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振騁

馬振騁

馬振騁,著名法語文學翻譯家。畢業於南京大學法語專業,曾任教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代表性譯作有《小王子》、《蒙田隨筆全集》等。他是首屆”傅雷翻譯獎“得主之一。

基本信息

個人簡歷

1934年3月生於上海,南京大學外語系法國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先後在北京輕工業學院(現北京工商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任教。教學之餘,退休之後,曾翻譯了《人的大地》(1981)、《小王子》(1991)(聖埃克蘇佩里)、《人都是要死的》(1985)(波伏瓦)、《賀拉斯》(1990)(高乃依)、《瑞典火柴》(1994)(薩巴蒂埃)、《蒙田隨筆》(部分)(1997)、《大酒店》(1999)(克洛德·西蒙)、《如歌的行板》《毀滅,她說》(1999)(杜拉斯)、《羅蘭之歌》、《田園交響曲》(1999)(紀德)、《慢》(2003)(昆德拉)、《要塞》(2003)(聖埃克蘇佩里)、《斯科塔的太陽》(2005)(洛朗·戈代)、《雷蒙·塞邦贊》(2006)(蒙田)等多部作品。在《萬象》《譯文》等多家報刊撰有數十篇隨筆。散文集有《巴黎,人比香水神秘》、《鏡子中的洛可可》等。

文學翻譯家

作為法語文學翻譯家,馬振騁謙稱自己“以法語文學為生”,他先後翻譯了眾多的法國文學作品,《人的大地》是他翻譯的第一部作品,之後還翻譯過《小王子》(聖埃克蘇佩里),《人都是要死的》(波伏瓦),《賀拉斯》(高乃依),《瑞典火柴》(薩巴蒂埃),《蒙田隨筆》(部分),《如歌的行板》、《毀滅,她說》(杜拉斯),《羅蘭之歌》,《田園交響曲》(紀德),《慢》(昆德拉),《要塞》(聖埃克蘇佩里)等多部作品,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早年譯過蒙田隨筆部分的馬振騁最後毅然接過了《蒙田隨筆全集》的重擔。此次翻譯根據伽利瑪出版社《蒙田全集》1962年的版本譯出,還參考了法國伽利瑪出版社收在《七星文庫》中的《蒙田全集》,真正從法文直接翻譯到中文,沒有經過英文版本的中介,精確呈現了蒙田隨筆的精髓。在許鈞看來,馬振騁知難而上,以其深厚的中法文素養、豐富的翻譯經驗和老到的譯筆,闡釋蒙田,再現蒙田,讓蒙田的生命在中華文化語境中得以再生和延續,為中國讀者理解蒙田、欣賞蒙田提供了新的可能,開拓了新的天地。

手譯工程

電腦時代全部電子版本的時代,手寫稿漸漸絕種。沒想到馬振騁先生卻像個獨行者一樣,完全憑手寫完成《蒙田隨筆全集》的翻譯,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手譯稿”。《蒙田隨筆全集》共3卷,107章,近百萬言。全集不僅卷帙浩繁,而且使用古典法文寫成,其中近1200條的引語,都是用希臘、義大利等國語言寫成,行文中還頻頻跳出斯科涅方言、拉丁語的冷僻字眼,這對翻譯家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對從來不用電腦打字的馬振聘來說,不管是字數還是難度都是一個浩大繁重的工程。整個翻譯稿近2000頁的作文稿紙上,滿眼的是不斷修改後留下的痕跡:各式修改符——刪除、補充、替換、調整;至少四種顏色的筆跡——正文用黑色筆,修改用紅色筆,引文和腳註號碼專門用桔色螢光筆標示,與編輯溝通的旁白則用鉛筆;很多地方呈現出刪除-恢復-再刪除-再恢復的跡樣。就是在這樣貌似凌亂的手寫稿上,卻沒有一處因為筆跡模糊而“失序”,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

據粗略統計,《蒙田隨筆全集》中,出現近1300個人名,這並不包括重複出現的人物;近500個地名,重複出現的也不包括在內。馬先生對於每條引文都一再核實,每個人名、地名力求翻譯準確,而那些重複出現的人名、地名,更是小心謹慎,生怕出現不統一的地方。最值得重視的是馬先生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編寫了一份詳細的“蒙田年表”,給我們直觀地描述了蒙田的人生軌跡;在原來版本的基礎上增加了多條注釋,以符合中文讀者的閱讀習慣;製作了多達215條的“人名、地名、歷史事件索引”,訂正了前譯版本中許多的誤譯與不準確之處。這不僅讓讀者能夠了解法蘭西文化,還能深入了解古希臘羅馬等世界文明。這些,都足以顯示馬振騁先生翻譯功底的深厚以及對待翻譯的真誠。楊伯竣當年作《論語譯註》,附帶把自己研究論語詞義的功課作了一個“論語詞典”附在書後,這個詞典成了許多人讀論語的工具,深受歡迎。馬振聘編寫的蒙田年表也有同樣的功用,頗見學者風範。

如果說蒙田傾注了所有的生命體驗而完成了他的隨筆,那么馬振騁先生也是投入了全部的人生體驗來完成了蒙田《隨筆》的“第二次創作”。有這樣嚴肅認真的翻譯家坐鎮,我相信,再見蒙田,不管對熟悉蒙田還是第一次接觸蒙田的讀者來說,都是一份難得的幸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