯得英武瀟灑,為迎親隊伍增添了異樣色彩,受到鄉親們格外讚譽。從此,騾馱轎成為平魯當地婚俗的一種固定模式流傳下來,出嫁女也以乘坐騾馱轎為一生的榮耀。

平魯騾馱轎至遲在清代已具備了民間職業的形態,家庭內部父子傳承是其主要特徵。娶親方需提前一個月約定騾馱轎,給“騾夫”放下預訂金。清末民初年間,當地訂轎費為一塊大洋;新中國成立後,由人民幣兩元至五元、拾元至現今的一百元。騾夫在娶親的前一天下午趕到娶親人家中住宿,次日凌晨便整裝出發。完成娶親回到新郎家歇腳,中午婚宴上與送親的舅舅一起坐首席。婚宴結束後,新郎家付清雇用騾馱轎的佣金,民國時期一般約5塊大洋(包含事先的一塊訂金),如今一般是400至500元人民幣,此外還要贈送三尺紅布、兩瓶白酒、一條紙菸。至此,騾夫便可趕著騾馱轎離去。

騾馱轎是平魯地區傳統民間人生禮儀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地文化變遷的見證,也是中華民族婚俗文化完整性、多樣性的見證。如今,當地騾子飼養減少,製作和馴畜技藝流失,從業人員傳承難以為繼,美輪美奐的騾馱

轎瀕於滅絕。

工藝與風俗

騾馱轎的製作與裝飾工藝,成為平魯傳統民間傳承久遠的工藝絕活。騾馱轎轎身長2米,高1.5米,上部寬90厘米,兩根長桿和馱架、馱鞍、皮帶、鐵軸巧妙組合,無論是上坡下坡、拐彎直行,都靈活自如、平穩和諧。飼馴騾子的技藝和駕馭技術也有一套口傳心授的方法,尤其是馴養騾畜適應各種熱烈場面和特殊地形,均有訣竅。 花轎坐在兩根長長的轅架上,並固定在轅木之中。花轎為長方形,轎頂呈拱型,花轎除留一扇門便於上下外,轎子整體封閉。花轎的四根立柱雕滿龍鳳,刻著花紋,木花棱上雕有“鴛鴦戲水”、“五子登科”、牡丹花等吉祥圖案。娶親時,花轎由大紅綢蓋頂,兩邊的轅木也用紅綢纏裹,紅綢幃子扎邊,並銹有富貴花開、丹鳳朝陽和百子圖等吉祥紋樣。馱轎的兩頭騾子也扎著紅纓,脖系銅鈴,整個娶親隊伍披紅掛彩,鼓樂班嗩吶聲聲,鑼鼓吹吹打打,場面十分熱鬧。

騾馱轎婚禮的程式為兩天,娶親、送親、婚禮、回門等。

按照當地的習俗,騾馱轎婚俗的娶親方式是等親,接親時新郎不親自前往新娘家迎娶新娘,而是在家等候。新郎的家人代新郎去新娘家迎娶新娘。按當地講究,一般娶親要娶三聘(送親)四,即新郎家要派三位家人去娶親,新郎的舅、舅母、哥嫂、弟、外甥都可。新娘家聘(送親)要派四位家人送親,新娘的叔嬸、姑姑、舅、舅母、侄兒或朋友。不管是娶還是聘(送親),家人中都必須要有一位女性。

娶親的前一天晚上,新郎家人就把騾子精心打扮一番,系好花轎,等待第二天娶親時使用。娶親的當天,娶親的隊伍一早就要趕到新娘家,所以,凌晨三四點便開始準備娶親的用品,張貼喜字,準備宴席,張羅著上路了。一般凌晨5時許,娶親的騾馱驕,就在爆竹聲中出發了。騾馱著花驕行走在崎嶇的山路上,清脆的鼓樂聲、騾鈴聲劃破整個鄉村,喜氣洋洋,熱鬧異常。行前,新郎的家人要給新娘家帶一條羊腿、還有兩瓶好酒,出村時把煙花爆竹燃放的震天響,沿路吹奏喜慶的樂曲,祈求大吉大利。

當娶親的騾馱轎趕到新娘家時天已大亮。進新娘家所在的村子後,爆竹齊鳴,直到新娘子家院子裡還響個不停,這表示娶親的隊伍到了。新娘子家派人出來迎接,還準備好了飯菜,等候娶親人們的到來。這時把娶親的人們請回上房置酒款待。當頭一遍鼓樂響起時,表示娶聘人員用飯了;二遍鼓樂響起時,表示新娘該穿戴打扮了;三遍鼓樂響起時,表示娶方已催新娘上花驕了。三遍鼓樂響後,新娘在母親、姐姐、嫂嫂的幫助下,換上嫁妝,施粉打扮,戴上大紅花。準備上花轎了。

送親時,按講究,穿扮一新的新娘,蓋著紅蓋頭,由哥哥輕輕地從炕上抱起,從窯洞中送入花轎。八時許,新娘在送親人的護送下準備出發。此時,新娘的母親把蒸好的一對花饃玉兔送給姑娘,寓示著女兒吉祥如意。新娘的家人將新郎家送的羊肉,割下一塊掛在花轎的外左側,意喻著兩家結為親家,心連心,肉連肉。新郎家送的兩瓶好酒,也被新娘家人換成兩瓶清水順路帶回,水中插著兩根大蔥,意喻著新娘為丈夫生子、紮根、傳宗接代。

隨著鼓樂聲響起,伺儀一聲"起轎"喊過,花轎緩緩抬起,燃放的爆竹聲響徹全村,花轎在歡快的鼓樂奏聲中踏上了回程。一般花轎中須坐三人,最前面坐著的是娶親家的長者,中間坐著送親家的長者,花轎最後面坐著是新娘。在娶親回來的路上,按規矩如遇到行人須“奉揖”,遇到娶親的要互換“眼紗”(蓋頭)。

其它信息

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騾馱轎”迎親的熱鬧、喜慶場面,又激起了都市人們的“懷舊”心情。“喜轎”也稱“花轎”是舊時婚嫁禮儀性的交通工具,以表示新娘是“明媒正娶的原配夫人”。喜轎有一至五乘之分,為四人抬、八人抬不等...朔州平魯一帶至今還保留著“騾馱轎”的特殊交通工具,即兩頭騾子一前一後馱著一乘三乘以上的花轎。“所使用的兩頭騾子,是訓練有素騾子,體質壯、毛色好、聽“騾夫”的話。“騾馱轎”的花轎作功考究、木料結實、雕刻細膩、結構嚴謹;它同其他花轎最大的區別是結實牢固。

“騾馱轎”的花轎裝飾其圖案皆具有喜慶吉祥和成雙成對的意思,如雙鳳凰、雙蝴蝶、雙蝙蝠上下盤旋,兩兩相對組成,含有夫妻之間和和美美、相親相愛之意;也有雙魚和雙兔等,俗稱“滑魚急兔”。“騾馱轎”的花轎中的一個比較重要的部件是“轎桿”,它長而結實、架設在花轎兩側,“轎桿”兩端綁有用上乘皮革做成的“達腰”,“馱”的力點就在這裡。娶親這天,“騾夫”最受人尊敬,他們身著黑色新衣;頭纏白色毛巾,裝束得精精幹乾。好的“騾夫”即使道路崎嶇,他們也既能把“騾馱轎”趕得穩穩噹噹,又能使人不飽嘗顛簸之苦,所以“小紅包”往往新娘子送“騾夫”的必需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