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菌素

馬鞍菌素

馬鞍菌素(Saddle rhzomorph)主要存在於某些馬鞍菌屬蕈類中,易溶於熱水和乙醇,熔點5℃,低溫易揮發,易氧化,對鹼不穩定。馬鞍菌素中毒潛伏期為8~10 h,中毒時的症狀有脈搏不齊、呼吸困難、驚厥等。馬鞍菌素也可作為一種毒性生物鹼類。

菌菇中的馬鞍菌素

菌子,包括香蕈、蘑菇等食用真菌。其性味甘平或甘涼,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粗纖維、維生素B、維生素B、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維生素M、生物素、多種胺基酸、酶、鈉、鉀、銅、鐵、鋅、錳、氯、碘、硒等多種元素。但有些菌子是有毒的,其中有一種馬鞍菌屬的蕈類,含有一種原漿毒——馬鞍菌素,可引起溶血,使肝臟腫大,黃疸,便血,出血。

木耳性味甘平,主要功能作用於血分。如桑耳、槐耳能破血活血:治血病瘕,積聚,婦人月閉血凝,產後血凝;能止血,治女子崩中漏下,止血衄、腸風、便血;又能療痔瘡。止血淋,涼血解毒。野雞在春夏攝食範圍較廣,進食某些蟲類使其體內生物活性物質有所變化,此時若與木耳同食,不僅使木耳的止血作用不能發揮,反而增加了其破血活血作用,引起痔瘡的復發。有的木耳有毒,毒木耳配食他物,往往誤為相剋。

毒性生物鹼—馬鞍菌素

毒性生物鹼種類繁多,在植物性和蕈類食品中有雙稠吡咯烷生物鹼、秋水仙鹼及馬鞍菌素等 ,化學結構如圖1。

(1)雙稠吡咯烷生物鹼。吡咯烷生物鹼是存在於多種植物中的一類結構相似的物質。這些植物包括許多可食用的植物,如千里光屬、豬屎豆屬、天芥菜屬。許多含吡咯烷生物鹼的植物也用作草藥和藥用茶。例如,日本居民常飲的雛菊茶就富含吡咯烷生物鹼。目前從各種植物中分離出的吡咯烷生物鹼有100多種。

許多種吡咯烷生物鹼是致癌物,致癌性和誘變性取決於其形成最終致癌物的形式 毗咯烷核中雙鍵是形成致癌的環氧化物的關鍵。除環氧化物可發生親核反應外,在雙鍵位置產生脫氫反應生成的吡咯環同樣也可發生親核反應,從而造成遺傳物質DNA的損傷和癌的發生。

(2)秋水仙鹼。秋水仙鹼屬有機胺類生物鹼,最先發現於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球莖和種子中,在鮮黃花菜中含量較高。秋水仙鹼本身對人體無毒,但在體內被氧化成氧化秋水仙鹼後則有劇毒,致死量為3~20mg/kg(體重)。食用較多炒鮮黃花菜後數分鐘至十幾小時發病,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昏等,黃花菜乾制後無毒。

(3)馬鞍菌素。存在於某些馬鞍菌屬蕈類中,易溶於熱水和乙醇,熔點5℃.低溫易揮發,易氧化,對鹼不穩定。馬鞍菌素中毒潛伏期為8~10h,中毒時的症狀有脈搏不齊、呼吸困難、驚厥等。

生物鹼的興奮、鎮靜、致幻及中毒作用之間並無截然界限。上述歸類僅是為敘述方便,根據性質相對劃分而已。事實上,許多生物鹼是中藥的有效成分,適量攝入對人體有一定的藥理功效,過量時則導致中毒甚至死亡。

毒蘑菇的血液毒素

毒性與危害

這類毒素主要是馬鞍菌素,分子式為CHO,可破壞紅細胞,引起溶血。馬鞍菌素可溶於酒精與乙醚,對鹼不穩定,低溫易揮發,不耐熱,60℃和乾燥都能使其溶血作用遭到破壞。另外,還有一種毒素叫毒蕈溶血素,也可破壞紅細胞,引起急性溶血,導致溶血型中毒。毒蕈溶血素在70℃和弱酸、弱鹼、胃蛋白酶、胰液等作用下,均能失去溶血作用。

食入這類毒蘑菇發生中毒後,由於紅細胞被破壞,患者可出現貧血、虛弱,重者有煩躁、氣促等症狀。由於紅細胞大量破壞,血紅蛋白分解,膽紅素過多,超過肝臟轉化能力,因而臨床可見到溶血性黃疸、血紅蛋白尿。由於血紅蛋白堵塞腎小管,使。腎小球囊內壓升高,濾過壓降低,尿量減少,若再進一步發展,可出現尿毒症。此種中毒類型的特點是,1~2 d內人體中大量紅細胞被破壞,重者可繼發肝臟損害甚至發生尿毒症而死亡。

產毒菌

(1)鹿花菌

鹿花菌菌蓋寬高都為2~10 cm,呈不規則球形,初期紅褐色,後變成咖啡褐色至黑褐色,有細絨毛,扭曲成腦狀,裡面為污白色。菌肉薄,蠟質,較脆。菌柄短,灰白色至淺黃白色,有細絨毛,初期髓質,後變中空,有腫瘤狀突起和凹槽。孢子無色,橢圓形,(8~10)μm×(18~22)μm。

誤食鹿花菌可引起中毒,潛伏期一般為6~12 h,首先是胃腸道症狀,以後為溶血型中毒症狀。因紅細胞被大量破壞,很快出現急性貧血、黃疸、血紅蛋白尿、肝臟腫大等症狀。

由於此菌中的馬鞍菌素不耐熱,因此,將鹿花菌煮熟或曬乾食用都不會中毒。但是,如生食或食用煮蘑菇的湯就有可能中毒。

(2)紋緣鵝膏

紋緣鵝膏又叫紋緣毒傘或鞘苞鵝膏。菌蓋寬7—14 cm,初期卵形,後半球形,逐漸平展,稍黏,灰褐色,光滑,邊緣有放射狀條紋。菌肉白色,鬆軟,菌褶白色。菌柄近柱形,長10~16 cm,粗1~1.8 cm,內部鬆軟,後變空心、白色或近白色。菌托環狀、白色,稍厚,不易脫落。孢子無色,光滑,橢圓形,(6~8)μm×(9~12)μm。

紋緣鵝膏毒性很強,含有毒傘肽和紅血細胞溶血素,誤食而中毒時,主要表現為溶血性貧血、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等症狀。

除鹿花菌、紋緣鵝膏外,白毒傘、鬼筆鵝膏也能引起溶血型中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