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辰港

馬辰港,位於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南部。

港口簡介

馬辰港(Banjarmasin)是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南部爪哇海沿岸港口。採用東7區標準時。吃水深度根據潮水情況而定。水的載重密度為1025。潮差3米。盛行西南和東北風。不強制引航,但必須使用港口的系泊手。通訊聯繫用無線電甚高頻16頻道。
港口服務設施有:修船、加燃料、醫療、淡水供應、給養、遣返,無乾船塢、小艇、牽引、和排污設施。該港位於巴里拖河下游,河口有長約9.6公里的沙壩,雨季時水深1.2米,旱季時水深0.9米,用浮標標明。港口分3個碼頭區:老碼頭區在馬塔普拉河,木質碼頭長383米,有5座中轉倉庫,每個1000平方米。TRISAKIT碼頭供外國貨輪停泊,碼頭長200米,前沿水深8至10米,有中轉倉庫6000平方米。油輪棧橋位於巴里托河。

港口腹地

馬辰市是南加里曼丹省省會。又稱班賈爾馬辛。位於加里曼丹島東部,巴里托與馬塔普拉兩河之間的塔帕斯島上。濱望加錫灣。人口約43.7萬。由於洪水頻繁,大部分房屋都是柱上之屋,建築在木樁上,以小船出入。港口優良,可航行大型輪船。輸出橡膠、胡椒、木材、藤條、繩索纖維 、油脂、金、金剛石、煤、鐵等。工業有金剛石加工、採煤、鋸木等。周圍農業區產品集散中心。有大學和飛機場。

國家概況

所屬國家:印尼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度尼西亞語:Republik Indonesia),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為東南亞國家之一;由上萬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
1968年以來,特別是80年代調整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後,經濟發展取得一定成就。第一個25年長期建設計畫中,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通貨膨脹控制在10%以內。1994年4月進入第二個25年長期建設計畫,即經濟起飛階段。政府進一步放寬投資限制,吸引外資,並採取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旅遊、增加出口。1997年受東南亞金融危機重創,經濟大幅衰退,貨幣貶值、通膨高踞。為擺脫經濟困境,政府被迫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求援。1999年經濟開始緩慢復甦,但整改阻力較大,私企外債、銀行呆賬等問題難以解決。
資源豐富。礦產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錫、鋁礬土、鎳、銅和金、銀等。已探明礦產儲量為:石油500億桶、天然氣73萬億立方米,煤360億噸。地熱資源豐富,森林面積1.45億公頃,約占國土總面積74%。
印尼工業發展方向是加強外向型的製造業。2000年製造業增長逾7%,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6%。主要部門有採礦、紡織、輕工等。

印尼煤炭出口港

Teluk Bayur港口、Tarahan港口、丹戎巴拉(Tanjung Bara)煤炭發運港、北方Pulau Laut煤炭發運港、莫拉潘台港口(Muara Pantai)、邦坦(Bontang)煤炭發運港、丹那美拉煤炭發運港、巴厘巴板煤炭發運港、馬辰港。

主要煤種

3800-5000卡,高水分、低灰分、低硫分、高揮發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