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昌前

馬昌前

馬昌前,人物,從事碰撞造山帶巨量花崗岩漿活動、大別山土壤地球化學和地質學等科研工作,現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科技處處長。


研究興趣:
火成岩岩石學和地球化學;岩漿動力學與深部過程;
岩石過程的數值模擬;花崗岩地質學;土壤地球化學和環境土壤學;科學教育
目前的研究工作: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大別-蘇魯超高壓變質帶的構造岩漿作用;島(陸)弧岩漿作用
國土資源部項目:大別山土壤地球化學和地質學
教育部項目:碰撞造山帶巨量花崗岩漿活動
教學課程:
火成岩石學(40學時);岩石學研究方法(30學時);岩漿動力學(30學時)
2004年博士生招生方向:
(1)地殼岩石學、盆山耦合與油氣資源:著重以地殼岩石(花崗岩、長英質片麻岩、麻粒岩、碎屑岩等)為對象,探測深部動力學過程和盆山耦合機制,為油氣勘查服務;
(2)岩漿動力學與計算模擬:當前的主要目標是,建立碰撞造山和超高壓變質岩剝露過程中岩漿產生的熱學模型。將與著名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石耀霖教授(院士)聯合培養;
(3)岩石土壤學與資源環境:當前的主要任務是,研究不同氣候條件下岩石風化成土過程及其資源環境意義。將與華中農業大學劉凡教授(博導)聯合培養。
承擔的科研項目:
1982,2-1985,7,參加中國東部新生代火山作用地礦部項目的研究;
1985,9-1988,7,進行北京周口店花崗閃長岩體的岩漿動力學研究;1988-
1990,12,獲地質行業科技發展基金資助,負責“ 鄂東花崗岩體侵位機制及其與成礦關係的岩漿動力學研究”(88011 項 )的研究;
1991,1-1993,12,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負責“造山花崗岩熱動力狀態及岩漿分異的演化程式”(49070088項)的研究;
1992-1996,負責承擔全國教育科學“八五”規劃國家教委級青年專項重點研究課題,“從學科發展和社會需求角度探討高等教育智慧型結構的最佳化方向”的研究;
1994年,承擔湖北省教學研究項目“地質人才智慧型結構最佳化的研究與實踐”;
1994-1996,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學校青年教師基金資助,負責“大別山中生代花崗岩類岩漿動力學過程與陸內造山機制”的研究;
1996,1-1998,12,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負責“大別山燕山期岩漿動力學垂向演變與陸殼剖面的差異隆升”(49572100 項);
1999-2000, 負責承擔國土資源部項目“大別山花崗岩類土地系統中的物質能量輸運及其環境效應和資源開發”;
2000-2002,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負責“大別山古生代岩漿弧與基-酸性岩石間的岩漿動力學聯繫” (49972022 項);
2000-2001,教育部回國留學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大別-蘇魯造山帶巨量碰撞後岩漿活動的發生。
任職和學術兼職:
任職情況
1982.1-1987.6, 武漢地質學院岩石教研室助教;
1987.6-1990.3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講師;
1990.3-1992.11,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副教授;
1992,12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其中,1993,3-1995,1兼任科研處處長; 1995.1-1996.12任地球科學學院常務副院長;
2000年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調查研究院院長,科學研究院院長。
2001年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科技處處長。
學術兼職
1989-1992,湖北省地質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
1991年起,湖北省體視學會理事;
1992,中國科協首屆青年學術年會湖北衛星會議副主席,理科分會主席;
1992-1997,中國地質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1993-1998,中國地質學會地質科技管理委員會委員;
1993-1997,中國地質大學科協副主席;
1993年起,《地質科技情報》編委;
1994-1998,湖北省地質學會常務理事;
1994年起,《人文與管理論叢》編委;
1994年起,地礦部“殼幔體系組成、演化及動力學開放研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1995年起,中國體視學會材料科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1998年起,國際火山學和地球內部化學協會經常會員;
2000年起,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八屆學科評審組成員。
主要國內外學術交流:
1987年參加國際花崗岩成岩成礦作用學術討論會並交流論文(廣州);
1992年獲日本IGC基金資助,赴日本京都參加第29屆國際地質大會並交流論文;
1993年承擔了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和芬蘭科學院的國際合作項目“瑞芬和大別造山帶花崗岩類與構造演化的比較研究”,赴芬蘭、瑞典考察和接待芬蘭學者來華合作研究;
1995年赴我國台灣參加“海峽兩岸地質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並考察台灣地質;
1995-1996,負責籌備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T207地質旅行路線 “北京西山周口店岩體的岩漿熱動力構造”等的研究,並擔任該路線領隊。
1995-1996年擔任擔任第30 屆國際地質大會6-6組學科討論會“岩漿產生、分凝、上升、儲存和噴發”的召集人;
1997-1999,3在芬蘭奧博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1997年9月赴瑞典烏普薩拉大學Hans Ramberg構造實驗室開展合作研究;
1998年2月赴瑞士伯爾尼參加“阿爾卑斯型山帶地質動力學”國際學術討論會並交流論文;
1998年6月赴冰島參加北歐地熱短訓班,並考察考察南部冰島地熱及與地幔柱有關的岩漿活動;
1998 年7月應邀參加美國地質學會題為“地殼分異作用:殼幔相互作用,熔融和花崗岩通過地殼的遷移”的彭羅斯(Penrose) 會議,並考察南阿爾卑斯。
學術獎勵:
1987年首屆全國青年地質工作者學術討論會優秀論文獎(中國地質學會);
1989年中國地質學會首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銀錘漿);
1994年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
1995年入選中國地質大學跨世紀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建設項目;
1995年中國地質大學科研管理先進個人;
1995年被評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996年中國地質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
1996 年地礦部科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1997年被評為湖北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
1997年獲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一);
1999年獲教育部“全國第二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