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廣民

馮廣民 (1881-1954),鐵嶺縣催陣堡村人,畢業於奉天兩級師範學校理化科,任過奉天第三中學校長、奉天省教育會長等職。


[馮廣民] (1881-1954),字子安,鐵嶺縣催陣堡村人,出身於富戶家庭,從小受良好的教育,青年時畢業於奉天兩級師範學校理化科,清未曾獲舉人功名,民國初又到北京深造,1914年畢業於北京國立高等師範學堂理化部,畢業後在奉天兩級師範學校、女子師範學校教書,曾任教務主任。之後,馮廣民又任過奉天第三中學校長、奉天省教育會長等職;因其字寫得規範,曾在北京參加(四庫全書)的抄寫工作。
馮廣民素有愛國思想,1920年任奉天省教育會長期間,曾參與了奉天省教育界人士倡議收回日本在南滿的教育權等反日活動,並組成收回教育權促進會,他親自兼任會長。東北大學成立後,馮廣民任東北大學總務長,1927年前後任盤山縣長,1929年起任西豐縣長。
"九·一八"事變時,馮廣民受愛國志士車向忱及學生宋黎等人影響,曾利用西豐縣長職位,組織保全隊,製造土槍土炮,準備以保境安民的名義抗日,後因時局等因素影響,沒能舉義。事變後不久,日偽政權為攏絡人心,對張作霖統治奉天時的官吏採取收買政策,他被留任偽西豐縣長。日本侵略者為控制西豐縣政權和監視馮廣民本人,向偽西豐縣派出了參事官,並駐有部分日偽軍。
馮廣民在為官期間,為人溫良恭儉讓,返鄉探親進村前即下車步行,親熱招呼鄉親,春節時不以自己地位高、有錢有勢自居而坐等鄉親拜年,而是挨家給鄉親拜年,遇到窮鄉親,他經常周濟衣物、銀兩,並每年從薪俸中拿出200塊現洋,捐給村國小,做為家鄉困難兒童入學的學費。在西豐當縣長期間,下鄉辦公從不吃酒肉細糧,只吃高梁米飯豆腐菜。任偽職期間,常以維護縣境穩定為由,與日本人據理力爭,維護老百姓利益。以至在他離開西豐縣後,當地老百姓給他立了一塊德政碑於西豐公園內,請當時東北著名的史學家、書法家金毓黻題寫碑文,碑文尊從他的意見,落款拒不用偽滿年號,而用民國紀年。
馮廣民在任偽官吏期間,身在曹營心在漢,暗中做了不少支持抗日義勇軍的工作。活動在開原、鐵嶺一帶的抗日義勇軍在被日偽軍追擊時,便退入西豐縣,在他的保護下竟無影無蹤。一些抗日義勇軍的領導與其交情甚深。1932年,義勇軍首領金山好在襲擊催陣堡村公所、警察所時,為防部下搶富戶馮廣民家,以馮廣民朋友名義,親自到馮廣民府上坐鎮,派崗哨保護馮家。當聽到街上槍聲大作時,馮母對金山好說:"你快走吧,金山好進村了,一會就興(可能)來這搶東西!"金山好答道:"我就是金山好,你老放心,我和馮縣長是朋友,沒人敢上你家來!"
1932年春夏之交,趙亞洲、金山好、方振國的第三十九路義勇軍遭到日偽軍優勢兵力的東西夾擊,在西豐、清原、開原交界地帶被擊潰,受傷被俘人員甚多。由於當時日偽發動的是"七縣會剿",為爭頭功,被俘的義勇軍戰士被日偽軍及各縣偽公安隊搶來搶去,分別押往開原、清原、西豐等地。被押往開原、清原戰俘大部分被用割耳、鍘頭等酷刑殺害,而被解往西豐關押的戰俘,則被偽縣長馮廣民以被俘者多系馭車、餵馬之人及鐵嶺同鄉為名,悉數予以保釋,其中撫順礦工、山東難民及撫順、瀋陽界的義勇軍戰士也託名鐵嶺東山人,以三村聯保形式,予以釋放。馮廣民保釋義勇軍戰俘時,與日本侵略軍指導官大吵一場。其婦生之德,至今在沈鐵撫交界地帶的老人畔傳頌。當沈、鐵、撫縣人民在趙亞洲率領下,重整旗鼓,組建抗日紅軍挺進大隊後日偽大罵馮廣民"養癰遺患"。在西豐,他和日本參事官鬧翻後,被調往錦縣任偽縣長。
馮廣民在任偽西豐縣長時,還聯絡義勇軍,策劃了夜襲駐貂皮屯日本侵略軍的戰鬥。
1932年秋,馮廣民得知四平一個日本侵略軍的炮兵中隊要由西豐開往開原。按當時的交通條件和日本侵略軍炮兵的火炮由車牽引速度判斷,這支日本侵略軍當日不能到達開原,當晚必然要到貂皮屯住宿。於是馮廣民派了幾個心腹之人,用20匹馬馱20幾袋子彈,給活動在開原的東北民眾自衛軍第五路軍司令欒法章及副司令白子峰、金山好送信,要他們全殲這支日本侵略軍。信中說:要敢打留下子彈,不敢打將子彈送回"。欒法章是東北大學的畢業生,與馮廣民有師生之誼,故在開原西豐組織抗日義勇軍時,便暗中與馮廣民取得了聯繫。他們接到情報後,探得日本侵略軍炮兵中隊果然夜宿貂皮屯,於是組織了夜襲貂皮屯戰鬥。欒法章部義勇軍夜襲貂皮屯,殲滅日本侵略軍15人之多。戰後,欒法章、白子峰、金山好等因沒能將日本侵略軍全部殲滅感到對不起馮縣長,而這一軍事行動中的秘密,日本人一直蒙在鼓裡,直到解放後才傳開。
1935年8月9日,安東市教育界發生反滿抗日事件。愛國教師中,有幾位鐵嶺籍人士。被日偽定為首犯的鄧士仁也是鐵嶺人。馮廣民因曾經組織奉天教育會與安東教育案有牽連,在偽錦州省民政廳廳長任上,被日本憲兵拘留,後被偽滿上層人物保釋。他在做民政廳長時,曾將災區百姓吃的草根、樹皮乾糧拿到偽滿洲國國務院為災民請救濟糧。1939年,他在任偽北安省長期間,因反對日本強占中國百姓土地為開墾區不成而氣憤至極,吐血病倒,故辭去偽職,回鄉養病,從此再沒過問政治。1954年,馮廣民在北京病故,終年73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