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時間
馮·卡門撞擊坑的年齡大約為36億年。 也就是說大約在月球形成10億年之後,馮·卡門撞擊坑形成。
形態特徵
撞擊艾特肯盆地的小行星不僅形成了馮·卡門撞擊坑,也形成了二次撞擊,大量的濺射物覆蓋了周圍大部分區域,至少還有四個二次撞擊形成的撞擊坑。從馮·卡門撞擊坑周圍可以看出,這裡還有一些蜿蜒的皺脊和凹槽結構。
馮·卡門撞擊坑北部是巨大的萊布尼茲環形山,東北和西北相鄰的是比較小的芬森環形山和奧雷姆環形山。馮卡門撞擊坑的中心位置坐標為44.45°S 176.25°E。
經過數十億年的經歷,馮·卡門撞擊坑形成了較為平坦的中心平原,直徑186公里,深度3公里。著陸區內風化層厚度可最高可達到7.5米,最薄的地方大約在2.5米。
馮·卡門撞擊坑是艾肯特盆地中比較典型地貌類型,與其他區域相比,撞擊坑中的撞擊坑將會比原撞擊坑更深入到月球的地幔以下,撞擊坑的物質與成分與其前酒海紀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對於月球外殼層的形成以及月球古火山活動研究,另外還有氧化鐵、釷、二氧化鈦等的含量比較異常對於月球形成等等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另外月球背面純淨的電磁環境也給科學實驗提供絕佳的場所。
著陸研究
馮·卡門撞擊坑位於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 中部,是嫦娥四號首選著的陸地點。該著陸區面積比虹灣地區小了許多,但是月球背面山峰林立、大坑套小坑,很難找出更大、更平坦的地方供嫦娥四號安身。
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首選著陸地點是馮·卡門撞擊坑。
嫦娥四號任務之一也將對撞擊坑下方的結構進行雷達探測,為這些地貌的形成提供解釋。嫦娥四號將深度繪製馮·卡門撞擊坑地下結構,同時結合撞擊坑規模、月壤厚度等數據,提出一個著陸區地層剖面信息。之後,嫦娥四號將通過5月份發射的中國“鵲橋”號通信中繼衛星與位於中國、阿根廷和納米比亞的地面站進行聯繫,傳遞無線電信號,同時發回電視圖像。嫦娥四號任務將有助於了解月球背面月海玄武岩的組成、艾特肯盆地整體結構、成分異常之謎、月壤演化等問題。
實際意義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實現最終月球採樣返回之前承前啟後的關鍵一步,“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實際意義要遠大於象徵意義。它不遠萬里,突破重重險阻來到月之暗面,必然要走走看看,有一番作為。接下來,它將不負重託,利用攜帶的荷蘭研製的低頻射電探測儀聆聽遙遠宇宙的聲音;利用德國研製的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勘探” 深埋月下的“礦藏”;還將利用瑞典研製的中性原子探測儀,測量太陽風粒子在月表的作用。此外,“嫦娥四號” 還搭載有一項由重慶大學牽頭研製的科普載荷——“月面微型生態圈”,在荒涼月表上培育唯一的生命。
這些通過國際合作的形式,以技術指標先進性、科學目標創新性為原則,面向全球徵集產生的科學載荷,不僅體現了各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優勢,還凸顯了我國探月工程開放合作的理念。
正式發射
2019年新年伊始,中國探月工程實現開門紅——1月3日10時26分,經過約38萬公里、26天的漫長飛行後,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登入月球背面意味著無法與地球進行直接無線電聯繫。在月球背面的馮·卡門撞擊坑著陸後,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將通過2018年5月份發射的中國“鵲橋”號通信中繼衛星與位於中國、阿根廷和納米比亞的地面站進行聯繫。它將傳遞無線電信號,同時發回視頻圖像。由著陸器和月球車組成的嫦娥四號將探測那裡是否存在水資源,拍攝照片,並進行輻射測量。它還將利用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以驗證如下理論:鑒於月球背面遠離地球電離層,它將得到不受干擾的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