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松角脛象

馬尾松角脛象

馬尾松角脛象(Shirahoshizo patruelis(Voss))屬鞘翅目象蟲科。該蟲1年發生1—4代,以成蟲或老熟幼蟲越冬。成蟲在夏季危害馬尾松嫩枝,常造成大害。幼蟲多寄生於衰老樹木或新枯死部分的樹皮下,於韌皮部或邊材部蛀食成坑道。以老熟幼蟲越冬的,冬季在坑道內以木屑作繭狀物越冬,翌春化蛹,成蟲羽化外出尋找寄主繁殖危害。

簡介

馬尾松角脛象Shirahoshizopatruelis,屬鞘翅目象蟲科。危害馬尾松濕地松加勒比松雲南松等。
..
多危害衰弱木、蟲害木、倒木和過熟林。馬尾松角脛象主要分布在樹幹3米以下相對比較潮濕的部位,1m以下分布較多,而4-5m相對乾燥,基本沒有分布。1年1-2代,以成蟲或老熟幼蟲越冬。5-6月為成蟲出現盛期,幼蟲孵化後即鑽入樹皮內,蛀食韌皮部及邊材,破壞輸導組織。

分布與危害

分布於我國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湖北四川等地,主要為害馬尾松黑松華山松、金錢松、濕地松和火炬松。幼蟲鑽蛀衰弱松樹主幹的韌皮部,形成不規則的坑道。聚集為害時,造成樹皮與邊材脫離,致松樹枯死。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5-7mm,暗紅褐色。頭部半球形,喙約與前胸等長。前胸背板具4個小白點。鞘翅被覆紅褐和黑褐色鱗片,中央前、後各具2個由鱗片組成的小白斑。卵圓形,乳白色。幼蟲體長8-12mm。體彎曲,黃白色;頭部黃褐色。蛹體長6-9mm,淡黃色。

發生規律

1年2代,以中齡幼蟲在韌皮部越冬;少數3代,以成蟲在邊材蛹室內越冬;台灣1年4代。以幼蟲越冬者,翌年3月中旬幼蟲老熟,沿樹幹的縱軸方向,在邊材中築長7-16、寬3-6mm的蛹室,外蓋橢圓形蛀絲團。3月下旬至6月上旬為蛹期,蛹經11-16天,5月中旬成蟲羽化。成蟲善爬行,具假死性,能飛行,白天多隱藏於表土或針葉叢外5月下旬至7月下旬為第1代幼蟲為害期。幼蟲多聚集蛀食樹幹3米以下的韌皮部。初齡幼蟲坑道細而曲折,中齡後取食原坑道周圍的韌皮部,坑道聯成一片,坑道中充塞著紅褐色的蛀屑和糞屑。第1代成蟲7月下旬羽化。8月上旬出現第2代幼蟲,11月底幼蟲停止取食,在韌皮部越冬。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結合撫育和採伐,清除衰弱木、蟲害感染木,並立即剝皮處理;嚴重發生地,5-6月成蟲羽化,可設定餌木或利用林區新鮮伐根,誘其聚集產卵。
(2)藥劑防治。
7月剝皮後,及時噴灑90%晶體敵百蟲、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殺滅幼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