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馬景武,河南唐河人。1951年後,從事農民教育工作,先後創製了幫助農民識字和學習農業技術常識的教具二百餘件。1980年辦起農民技術學校,輪訓青壯年農民,幫助農民勞動致富。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堅持是一種令人感動的力量
而馬景武用50多個春秋演繹的掃盲故事,帶給我們的又會是怎樣的一種震撼?1996年,馬景武獲得“中華掃盲獎”特等獎第一名,這正是對其堅持掃盲的肯定。
現已年屆七旬的馬景武,是 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源潭鎮蔡莊村人。他的掃盲生涯是從1951年開始的。那年,他16歲。
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有3.2億名文盲,占人口總數的80%。中共中央、政務院提出:“掃除文盲是我國文化上的一大革命。”以工農識字教育為主的工農業餘學校、幹部文化補習學校、工農速成中學等在中華大地上蓬勃興起。
那時,馬景武國中畢業。他發現,村里連一個會寫信的人都沒有,80%~90%的人都不識字,其餘的人也是識字很少,是半文盲。他就決定回響國家的號召,開始為村里人掃盲。
雖是初當老師,但馬景武當得有模有樣,還很有方法。
掃盲歌
那時,人們非常愛唱革命歌曲,為提高學員的積極性,馬景武編了一首《掃盲歌》:“太陽升起來,紅光照滿天,幾十年的文盲睜呀睜開了眼。太陽升起,紅光滿天,文盲睜呀睜開了眼。咱們識了字,提高了文化,看書、看報,頂呀頂呱呱。兩隻眼睛亮堂堂,心裡開呀開了花;兩隻眼睛亮堂堂,心裡開呀開了花。”
識字教學法
他還根據成人理解力強、記憶力差的特點,獨創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識字教學法。他常常根據字型結構編順口溜,如:“蒜”字就是“二小二小頭上長草”;“大雨落在橫山上”是個“雪”字;“糊”字是“爺爺吃飯真稀奇,右邊鬍子,左邊米”;“老高的頭,老李的腳,老陳的耳朵反安著”就是個“郭”字……他因陋就簡製作了識字教學關於漢字音、形、義、組詞、造句、短文、學用結合、鞏固提高等8個方面的教具209件,每上一次新課,他都變換一種教具,讓男女老少識字像看把戲一樣。
經過6年的努力,馬景武讓蔡莊村這個偏僻的小山村成了脫盲村。
在馬景武的掃盲事業藍圖中,有一個“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掃除文盲,第二步掃除科盲,第三步掃除法盲和德盲。馬景武說:“我要讓大家都相信‘知識能改變命運’。”
於是,在文盲掃除以後,他又開始掃科盲。
蔡莊村農業基礎條件差,農民科技意識不高,隨著科技興農的日益深入,村民素質開始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馬景武清醒地認識到,雖然全村已沒有文盲,但還有相當多的科盲,必須讓他們掌握一定的實用技術和科技知識,才能使他們真正脫盲脫貧。
早在1980年,他就辦起農民技術學校,輪訓青壯年農民,學文化、打基礎,學技術、促文化,以技術、引技術,抓效益、促辦學,幫助農民勞動致富。在技術學校里,農民除了學文化,還能學到種田的一些科技知識。馬景武收集氣象和農業生產諺語800多條,製成了“二十四節氣示意圖”和“農業生產諺語箱”,使學員很快懂得了二十四節氣和農業生產的關係。
擴大掃盲班規模
後來,他又騰出自家的三間瓦房和四間平房,擴大掃盲班規模,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購置了必備器材,設立電教室、圖書室、檔案室、老年活動室,建起了全縣第一個科教興村圖書室。
馬景武獻身公益事業的舉動得到了當地各界的讚賞和支持,在唐河縣委宣傳部、縣教委、新華書店等單位的支持下,圖書室內的實用技術資料、文學典籍、報刊等資料存量達四萬多冊,且常換常新,就連電腦也走進了圖書室,科教興村圖書室成了享譽方圓十幾里的農民“精神高地”。馬景武還聘請縣鄉繡花總廠的技術員和飼養、種植、加工等方面的科技人才辦起了80餘期培訓班,培訓實用人才2800多名。
圖書室開辦三年來,全村90%以上的農民得到了科技培訓,60%的農戶在圖書室找到了致富項目,200多項實用技術得到全面推廣。
1999年,中央電視台推出主題為“知識改變命運”的系列公益廣告。當馬景武帶著自己的“識字歌”與張藝謀、袁隆平、張海迪等名人一起出現在電視螢幕上時,這位50年代眾人熟知的掃盲模範,著實把當代的年輕人“雷”倒了:這個其貌不揚的老頭兒是誰啊?
50年過去了,有5000多人聽過馬景武的掃盲課。在他的親手幫教下,3代農民擺脫了文盲的困境。為了掃盲事業,馬景武一直往裡貼錢,家人難免有點埋怨。但女兒覺得父親很偉大,她繼曾祖父、祖父、父親之後,也做了教師。
個人其它信息
馬景武,1935年出生,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人。1986年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稱號,並獲“人民教師”獎章,1996年獲“中華掃盲獎”特等獎第一名。編有《成人識字教具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