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1、駐極體電容傳聲器按極化結構分為振膜式和背極式。 振膜式的就是極化帶電體是駐極體振膜本身;背極式的極化帶電體是塗敷在背極板上的駐極體膜層。振膜式的材料成本比較低,易加工,靈敏度可以做得比較高。普通電話機、玩具、聲控多採用振膜式駐極體電容傳聲器。而背極式的由於將儲存電荷的膜層與振膜分離設計,使各自具備的優異的力學和儲電性能的聚酯和fep薄膜在駐極體電容傳聲器結構中充分發揮作用,比振膜式的有顯著的物理和電性能優勢。如:物理性能穩定、防潮性能更好、振動靈敏度更低、更好的瞬態回響及動態範圍。相對的缺點是:材料成本、加工成本較高;靈敏度難以做得很高,國產背極板更為明顯。手機、語音識別、等高端傳聲錄音產品多採用背極式駐極體電容傳聲器。 2、駐極體電容傳聲器按指向性分有:單指向、強指向、雙指向、雙向抗噪、單指向抗噪等,以適應不同使用場合的需要。 3、駐極體電容傳聲器按功能分:有音頻傳聲器、次聲傳聲器、超聲傳聲器、陣列傳聲器、一次壓差式傳聲器等。
結構及原理
駐極體電容傳聲器原理如圖所示。這種傳聲器的換能器部分由一片一面蒸有金屬的駐極體薄膜與一個開有若干小孔的金屬電極(稱為背極)構成。駐極體面與背極相對,中間有一空氣隙。這實際上是一個以空氣隙和駐極體作絕緣介質,以背極和駐極體上的金屬層作為兩個電極的介質電容器。電容器的兩極之間接有一個電阻,這個電阻是傳聲器的前置放大器或是阻抗變換器的輸入電阻。 其工作原理是:由於駐極體薄膜(通常為10~12μm厚)上有自由電荷,因此,當聲波的作用而使振膜產生振動時,電容器兩極之間就有了電荷量,於是改變了靜態電容。電容量的改變使電容器的輸出端之間產生了相應的交變電壓信號,從而完成了聲電轉換任務。
參數
1、靈敏度(sensitivity) 靈敏度表示傳聲器的聲電轉換效率,在自由聲場中,當向傳聲器施加一個聲壓為1帕(pa) 或 1微巴(unbar) 的聲信號時,傳聲器的開路輸出(以毫伏為單位),即為該傳聲器的靈敏度。 2、頻率回響(frequency response) 頻率回響是指傳聲器正常工作的頻頻寬度。 3、指向性(directivity) 指向性特性又稱方向性,是表征傳聲器對不同入射方向的聲信號檢測的靈敏度。 4、等效噪聲級 (self noise) 無外聲場時,僅由傳聲器固有噪聲引起的輸出電壓,可以看作能產生相同有效值輸出電壓的外部聲壓級。 5、信噪比 (s/n ratio) 傳聲器靈敏度與固有噪聲(a計權)之比,一般用 db 值表示。 6、消耗電流(current consumption) 7、降壓特性(sensitiuity reduction) 8、輸出阻抗(output impedance) 9、最大聲壓級(maximum input s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