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說收藏/陶瓷篇

我們的祖先燒造陶器時,僅是一個偶然的發現,而不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正是這個發明,開創了中國陶瓷史的一個先端。 俑的出現,是人類文明的進步。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華書局; 第1版 (2008年4月1日)
叢書名: 百家講壇
平裝: 20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101061079
條形碼: 9787101061079
尺寸: 22.8 x 16.4 x 1.2 cm
重量: 340 g

作者簡介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創辦人及現任館長。曾任中國青年出版社編輯。上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收藏中國古代藝術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屬器等等。1992年,他的《馬說陶瓷》一書,被許多讀者視為傳統文化的啟蒙讀物。此外,他還撰寫了《明清筆筒》等文物鑑賞研究專著。其中,《中國古代門窗》一書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第二屆全國優秀藝術圖書獎一等獎。1997年1月18日,馬未都創建了新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觀復博物館,設有家具館、陶瓷館、工藝館、門窗館、攝影館、油畫館和多功能館七個展館。

內容簡介

《馬未都說收藏:陶瓷篇(上)》根據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先生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已做關於中國陶瓷藝術的12期講座內容整理而成,圖文並茂,相得益彰。全書共12章,既對陶瓷及陶瓷歷史等層面做了巨觀描述,也對歷代名窯,以及宋、元、明等朝代瓷器做了微觀闡釋。語言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尤以大量生動實例為佐證,讀者會在不經意間領略到中國陶瓷藝術文化的獨特魅力。作者精心選配的150餘幅相關圖片,更是起到錦上添花之功,為《馬未都說收藏:陶瓷篇(上)》增色不少。

目錄

第一講 陶瓷文明 曙光初現——陶器誕生
第二講 變土為金 獨步天下——早期瓷器
第三講 寥若晨星 珍如拱璧——汝窯
第四講 高山仰止 卓越千古——官窯 哥窯
第五講 雲蒸霞蔚 如冰類雪——鈞窯 定窯
第六講 和光同塵 分外妖嬈——宋代北方民窯
第七講 儀態萬方 分庭抗禮——宋代南方民窯
第八講 馬背馳騁 獨樹一幟——遼、金、西夏、元瓷器
第九講 一統江山 君臨天下——元青花
第十講 蘇麻離青 深入胎骨——明早期青花
第十一講 各領風騷 謀求變化——明中期青花
第十二講 火光炸天 四時雷電——明晚期青花

精彩書摘

第一講 陶瓷文明曙光初現——陶器誕生
陶瓷是有著最廣泛民眾基礎的一項收藏,它的文化背景也最為奧妙。要了解陶瓷,首先要了解我們的歷史有多長。
我今年53歲,以我這樣的年紀,兩個人首尾相接就進清朝了,五個人就可以看到乾隆了。乾隆當時還是盛世,是他年輕的時候,大概有33歲;十七個人首尾相接,就可以看到宋徽宗了;二十六個人就可以看到唐太宗。一百個人首尾相接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五千年,從甲骨文出現到現在。以此看,歷史沒有多長,對吧?我們一旦把它量化,就會感到它沒有想像的那么長。我們有文字的歷史,從甲骨文到現在,不足五千年,就用剛才這樣的計算方法,就是我這樣年紀的一百個人首尾相接,大約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史。
陶器發明
甲骨文從誕生到現在,不足五千年。我們常說“五千年文明古國,億萬里美好河山”,說的就是我國的歷史和疆域。再往前追溯,就是我們用火的歷史。用火,是野蠻到文明的一個過渡。我們怎么開始用火的?最早的用火就是兩個目的:一個取暖,一個熟制。人的進化跟吃熟食有很大的關係。那么,用火的第一個成就,當它開始燒制陶器的時候,距離現在大約只有不到一萬年的時間。陶器是偶然燒成的。燒造陶器是新、舊石器時代分界的一個特徵。能夠用火燒造一件陶器,是新石器時代的一個開端。
怎么燒造一個陶器呢?我們的祖先燒造陶器時,僅是一個偶然的發現,而不是一個必然的結果。我們今天講那是人類一個偉大的發明,但這個發明最早就是一個偶然的發現。比如,用火的時候,火旁邊的黏土成為板結狀,變得非常硬,這個特徵被古人發現了,所以他就有意識地把這個黏土提煉出來,把它做成一個造型,擱在火里燒,越燒溫度越高,越燒東西就越完美。這就是陶器的發明,距今不足一萬年。
正是這個發明,開創了中國陶瓷史的一個先端。因為有了陶器的發明,才有了後面瓷器的發明。我們常說陶瓷陶瓷,陶瓷從科學意義上講,是兩種東西,一種是陶,一種是瓷。我們先建立兩個完整的概念,這樣對後面的若干課才能有一個比較深刻的理解。
那么,我們一開始燒造陶器要乾什麼?首先是製造一個容器。
容器是什麼?簡單地說,就是一個碗,一個杯子,要用它盛飯、盛水。容器的革命,是人類文明坐標中非常重要的革命。容器的每一次發展,都意味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文明可以以容器為坐標。我們今天不要狹隘地把容器理解為就是杯、碗,容器包括很多,比如住房,就是一個容器;比如洗澡用的澡盆,就是一個容器;小汽車也是;再比如現在儲存信息用的移動硬碟,也是一個容器,可以容納海量的知識在裡面。所以,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進步,都跟容器有關。
陶器是人類用物理和化學的方法,第一次使泥土改變特徵,成為了一個人類的用具,這個偉大的發明載入了文明的史冊。
陶器的好處是什麼呢?就是它能就地取材,隨心所欲。我想捏個碗就捏個碗,我想捏個罐就捏個罐,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陶器是人類早期最依賴的一種用器。我們早期的用器,都是用物理方法採集到的,比如掰下一根樹枝、砍砸一塊石頭,用來擊打野獸,這都是最早期用物理方法去製造的一種工具。那么陶器是第一次使用化學方法,就是高溫下改變物質的形態。
那么,陶器有沒有缺點呢?肯定有缺點。第一個缺點就是它易碎,費勁兒巴拉把這個碗做成了,稍一不小心就打碎了。每個人都有失手打碎瓷器和陶器的經歷。陶器的另外一個缺點,就是它吸水。今天可能感受不到這個缺點帶給我們的困惑,而古人則是長時間為這件事困惑。比如說過去古人也喝粥,喝粥的時候用什麼呢?他可能用植物的果實,比如用一個匏器,就是我們所說的葫蘆,一剖兩半兒,盛上粥喝;或者用一塊獸皮,兜起來喝,非常不方便。自從陶器出現,他開始用陶器盛粥的時候,就發現問題了:陶器吸水。比如母親盛了一碗粥,出門就叫:“小二,趕快回來喝粥吧!”再回頭一看,粥成乾飯了,是吧?陶器把水給吸掉了。
所以,古人在長時間摸索陶器進化的過程中,不斷嘗試改變它的吸水率,不能讓它太吸水。今天能夠殘留的陶器痕跡,就剩下一個花盆了。我們買的陶花盆是吸水的,而且要利用它的吸水性和透氣性,保證花能茁壯生長,瓷器的花盆養花反而不好。依賴於這點,我們才能到今天還保留有一種陶器,跟我們的生活相關;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幾乎就完全擺脫了陶器。
陶器還有另外一個用途,就是燒磚。紅磚、灰磚都是陶器。今天提倡環保,國家已經下令不許挖黏土燒磚,但是我們還能看到被保留下來的用紅磚、灰磚蓋的房子,它們都是這個遠古發明曾被廣泛利用的一個證據。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燒陶的溫度要有控制。歷史上的燒陶,一般情況下都會低於1000度,瓷器一般要燒到1200度以上。所以說,一開始溫度也限制了瓷器的產生。陶和瓷在科學上是兩個概念。這一講只講陶,下一講再講瓷。那么,對陶的理解呢,首先要看它產生的背景。
陶器產生的一個最好的背景是黃河流域。黃河流域是我們民族、我們祖先的一個發祥地,黃河貫穿九個省,我們都稱黃河為母親河。陶器主要的發現地域,大多數沿著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也有,但與黃河流域相比較,陶器數量要少,而且燒的溫度也略低。所以今天我們如果把陶器拿出來單獨地看,黃河流域燒造的是最好的陶器。
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都是黃河流域沿岸的文化;沿著長江流域的,主要是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仰韶文化,有一個“人面魚紋盆”,非常有名。馬家窯文化,著名的是“小口尖底瓶”。小口尖底瓶是一個提水的工具,它做得非常聰明,是尖底,為的是一旦進入水中,尖底瓶就會立刻翻個兒,水從它的口中流入;而當它裝滿水的時候,就立刻正起來了,這就是它的功能。五千年前的古人,已經開始用這么漂亮的東西來提水了。
產生陶器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中華民族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民族,是農耕民族。農耕民族的意識影響了我們生活的很多方面。因為我們是一個以種地為生的民族,以農業為主的都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我自己供自己吃穿,我們的貿易能力相對來說比遊牧民族弱。首先弱在意識上。這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一個典型特徵。而遊牧民族是通過易貨生存,通過交換取得他們不生產的東西。
農耕民族是定居的民族,需要大量生產用具。但生產時不考慮遊牧民族需要抗震動的物品。比如遊牧民族願意使的是金屬器、皮製器、木製器等等,都是不容易磕碎的,因為他們生活在行動當中。定居民族可就不在乎這個,分量重一點兒也沒關係,易碎的話,小心一點兒就可以了。
農耕民族的思維定勢就是重農輕商,我們幾千年的文明都是重農輕商。所以在農業發達的時期,國家非常強盛;而當我們進入一個貿易社會,或者說經濟社會的時候,弱點就顯現出來了。
甘肅彩陶
沒有紋飾的陶器稱素陶,畫有紋飾的陶器稱彩陶,彩陶各有各的風格。早年我去甘肅的時候,看到甘肅有很多彩陶。要知道,在原始社會裡,財產是以數量取勝的,而不是單純的以質量取勝。當時的財富都以數量的形式表現,所以彩陶出土的時候往往非常多,有時候一窖有幾十個、上百個,甚至幾百個。當時不謀求彩陶的質量,而是謀求它的數量。
去甘肅的時候,當地人帶著我去轉,看到這種彩陶,非常多,比我想像的多。原以為收集到一件彩陶是很困難的事情,沒想到在一個人的屋子裡看到堆積如山的彩陶。我就想:歷史上為什麼要做這么多彩陶陪葬呢?原因無非就是它是財富的顯現。當時,積累財富以後,還沒辦法濃縮這個財富,他不能燒造一個質量更為優良的東西,像後來清代皇宮專用的琺瑯彩,價值連城。因此,彩陶只能以數量作為財富的表現形式,然後下葬。被後人無意或有意挖掘出來的時候,你會看到堆積如山、一模一樣的彩陶。所謂一模一樣,也是大體看上去一模一樣。由於是人工繪畫,細節上都有差別。
當時我看到有80公分高的大罐,覺得自己沒法拿。我那時還是出差,公務纏身,又年輕,不像現在還有辦法,那時沒辦法,所以挑了一個小罐買了。我買的第一個彩陶才花了60塊錢,很漂亮的彩陶罐。我為什麼要買彩陶罐呢?因為人家講,這是馬家窯的。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馬家窯”,因為我姓馬,聽著非常親切,覺得這是我們家的窯,然後就買了,就因為這句話。我一開始不是很清楚,後來才知道馬家窯文化中也分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馬廠類型,有很多種,我當時分不清楚。人家告訴我這是馬家窯的,我一聽,我們祖上燒的,乾脆買回來吧!今天再回過頭去看,我就知道甘肅是彩陶的一個產出地。歷史上像甘肅、青海,彩陶非常多,去這些地方找彩陶,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但找其他的就比較困難了。
前些日子碰到一個人,帶了一堆明清瓷器找我鑑定。他跟我講,他在甘肅潛伏了兩個月,到最下面的農村里去找古董,他覺得那個地方特別偏遠,一定沒有假的。不幸的是,他買回來的明清瓷器全是新的。過去埋地雷,很少埋到馬路中間,人家知道你不走這兒,知道你要抄小道,就全埋在小道上了,這個道理一樣。他專門跑到甘肅,潛伏了兩個月,把埋的“地雷”全買回來了。他跟我說:“我在下面,跟所有人吃住都在一起,那些人對我特別好。”結果,人家把“地雷”都賣給他了。
陶器中還有一個詞,我們今天也說,叫“秦磚漢瓦”。一說中國的建築,就說秦磚漢瓦,說的是質量。比如漢代的磚、秦代的磚,以至再往前一點兒,戰國的磚,都能燒造得非常好。戰國的空心磚,非常大。那個磚的概念跟我們今天看到的磚不太一樣。戰國時期大點兒的磚,有1米多長,可以做台階。空心磚做台階,不會踩碎,說明質量非常好。因為秦統一了六國,先後滅了韓、趙、魏、楚、燕、齊,秦作為強大的政治中心,所有的經濟上的好處都算它的了,所以叫“秦磚”,實際上戰國時期就大量燒造這種大型磚了。
下面說的漢瓦也是這樣。“漢瓦”不是到漢朝才開始燒造的瓦,而是很早就有了,只不過把好處都歸了漢朝了,因為漢朝一度也是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強盛時期。
文物的證據——馬鐙
現在的影視作品當中,大量題材反映秦統一六國這個時期,比如張藝謀導演拍攝的《英雄》,陳凱歌導演拍攝的《刺秦》,都是反映戰國到秦這一時期的作品。我們看到電影當中淨是一些騎馬打仗的鏡頭,可這個時期的騎兵跟我們後來熟知的騎兵有很大差別。當時的騎兵沒法在馬上打仗,只體現一種運行的速度。當時的騎兵基本上是騎著馬衝到你跟前,然後翻身下馬,倆人打起來。不是在馬上打仗,在馬上打不了仗。為什麼呢?因為當時沒有馬鐙。沒有馬鐙就在馬背上待不住,也使不上勁兒。除了沒有馬鐙,還少有馬鞍。秦代的馬很少有馬鞍,馬鞍是秦以後才逐漸使用的。所以我們看《英雄》某些場景是對的,大部分都是步兵,排著陣往前沖,那是當時戰爭的一個場面,真正騎在馬上打仗是以後的事情。
我們可以用文物來說明這個事。今天能看到的秦兵馬俑,請注意看馬,馬身上沒有馬鐙,絕大多數也沒有馬鞍,但其他裝備是齊全的。再看唐代的三彩馬,既有鞍又有鐙,裝備齊全,非常清楚。
馬鐙大概是公元3世紀,差不多三國時期以後發明的,三國時期都不能證明有馬鐙。所以電視劇《三國演義》里那種騎馬打仗的場面,說起來非常難過。我們猜想在古代,即便在馬上打仗,大概也是夾著腿,上身使不了勁兒。不是又要拍新版《三國演義》嗎?不知道導演會怎么拍。
過去的騎兵古書上有記載,比如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當時的騎兵主要是一個快速部隊。馬並不是戰車,而是運輸車,它把人運到敵人跟前。在戰國到秦的戰爭場面中,馬車衝進敵人的一方,是要把方陣沖亂,並非一個殺人武器。到了三國以後,當真正的馬鐙發明,就導致戰爭變得非常殘酷:不用下馬就可以殺人了。
在全世界範圍內,所有的先進發明一般都是先用於軍事,所以馬鐙很快就傳到歐洲,歐洲管中國的馬鐙叫一個很奇特的名字:中國靴。過去歐洲騎兵的馬上也沒有馬鐙,兩條腿都夾酸了,根本就騎不住,所以馬鐙是可以徹底釋放戰鬥力的一件重要軍事裝備。
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屬於灰陶。和紅陶相比,灰陶硬,北京的四合院都是灰磚蓋的。灰陶是在工序上加了一道工藝,使它的硬度增加。在古代,灰的陶器相對都比紅的陶器硬,今天也是灰磚比紅磚貴。多了哪道工藝呢?這種工藝是在它燒制的最後階段,潑水悶制,所以使陶器變得更加堅硬。兵馬俑都用灰陶燒制,這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個奇蹟。我們以今天的工藝燒造這么大型的兵馬俑,都還有一定的難度。
俑的出現,是人類文明的進步。首先,俑是人殉制度的一個替代物。商代盛行的人殉制度,一般都是幾個人到100人之間,記載中最多的有300多人的陪葬。所以這個俑代替人殉制度,以做成人樣的陶俑替代真人去殉葬,是文明的進步。但當時這個制度出現後,在社會上還有阻力。比如孔夫子就講過,他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一個做這個俑的人,該沒有後代吧?有點兒說斷子絕孫的意思。孔子就很憤恨這件事,認為用和人一樣的俑殉葬,也是不對的。
但是社會文明的進步,不會因為某一個人的厭惡而停止前進的腳步,它依然會向前發展。兵馬俑,說起來也是一種人殉制度,像秦始皇這樣偉大的皇帝,他去世以後要有這樣的陵寢,有這樣一支陪葬的隊伍,表明他生前的強盛。我們今天挖出來並展出的這部分有8000多件,地底下還有多少,現在不是很清楚,還有很多沒出土。試想,如果當時是用人殉制度,那是不可想像的,要有這么多人一起下葬嗎?要陪著一個皇帝死亡嗎?想起來真讓人不寒而慄。
秦代的兵馬俑,兵俑以及馬俑,大小都與實物一樣。比如兵俑的身高,矮的有1.68米,高的到1.87米,跟今天的人的身高几乎一致。只有秦代做了這樣跟真人大小一致的兵馬俑。而秦代之前的戰國也有俑,後來的西漢、東漢都有俑,但一般情況下,俑都比較小,東漢最大的俑大概只有真人的二分之一大。
20世紀70年代兵馬俑剛出土的時候,當時的管理沒有現在這么嚴。我去陝西時,碰到過偵破案件,有人跑到工地里偷了個兵馬俑的將軍頭去賣,最後被公安局抓住,判了刑。兵馬俑到目前為止,有大量仿製品,但是真的兵馬俑市場上沒有流通過一件。國家管理得非常嚴格,沒有使一件兵馬俑流出挖掘場地,所以說兵馬俑是我國的一個寶藏。
我們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代表國家出去的文物展覽,兵馬俑在美國、英國都展覽過。西方人看到中國的兵馬俑覺得特別神奇。這些兵馬俑的面部都非常個性化,不是千篇一律地從一個模子裡磕出來,每個俑都是富有個性的個體。所以說,當時的工匠對陶器、雕塑的理解是登峰造極的。我們今天都不能想零,秦朝用了那么大的國力去做這樣一件事情。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