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相聲是產生於北京一帶的“平民藝術”,至今已經發展了一百多年的時間。它的藝術元素可以追溯到周秦時代的俳優,但形成“說、學、逗、唱”兼備的藝術形式,則是近代藝人的創造。它的以“說”為主要表現功能,以“抖包袱兒”為主要藝術手段的表演,是直接抓住觀眾的法寶。其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根本原因是深深地植根於廣大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表現他們的生存狀態,反映他們的喜怒哀樂、理想願望,這就為表演抓住觀眾奠定了深厚的生活基礎。我們讀名家的表演精品,會深刻地感受到這一點。也正是因為相聲藝術與人民民眾的密切聯繫,相聲演員在觀眾的直接反應中,不斷加工錘鍊觀眾喜愛的作品,才使之成為百聽不厭的經典作品。這些作品,是支撐相聲藝術延續發展和保持其審美特性的基礎。今天,這些作品不僅仍然可以為觀眾帶來愉悅,它也滋養著相聲藝術不斷延續的長河。只有重視優秀傳統,才能使創新更醇厚、更鮮活。
我認為,相聲藝術要有新的發展和它在發展中仍然得到觀眾的喜愛,從創作方面而言,堅持以下三個方面是重要的。一是重視繼承借鑑相聲藝術的寶貴遺產,堅持演出優秀的傳統保留節目。一個優秀的演員,能夠演出一百個傳統的保留段子,應該是不算太高的要求;二是繼續發掘、整理和改編菁蕪並存的傳統段子,正所謂“一遍拆選一遍新”,保留其表演的精萃,賦予其積極的思想意義;三是鼓勵創作反映現實生活的相聲作品,要擴展題材,走寬路子,切忌貧嘴和油滑。馬季、姜昆、楊振華的有一些作品是成功的例證。今天社會發展的波瀾壯闊,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為相聲藝術充分展示其詼諧和諷刺的本質特徵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生動素材。
本書精選了馬季先生從藝五十年來,表演、創作、繼承和整理的八十段膾炙人口的經典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