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精神

馬蘭精神

形成的背景 上世紀50年代初,剛剛誕生的新中國面臨著帝國主義的政治孤立、經濟封鎖、軍事威脅和核訛詐。為打破帝國主義核壟斷和武力威脅,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果斷作出了研製核子彈、發展我國核武器技術的戰略決策。1958年9月,中國核試驗基地在新疆正式組建,因基地選址的戈壁灘上生長著馬蘭花,又稱馬蘭基地。40多年來,基地官兵以苦為榮,艱苦創業,成功地進行了多次不同方式、不同型號、不同威力的核武器試驗,建起了中國精幹有效的核自衛力量,孕育了“艱苦奮鬥、開拓創新、大力協同、無私奉獻”的馬蘭精神。 偉大的事業孕育了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又激勵和推動著偉大的事業。40多年來,在馬蘭精神的激勵下,試驗基地廣大官兵“甘做隱姓埋名人,勇乾驚天動地業”,屢創核試驗事業奇蹟,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以“院士群體”、“科技將軍”為代表的科技精英和先進典型。實現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宏偉目標,仍然需要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精神作支撐。大力弘揚馬蘭精神,要牢固樹立長期艱苦奮鬥的思想,把艱難困苦當作成就事業的磨刀石,甘願吃苦,勇於創業,在部隊這個大舞台上創造出非凡的業績。

馬蘭精神簡介

馬蘭精神,是某試驗訓練基地官兵在長期的核試驗事業創新發展中培育形成的,是“兩彈一星”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代代馬蘭人用心血和汗水鑄就共和國核盾牌的精神動力。

馬蘭精神:乾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