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純

馮志純

馮志純(1944—2008),教授,原四川理工學院中文系漢語研究所所長,《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科版)副主編,全國高等師範院校現代漢語研究會常務理事,省語言學會理事和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語言學會會員,曾長期擔任四川省高校教師高級職務評審會中文學科組成員、自貢市社科聯副主席、原中文系主任(1990-2000)。2008年的8月,馮志純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16日下午在重慶辭世,享年65歲。

基本信息

簡介

馮志純 馮志純

馮志純曾獲得過許多榮譽,受到過多種獎勵:四川省優秀教師,四川省勞動模範,自貢市勞動模範,自貢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拔尖人才,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首屆全國普通高校"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三等獎(各一次),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2005年、2006年均被評為四川理工學院“十佳教師”,1992年獲國務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貼"及證書,1994年獲曾憲梓教育基金會教師獎一等獎,北京世界漢語教學交流中心信息資料部建立的"中國語言學家文庫"把他列入了"中國當代語言學家名冊。"

經歷

他長期從事高校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等課程的教學工作,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起早摸黑,嘔心瀝血,一心撲在教學上,教書育人,言傳身教,兢兢業業,其奉獻和敬業精神在全校有口皆碑。他教學能力強,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受到歷屆學生的歡迎和好評。1987年和1991年在全省現代漢語統一考試中,他教的現代漢語總平成績在全省名列第一(後來我省沒有再搞類似的統考),為全省同行所矚目。

1989年他獨立完成的《現代漢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分析和運用語言能力的探索》獲國家教委頒發的"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該成果體現了正確的教育思想,符合教學規律和培養目標,是其長期從事現代漢教學實踐和教學改革的結晶。

該同志勤奮好學,身居斗室,廢寢忘食地鑽研業務,做到教學、進修、科研三者有機結合,不斷探索、研究、提高。在現代漢語方面具有堅實而系統的理論知識,具有很強的科研能力,他撰寫並發表了70多篇論文,全國著名語言學家張壽康先生認為他的好些論文"不囿於成說,論證嚴密,持之有故,結論切實,很有新意"(見《漢語學習》1989年5期《一部很的特色的好教材》)。著名語言學家邵敬敏先生在《語文研究》(1990年4期)上發表的《〈語文研究〉十年來語法論文觀感》一文,也曾評點到他發表在《語文研究》上的論文:"縱觀這些語法論文,感到總體水平確實不錯,有些文章可以無愧地站到國內漢語語法研究前列了......語法研究如何為社會,尤其為語文教學服務,是個長期以來沒有解法好的老問題。《語文研究》在這方面作了可貴的努力,發表了一批有較強實用價值的語法論文,這首先是對語文教學的貢獻......馮志純《從'只有'和'只'+'有'說起》(1988年1期)辨析了不少同形的語法現象,這對語法教學很有幫助。

他受原國家教委委託聘任,主編出版了全國師範院校教材《現代漢語》(上.下冊)及其配套的《現代漢語習題解答和教學說明》,他擬定了編寫方案,並承擔了二分之一的編寫任務。這套教材是遵照教育部師範司頒布的師範院校"現代漢語"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內容來編寫的。後來隨著語言的發展變化和教學的需要,他們又多次大幅度修訂,對很多內容和例句都作了調整。 在教材的編寫和修訂中,他們注意突出語言文字運用的規範性,加強實用性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在內容的選擇上,既注意到穩定性,又注意吸收比較成熟的有價值的新成果。練習和例句儘可能選用一些名言、警句、格言,以提高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而且可使學生在學習語言和練習實踐的同時,在思想上也受到薰陶和教益。同時努力體現實用性、科學性、先進性和師範性的統一,力爭做到博採眾長而又獨成體系,內容豐富而不龐雜。2001年該套教材作為“高校文科教材”出了修訂本,供本科、專科學生使用。後來我們又增補了內容,並吸收了語言界新的科研成果,使之更科學、更實用、更適合於教學,2003年6月出了增訂本並被列入了“21世紀高校文科教材”。同教材配套的教學參考書《現代漢語習題解答和教學說明》(增訂本)也由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於2003年7月出版。近幾年來,我們每年都利用教材重印的機會,對它作進一步的修訂和完善。

2006年經教育部聘請專家評審,他們這套教材又被教育部列入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去年趁再版之機,他們又對教材上下冊又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審讀和修訂。除了改正原書中的一些錯漏之外,還對復指短語的層次分析,對有些不確切的提法和有些例句也作了一些補正和調整,並對有的內容進行了改寫。目前我們這套教材在全國已有一定的影響。據了解,很多省內外的本科院校,如新疆的伊犁師院、青海民族學院、浙江寧波大學文學院、湖北長江大學、四川師範大學、重慶文理學院、綿陽師院、樂山師院、內江師院、福建漳州師院、江西宜春學院、內蒙呼倫貝爾學院、江蘇、山西、內蒙、東北和雲、貴、川的不少本科和專科院校都選用了該套教材。新疆的伊犁師院還把該教材作為語言類研究生的主要參考書。

這套教材自出版至今,前後共印了16萬餘套,僅增訂本從2003年至2006年就已印了36000套(請見2006年出版的《現代漢語》教材著作權頁)。該教材能夠一直沿用至今並且影響越來越大,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們長期以來一直堅持教材建設,不斷進行修訂、完善,不斷更新教材內容,以質量取勝。

全國著名語言學家張壽康先生在《一部很有特色的好教材》一文中說:"本書較好地體現了實用性、科學性、先進性和師範性的統一,它博採眾長而又獨成體系,內容豐富而不龐雜,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切實有用的好教材。"(見《漢語學習》1989年5期)

湖北長江大學的蕪崧教授雖然同他們素不相識,但看到他們的教材後,在所寫的《一部與精品課程配套的好教材——馮志純主編21世紀高校文科教材<現代漢語>評介》一文中,對他們的教材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該文認為這套教材“有四個特點:博採眾長,見解獨到;實用方便,針對性強;針線細密,論證到位(體系完備);引證合理,有學術性;多方位、立體式地進行教材建設。”(見《天中學刊》2005年6期)

他前後歷時十年,主編出版了《新編現代漢語多功能詞典》(近300萬字,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於1989年在北京出版)。該詞典由他擬定了編寫方案,編寫了A、B兩部分樣稿,物色確定了編寫人員,負責組織編寫工作,最後由他統稿、定稿。該詞典第一次給每個詞註明了詞性、構詞法,並根據不同的詞性進行釋義,它把詞的語法特點、用法功能、褒貶色彩、詞義辨析、同義詞、反義詞等,都有機地結合了起來。這對幫助大家更快更好地學習運用詞語,提高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該詞典出版以後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辭書研究》(1992年1期)、《語文研究》(1990年2期)、《人民日報》(海外版,1989年11月16日)、《新聞出版報》(1989年8月9日)等許多有影響的報刊都發表了書評,全國著名語言學家張壽康、劉蘭英等專家教授對詞典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極高的評價,認為"該詞典填補了我國辭書出版方面的一個空白,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它確實是一部功能多樣的詞典","這本有開創性的大型詞典,將以它的用途廣泛、實用性強取勝,將成為最佳工具書之一"。台灣東海大學中文系王天昌教授(也是台灣《國語日報》副刊《書和人》的主編),在給馮志純教授的信中說:"詞典已大略翻閱了一下,編得很好,尤其是其中的'構''近''辨''誤''注意'等,是此間所編詞典所缺乏者。林語堂先生二十年前曾撰文呼籲希望編詞典者能注意及此。如今您所編的正是如此。"出版社於1989年10月26日在成都舉行了該詞典的首發式,四川省韓邦彥副省長和全國許多語言專家出席了首發式並對詞典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四川日報》1989年10月29日頭版對首發式進行了報導,四川電視台和中央電視台也都報導了首發式)。該詞典出版後,深受讀者歡迎,1989年初版印了3.5萬冊,1991年再版印了2.2萬冊,1995年改由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又印了數萬冊,累計印數已達7.5萬冊。該詞典榮獲了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

為提高教學質量,加強課程建設,他負責擬定了"《現代漢語》課程建設方案",被省教委列為省級重點建設課程(已結題)。

他主持的《師範生如何迅速提高運用國語能力的研究》項目,被國家教委世行貸款辦批准作為"世界銀行貸'師範教育發展'項目改革課題",現已結題。

1994年,全國高等師範院校現代漢語研究會在福州召開學術討論會期間,馮志純教授應邀作了學術講座,受到了同行們的好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