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荒人文介紹
其民以務農為主,年輕人多出去打工等多種工作謀生,以天津,北京,石家莊為多遍布全國各地。村落是中國傳統的正方形,由於村子大,東西兩部分村民形成兩種不同明顯性格,民風淳樸。
該村位於位於縣最東部與成安縣,魏縣相鄰。地處三縣交界,所屬發展經濟的快速村莊,平原無上五河,最近的是幾十公里以南的漳河在周圍村子以大聞名,設有集會,每年4月初6是會(農村一種商家親戚集合一起買賣東西的活動,一般每年0到多次,俗稱:廟會)。每月的逢2,7均為集(同會,但無需親戚走動)。以農閒和春節左右異常熱鬧。
馬荒地理信息
地 址: 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柏鶴鄉馬荒
郵 編: 056600
區 號: 0310
電 話:7709***
馬荒
學校:其國小馬荒國小位於最南部,與09年新建落成,其設施十分完善現代化。另有私立學校兩處,其中東私國小招收幼兒和一至六年級小學生,位於該村委會南行200米:另外一處為榮光國小招收國小和中學,位於該村最西端。
故地:其北部曾是河灘,當地人稱河溝,早些年集中種植大量蘋果樹,梨樹和北部的大片小槐樹組成的大片茂密樹林,又由於沙地,且與其北部一村的桃園,杏園相連,曾一度為小朋友的樂土。現以開墾為田。
商家:其村香油,榮美醫院,中海超市,村委會等較聞名,其村住幹道“大街”是最熱鬧的道路,其兩旁遍布各種商家。其中不乏幾十年老店。
後窯坑:由於早些年燒磚留下的窯洞,後逐漸形成碩大的坑窪地,約有十幾米深,幾十畝大,常年積水,雨季時很多,曾有人專門養魚。
河溝沙灘地
以前只知道在那玩不知道河溝是什麼意思,現在回想一下,加上當初老人講的,大致有些了解,河溝就是漳河故道,小時候聽老人說以前馬荒也經常發洪水,其實就是漳河泛濫,不過那是三百多年前的事情了,當時的漳河從姜油房後地經過史莊後地到馬荒後地,流向抹疃後地。(抹疃原來叫抹灘,咱們這邊方言裡疃和灘發音一樣)
根據成安縣誌記載,當年的漳河可是我們當地一道靚麗的風景,明朝樊灝有詩曰:“岸南岸北柳參橫,釀得春煙繞斥城。”但一到雨季,漳河便要發威,泛濫肆虐,清朝冀北驄有詩曰:“半夜桑田變濁波,濤聲震耳起漳河。”當時,人們吃盡洪水的苦頭,期盼平安。
其歷史可上溯到遠古時期。據《尚書·禹貢》記載,大禹治水在覃懷這個地方取得成績後,又“至於衡漳”。 衡漳即東西橫向的漳河(現在的漳河在臨漳南南邊打了個大彎,不是東西橫向了)。據專家考察,發源於太行山的漳河在衝出山區之後,先向北或東北流去,然後從我們這一代流入成安境內。
清乾隆六十年(1797年)六月,漳河又一次泛濫、改道,此次漳水自臨漳南邊三台決口,改向東流,從此漳河南移離開馬荒(據說在50年代,漳河曾泛濫重新流經馬荒這條故道)。但是,漳河留下的一條寬廣的沙灘地帶,訴說著漳河曾經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