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11月1日)
平裝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806920285
條形碼: 9787806920282
尺寸: 20.8 x 14.2 x 1.6 cm
重量: 440 g
作者簡介
馬革順 Mageshun 1914生,指揮家,中國基督教聲樂委員會顧問。陝西乾縣人。從小在教會唱詩班唱歌,中學畢業後入國立中央大學教育學院音樂系,師從奧地利音樂博士史達士。1937年畢業於中央大學音樂系,抗戰勝利後,赴美國維斯銘士德合唱音樂學院專攻合唱指揮,獲碩士學位。1950年畢業於美國西南音樂學院研究院。回國後。先後任教於華東師範大學和上海音樂學院。1981年2月,應美國合唱指揮家協會邀請,前往美國21所大學講學和舉行音樂會,並獲維斯銘士德合唱音樂 學院“榮譽院士”稱號。現為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中國音協第四屆理事。
馬革順教授關於合唱藝術的學術思想具有中國民族的特徵,是在立足於漢民族的思維、情感、語言、聲調基礎之上,吸取國際合唱藝術的學術精粹創造性地發展形成的。馬革順教授關於合唱藝術的學術思想具有鮮明的個性。音樂表現重風格、重情感、重深度。合唱音響諧和典雅、色調豐富。對於我國的歌曲,他不僅僅在咬字吐字方面有獨到的見解,更在運用聲調、語調以加強合唱感染力方面有其極寶貴的成功經驗。
現在活躍在國內音樂舞台的合唱指揮家們,可以說沒有一個沒有得到過馬先生的教誨和指點。他的影響甚至遍及東南亞各國和美國、澳大利亞。多年來馬先生榮獲寶鋼高雅藝術特別榮譽獎、蕭友梅音樂教育建設獎、中國文聯金鐘獎——終身榮譽勳章以及美國威斯敏斯特合唱學院榮譽院士和美國瓦特堡學院音樂藝大多數音樂愛好者對於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教授馬革順的名字或許是比較陌生的,但從事合唱指揮的人卻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中國第一本《合唱學》即是由馬革順所著。今年已經87歲的馬革順除了帶研究生、翻譯著述外,還經常活躍於合唱指揮舞台和擔任合唱比賽評審,直到有一次暈倒在排練場,他才知道自己患了老年糖尿病,也才終於意識到畢竟已是八十幾歲的人了,是應該勞逸結合了。與合唱指揮藝術結伴終身的馬革順,幾十年來就像一注音樂噴泉,一直在汩汩噴灑著動人的音符。
1937年,馬革順從南京中央大學音樂系畢業,這時抗戰爆發了,馬革順的父親帶著一家逃到西安,馬革順入西北音樂學院任教。作為一名熱血青年,看到國土淪喪,他和許多人走上街頭宣傳抗日,他指揮學生演唱抗日救亡歌,同時自己還創作了一些反映抗戰的歌曲,用音樂為民族的抗戰服務。建國後,一部《人民戰爭勝利萬歲》的歷史紀錄片中,曾有馬革順在街頭指揮青年演唱抗日救亡歌曲的鏡頭。
新中國成立後,馬革順先在華東師範大學音樂系任教,1956年調到上海音樂學院籌建指揮系,當時蘇聯專家建議馬革順寫一本適合中國的合唱學講義。馬革順感到原封不動地照搬西方的唱法並不適合中國的國情,在通過對拉丁語系、斯拉夫語系、漢語系幾種語言的比較以及對中國戲曲的長期研究後,馬革順找到了適合中國人演唱的方法,1963年,他終於寫出了中國的第一本《合唱學》著作。至今,《合唱學》已再版5次,每次再版之前,馬革順都仔細地修訂,以使之更趨完善。《合唱學》的出版,也標誌著“馬革順合唱學派”的誕生。由於馬革順對中國合唱指揮的貢獻,他留學的母校———美國威斯敏思特合唱學院於1989年授予他榮譽院士稱號。
馬革順就像其他許多老一代歸國知識分子一樣,也沒能逃過歷次政治運動。肅反時被隔離審查,反右時被戴上帽子,“文革”時又受到衝擊,但所幸的是馬革順始終豁達、樂觀,更幸運的是馬革順的婚姻非常幸福。馬革順的第一位夫人盛璐德女士是一位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許多人小時候讀過的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就是她創作的,馬革順還曾和夫人攜手創作了不少幼兒歌曲。馬革順和老伴相濡以沫幾十年,老伴始終像一束陽光,溫暖、和煦地照耀在馬革順心中。1985年,盛璐德去世了。10年後,馬革順再婚。對於兩次婚姻,馬革順這樣評價道:“婚姻是一件很冒險的事,但我很幸運,現在的夫人對我也很好。”馬革順常說,他最不喜歡的一個詞就是“發揮餘熱”,這使人聯想到將要燃盡的蠟燭。他最喜歡的是奧運會的聖火,只要人活著,就應該像奧運會的聖火一樣熊熊燃燒。
對於教會人士,了解馬革順多是因為他的一部聖樂作品———《受膏者》
解放初,馬革順負責上海教會聯合詩班的排練和指揮,當他感受到每年都排練亨德爾的《彌賽亞》有些單調時,就萌生了排練巴赫的《聖誕清唱劇》一類的作品,但又感到這類作品難度較大,不易排練。由此,馬革順計畫創作一部適合中國人演唱的聖誕大合唱。1953年春天,馬革順將這一計畫付諸實施,開始創作《受膏者》。經過整整一年的努力,《受膏者》於1954年春天寫成,並於當年10月由中華浸會書局出版。《受膏者》分兩個部分,由12首歌曲組成:第一部分為“預言”,共6首歌曲;第二部分為“成就”,共6首歌曲。1954年12月19日,《受膏者》在上海慕爾堂(今沫恩堂)首演,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受膏者》在特殊的歷史時期,曾被批判為“大毒草”,但卻被譯為多種語言,在國外廣為傳唱,有些音樂學院還將此作品用作聲樂理論研究的樣本。
改革開放後,全國基督教兩會再版了《受膏者》,並錄製了錄音帶(後來也製作了CD),這部作品再次開始在各地教會的聖詩班傳唱,作品的知名度隨之越來越高,《我心尊主為大》、《報福音的人腳蹤佳美》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詩歌,久唱不衰,百聽不厭。
馬教授將信仰與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基督徒的人生追求,從他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真正的基督徒應該有的見證。
內容簡介
《馬革順自傳:生命如聖火般燃燒》以作者自述的口吻,表現了我國音樂界、宗教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輩馬革順充滿坎坷、追求光明的非凡一生,也顯示出他在音樂上的偉大成就,馬革順,從小在教會唱詩班唱歌,中學畢業後,考入南京中央大學教育學院音樂系,隨奧地利音樂博士史達士學習。抗戰勝利後,赴美國威士明特合唱音樂學院專攻合唱指揮,獲碩士學位。1949年回國後,先後任教於華東師範大學和上海音樂學院,並從事合唱訓練,和指揮法的研究,著有《合唱學》一書。他指揮的合唱作品,音樂形象準確,咬字吐詞清晰,聲音統一、整齊,並富有"彈性";在指揮技巧上力求達到"用最小的動作,達到最大的效果。1981年2月,應美國合唱指揮家協會邀請,前往美國二十一所大學進行講學和舉行音樂會,並獲威十明特合唱音樂院"榮譽院士"稱號。
目錄
序
引子——啟蒙
1.我是牧師的兒子
2.父親創辦孤兒院
3.嚴父慈母難為兒
4.音樂啟蒙在教會
5.“九·一八”激發少年愛國情
第一篇 追求
1.難忘的大學生涯
2.發表首篇合唱論文
3.我以我歌薦軒轅
4.抗戰音樂之我見
5.娶妻組織小家庭
6.攜妻女逃難去西安
7.在大後方的音樂活動
8.抗戰慶勝利 加入浸信會
9.赴美留學求深造
10.威斯敏斯特 我心中的藝術聖殿
第二篇 磨練
1.學成即回國 接辦神學院
2.音樂事奉教會 無罪我不下地獄
3.脫離宗教界 就職華師大
4.創作合唱《受膏者》 嘗試“聖樂”民族化
5.被誣集團反革命 隔離審查又抄家
6.任教“上音”指揮系 專業從此有發展
7.替父申訴成右派 災難之年事事難
8.逆境中求索 《合唱學》出版
9.文革苦難 不堪回首
10.我可以原諒 但不會忘記
11.日久見人心 患難顯真情
第三篇 再生
1.文革結束 與祖國一起重生
2.《合唱學》修訂再版 當選為“音協”事事
3.懷念琴壇英才顧聖嬰
4.出席“acda”年會 致力中美文化交流
5.榮獲院士稱號 補行畢業典禮
6.在春天裡快樂耕耘
7.再赴“ACDA”喜獲榮譽博士
8.創辦室內合唱團 很有成就感
9.桃李不信 不自成蹊
10.相濡以沫情深 難捨老伴離世
11.從教五十年 藝術從頭越
12.訪寶島 舊友新知同唱中華情
13.信仰得自由 聖樂再奉獻
14.“路向”持己見 客觀評“三自”
15.今年八十 明年十八
16.桃李滿江 師徒情深
17.“嘟嘟”、“娃娃”都叫我外公
18.二度赴澳演出 喜結一段良緣
第四篇 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