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簡介
駐馬店清真西寺,坐落在今驛城區富強路南段路西,始建於民國十年(1921年),由阿訇宛同德,社首宛銀廷宛振江孫銀堂等人發起,購地1.5畝,建草房七間。其中禮拜大殿三間,水房三間。1951年,清真寺失火,多數房屋被燒毀。是年,經阿訇宛同德手重禮拜大殿三間,門面四間。1958年宗教改革中,由於“左”的思潮影響,清真寺被關閉,阿訇郭清潔被錯劃為右派分子遺送回原籍,寺院被市房委會占用開回民伙。1985年,落實房產政策,市房委會退出占用的清真寺房產。
清真寺布局
由於清真寺多年被占用,且未曾重修,多數房舍頹危,不能滿足教民正常宗教活動之需要。1995年,經回族民眾捐資,重修北講堂屋上下兩層各三間,另建水房四間。1997年,重修南屋上下兩層各四間作為男女水房使用。1998年,在阿訇劉興廣、王如海的倡導下,通過外出募捐、本坊回族同胞集資等形式新建一座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的阿拉伯建築格式的禮拜大殿。新禮拜殿分上下兩層,框架式混凝土結構,總投資40餘萬元,建築宏偉,莊嚴肅穆。同年,清真寺新建臨街門面樓上下三層十八間,2002年新建阿拉伯建築格式門樓四層十二間。樓頂中間是綠色穹頂,兩邊矗立兩個尖塔。穹頂上托一彎新月,直插天際,與藍天、白雲、紅日構成一幅艷麗的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