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詞原文
(Lalinguaitaliana)
Fratellid'Italia,
l'Italias'e'desta,
dell'elmodiScipio
s'ecintalatesta.
Dov'elavittoria?
Leporgalachioma,
cheschiavadiRoma
Iddiolacreo'.
Stringiamociacoorte,
siamprontiallamorte.
Siamprontiallamorte,
l'Italiachiamo'.
Stringiamociacoorte,
siamprontiallamorte.
Siamprontiallamorte,
l'Italiachiamo',si'!
Noifummodasecoli
calpesti,derisi,
perche'nonsiampopoli,
perche'siamdivisi.
Raccolgaciun'unica
bandiera,unaspeme:
difonderciinsieme
gia'l'orasuono'.
Uniamoci,uniamoci,
l'unioneel'amore
rivelanoaipopoli
leviedelSignore.
Giuriamofarlibero
ilsuolonatio:
uniti,perDio,
chivincercipuo'?
Dall''AlpeaSicilia
ovunqueèLegnano
ogn''uomdiFerruccio
hailcuoreelamano
ibimbid''Italia
sichiamanBalilla
ilsuond''ognisquilla
ivesprisuonò.
Songiunchichepiegano
lespadevendutegiàl''Aquilad''Austria
lepennehaperdute
ilsangued''Italia
bevè,colcosacco
ilsanguepolacco
mailcorlebruciò.
譯文
第一段
義大利眾兄弟,看祖國正奮起,已戴好西庇阿頭盔,英雄帽。
問勝利在那裡,羅馬城眾奴隸,
把光榮帶給你,創造者是上帝。
義大利眾兄弟,看祖國正奮起,
已戴好西庇阿頭盔,英雄帽。
問勝利在那裡,羅馬城眾奴隸,
把光榮帶給你,創造者是上帝。
我們要團結牢,準備把頭顱拋,
準備把頭顱拋,祖國在號召。
我們要團結牢,準備把頭顱拋,
準備把頭顱拋,祖國在號召。對!
第二段
遭凌夷受嘲譏,至今已數世紀,
只因為久分裂,長渙散不團結。
高舉起一面旗,同信念同目的,
讓我們聯合起,天下誰能敵?
遭凌夷受嘲譏,至今已數世紀,
只因為久分裂,長渙散不團結。
高舉起一面旗,同信念同目的,
讓我們聯合起,天下誰能敵?
我們要團結牢,準備把頭顱拋,
準備把頭顱拋,祖國在號召。
我們要團結牢,準備把頭顱拋,
準備把頭顱拋,祖國在號召。對!
第三段
讓我們團結緊,讓我們向親近,
示人民以道路,循天主所指引。
齊發誓去戰鬥,為祖國求自由,
在上帝名義下,團結成一家。
讓我們團結緊,讓我們向親近,
示人民以道路,循天主所指引。
齊發誓去戰鬥,為祖國求自由,
在上帝名義下,團結成一家。
讓我們聯合起,天下誰能敵?
我們要團結牢,準備把頭顱拋,
準備把頭顱拋,祖國在號召。
我們要團結牢,準備把頭顱拋,
準備把頭顱拋,祖國在號召。對!
創作經過
1871年前的義大利一直處於封建割據、邦國混戰的分裂局面,遭到異國異族的壓迫和統治。1847年秋,戈弗雷多·馬梅利還是一位青年學生,他寫了一篇名為《義大利之歌》的詩,但他隨後放棄了利用現有樂曲為這首詩歌配曲的想法。
1847年9月,愛國人士瓦萊里奧·洛倫佐邀請馬梅利到他在都靈的家中做客。在那裡,馬梅利認識了熱那亞作曲家米凱萊·諾瓦洛,米凱萊立刻就被《義大利之歌》這首詩歌所吸引,並為之作曲。後來,米凱萊回憶時說:“我打開鋼琴,將戈弗雷多的詩放在樂譜架上,胡亂地彈奏著,用抽搐的手指破壞著那可憐的樂器”“我寫下一段段鏇律,一句接著一句,但在我的腦海里仍舊不斷湧現出上千個鏇律,似乎它們都是適合這些詩句的曲調。我因為對自己不滿意而站起身來放棄譜曲,隨後在瓦萊里奧家又待了一會兒,但那些詩句卻總是出現在眼前,揮之不去。我沒有辦法擺脫這種困境,於是告辭回到家中。剛一到家,我甚至沒有摘下帽子,就開始坐在鋼琴前繼續譜曲。我回想起為瓦萊里奧家樂譜架上的詩譜曲的音樂動機,並在鋼琴上將其彈奏了出來。於是我越來越興奮,甚至激動到打翻了鋼琴上的油燈。最後,在那張可憐的寫滿詩句和曲譜的紙上,誕生了《馬梅利之歌》,這就是這首歌曲誕生的經過。”
歷史背景
《馬梅利之歌》首次亮相是在1847年12月10日,在一個名為“我們的洛萊多女士聖殿”的廣場上向熱那亞居民進行了演奏。
那時距離1848年革命,即義大利第一次獨立戰爭僅有幾個月的時間。革命的勢頭已經公開化:雖然當時明令禁止10人以上的集會,但仍有超過30000人聆聽並學唱了這首歌曲。僅僅幾天后,這首歌曲就幾乎被所有人學會了,在隨後的每一次遊行集會中,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唱響這首戰鬥的歌曲。在米蘭五日鬥爭中,愛國者們一遍又一遍地高聲合唱《馬梅利之歌》,使它成為了義大利統一運動的標誌。
以《馬梅利之歌》為代表的由義大利愛國人士譜寫的一首首歌曲,成為傳播義大利統一運動思想的有力武器,激勵了一次又一次起義鬥爭。《馬梅利之歌》傳播開後,統治者曾試圖加以禁止,但隨即遭到失敗。統治者又試圖刪除至少一段歌曲,特別是針對奧地利統治者的部分,但也沒能獲得成功。
在撒丁王國國王向奧地利宣戰後,統治者被迫收回關於此歌的審查,同時廢除了《阿爾貝蒂諾法規》。根據這一法規,王國的唯一旗幟應該是藍色條紋。從此,綠、白、紅三色旗也得以飄揚在戰場上。
隨後,加里波第和他的“千人軍”(紅衫軍)唱起了《馬梅利之歌》,開始進行奪取義大利南方和統一整個義大利的鬥爭。
1862年,朱塞佩·威爾第在他的《國歌》一書中,明確認定《馬梅利之歌》已經成為義大利的象徵,將這首歌曲和《天佑女王》以及《馬賽曲》排列在一起。
直到義大利統一的最後階段,1870年奪回羅馬的戰鬥中仍然響徹著《馬梅利之歌》的歌聲。
《馬梅利之歌》在義大利民族解放和統一戰爭的鬥爭中,激勵著無數愛國人士不斷奮鬥,最終實現了義大利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實現了義大利的統一。
1946年6月2日義大利共和國成立後,《馬梅利之歌》被定為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