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約25~30餘厘米。根莖粗壯,根細而堅韌。葉基生,線形,長20~40厘米,寬3~6毫米,先端漸尖,全緣,下部帶紫色,質較硬,光滑無毛,平行脈兩面凸起,7~10條。花莖近上端有3片葉狀苞片;花淡藍紫色,1~3朵,生於花莖頂端,花被6,2輪,下部聯合成筒,外輪匙形,向外彎曲而下垂,內輪倒披針形,直立;雄蕊3,密接在花柱外側,花葯長;蜂蕊1,子房下位,狹長,花柱3深裂,扁平,柱頭呈花瓣狀2裂。蒴果紡錘形,具三棱,先端細。種子多數,紅褐色,為不規則的圓形,有棱。花期4~6月。果熟期8~9月。
地理分布
主產江蘇、遼寧、河北、北京等地。
藥材屬性
性味
甘,平。
①《本經》:"味甘,平。"
②《別錄》:"無毒。"
③《蜀本草》:"寒。"
歸經
①《得配本草》:"入陽明經血分。"
②《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經。"
功用主治
清熱,利濕,止血,解毒。治黃疸,瀉痢,吐血,衄血,血崩,白帶,喉痹,癰腫。
①《本經》:"主皮膚寒熱,胃沖熱氣,風寒濕痹,堅筋骨,令人嗜食。"
②《別錄》:"止心煩滿,利大小便,長肌膚。"
③《唐本草》:"療金瘡血內流、癰腫等病有效。"
④《日華子本草》:"治婦人血氣煩悶,產後血運並經脈不止,崩中帶下,消一切瘡癤腫毒,止鼻洪吐血,通小腸,消酒毒,治黃病,敷蛇蟲咬,殺草毒。"
⑤《綱目》:、"治小腹疝痛、腹內冷積、水痢諸病。"
⑥《醫林纂要》:"破血,軟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藥物宜忌
①《別錄》:"多服令人溏泄。"
②《得配本草》:"燥熱者禁用。"
選方
①治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馬藺子三錢。水煎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②治水痢:馬藺子、乾薑、黃連。上三味為散。熟煮湯,取一合許,和二方寸匕,入腹即斷。冷熱皆治。(《隨身備急方》馬藺散)
③治月經過多:馬藺子三錢,馬藺花三錢,石榴皮四錢。共為細末,一日分三次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④治喉痹腫熱痛悶:川升麻一兩,馬藺子二兩。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蜜水調下一錢。(《聖惠方》升麻散) ⑤治咽喉腫痛:馬藺子二錢,牛蒡子三錢,大青葉一兩。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⑥治鼻衄、吐血:馬藺子二錢,白茅根一兩,仙鶴草五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化學成分
含澱粉、脂肪油。種皮含馬藺子甲素(pallason A,irisquinone)、馬藺子乙素(pallason B,dihydroirisquiinone)、馬藺子內素(pallason C)、β-谷甾醇、羽扇豆烯-3- 酮(lupene-3-one)、白樺脂醇(betulin)。種仁油含7種脂肪酸:亞油酸(酯)、油酸(酯)、硬脂酸(酯)、軟酯酸(酯)、豆蔻酸、月桂酸、葵酸。
藥材鑑定
乾燥成熟的種子為扁平或不規則卵形的多面體,長約5毫米,寬3~4毫米,表面紅棕色至黑棕色,基部有黃棕色或淡黃色的種臍,頂端有合點略突起。質堅硬。切斷面胚乳肥厚,灰白色,角質性;胚位於種臍的一端,白色,細小彎曲。氣微弱,味淡。以赤褐色、飽滿、純淨者為佳。新疆地區尚以同屬植物鹼地馬藺 Iris halophilaPal1.的種子,與馬藺子同等入藥。顯微鑑定: 種子橫切面:種皮表皮為1列類方形或類長方形細胞,壁稍厚,有的內外壁物,外被角質層,厚約12μm,胞腔內含紅棕色狀物。薄壁細胞數列,切向延長,壁稍厚;最內側為3~5列徑向壁排列整齊的細胞,細胞類長方形壁厚,木化,內含棕褐色物。外胚乳為2~3列細胞,長條形或船形,壁薄,水合氯醛液透化後會膨脹變厚,紋孔明顯,多徑向延長。內胚乳細胞形狀不規則,壁不均勻增厚,角隅處尤厚,孔溝稀疏而明顯,可見胞間聯絲,胞腔呈不規則分枝狀,內含糊粉粒及脂肪油。
用藥忌宜:①《別錄》:“多服令人溏泄。”②《得配本草》:“燥熱者禁用。”
臨床套用
治療骨結核
將馬藺子放在鐵鍋內炒乾研粉內服,每日3次,每次5~7克,小兒酌減。另用其粉2份,凡士林5份,調成藥膏外敷。觀察骨結核59例,用藥時間2~8個月,痊癒者20例,顯著好轉27例,其餘結果不明。
避孕
將馬藺子60克搗碎,加水2碗熬成1碗,加入黃酒0.5斤或1斤,稍煮,連渣帶湯分成6份。經渴泵咳?次,連服3天。或將壓碎的馬藺子加工製成膠囊劑,50克生藥相當於18粒膠囊,每天2次,每次3粒,從月經第1天起服用,連服3天。湯劑試用於200例育齡婦女,1個月內懷孕者6例;另觀察25例,3個月懷孕者4例,6個月懷孕者7例。膠囊試用於220例(其中80%左右為哺乳期婦女),服藥後3個月內懷孕者63人。服藥後少數有月經提前、錯後,經量或多或少,白帶稍多等副作用。故以馬藺子作避孕藥,殊欠理想。
各家論述
1.《本草正義》:馬藺子,《本經》言其平,而《別錄》言其溫。以其能治寒疝也,故蘇頌且有大溫之目。然又主喉痹腫痛,及沙石熱淋等證,必非大溫之品,所以韓保異又謂之寒。實則此物能泄降結氣,疏通經絡,純以下泄通達為主,不系乎寒溫二氣之作用。
2.《本經》主皮膚寒熱,風寒濕痹,即宣通脈絡之功也;其主胃中熱結,及《別錄》之止煩滿、利二便,花葉之去白蟲、治喉痹,即泄降結滯之效也。且皆有清熱利濕之意,以滑泄用事,則非溫熱之品可知。即後人以治疝氣腹痛,亦以疏通為義,非用具溫。
3.《日華》又稱其止鼻衄吐血,消酒毒,治黃疸,消瘡癤,殺蕈毒,敷蛇蟲咬,並治月經不止、崩中帶下。頤謂月事淋漓,崩中帶下,惟間有濕熱為病可以疏泄者,然虛而不固者為多,《日華》之說太嫌籠統,不可概投。瀕湖謂治小腹疝痛。花葉主癰疽惡瘡,無一非清熱泄化之意。總之,破滯滑利,是其專長,有餘之症宜之,而虛寒者非其治也。
4.《本經》:主皮膚寒熱,胃中熱氣,風寒濕痹,堅筋骨,令人嗜食。
5.《別錄》:止心煩滿,利大小便,長肌膚。
6.《唐本草》:療金瘡血內流、癰腫等病有效。
7.《日華子本草》:治婦人血氣煩悶,產後血運並經脈不止,崩中帶下,消一切瘡癤腫毒,止鼻洪吐血,通小腸,消酒毒,治黃病,敷蛇蟲咬,殺蕈毒。
8.《綱目》:治小腹疝痛、腹內冷積、水痢諸病。
9.《醫林纂要》:破血,軟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