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林

人物簡介馬大林,男,1922年9月生,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人,彝族。 馬大林12歲入私塾讀書,學習書寫毛筆字6年。 馬老潛心學書數十年,追新求實,鍥而不捨,深得書法藝術之真諦,創作出了許多富有時代精神和現代風格的作品。

國家民委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

人物簡介

馬大林,男,1922年9月生,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人,彝族。大專文化。國家民委離休幹部(副司級),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藝術市場研究中心一級書法家。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藝術委員會常務理事、教授。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國家民委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馬大林12歲入私塾讀書,學習書寫毛筆字6年。18歲自辦私塾教書並教書寫毛筆字4年。離休後,繼續少年時喜愛書法藝術的情趣,積極投入書法藝術活動;1992年10月1日在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中舉辦了百副個人書法展,《涼山日報》、涼山電視台作了宣傳報導,在京城還為一些單位題寫牌號、匾額十多幅。多次參加全國性的書畫展覽;參展作品被編入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中國當代文化精萃博覽會《優秀作品集》、《東方書畫藝術家精典大全》全國少林杯書畫大賽《精品集》和《涼山日報》、《民族畫報》、《北京日報》、四川《民族》等刊物刊登有的作品在北京《榮寶齋》、《瑞成齋》等書面殿堂展銷。已出版《馬大林書法藝術作品選》。其事跡被錄入《中國大百科專家人物傳集》、《世界名人錄》。馬大林愛好書法藝術,緊緊抓住繼承和發揚祖國傳統書法藝術這一根本,因而其書法作品既有前人書家之長,又具有個人書家之新異的特點,書寫小字,頂格亮行,筆鋒舒展;書寫楹聯,秀勁美觀;書寫草書,行如流水;書寫榜書,蒼勁有力。具書法作品給人一種活潑輕鬆肅穆壯重之感。深諳“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的道理。

社會評說

在北京,生活著一位83歲的彝族老人,他面目清秀,華發飄逸,寫得一手絕妙好字,人稱馬大仙人。他便是曾任過國家民委政法司副處長的離休幹部馬大林。馬老現在是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理事,世界藝術家協會理事,世界當代藝術家聯合會理事,世界藝術家協會中國書畫家分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藝術市場研究中心一級書法家,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藝術委員會常務理事、教授,東方書畫函授學院教授,山東曹州青年書畫院名譽院長,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創作研究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國家民委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
馬老從小就喜歡書法藝術,12歲入私塾,18歲自辦私塾,執鞭4年,22歲也就是1945年離開雷波赴重慶國立邊疆學校求學……時間的推移,歲月的坎坷,雖受盡了生活的磋磨,但他獻身於書法藝術的信念矢志不渝。馬老酷愛書法,如痴如醉,達到了忘我的程度。他練書法不分時間,不講條件,在紙上寫、木板寫、地上寫,晚上在被蓋上劃,白天在曬壩上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空書”,馬老講:站在高山上,以天作紙,揮臂作筆;望天而書這就是他稱之為的“空書”。是啊!山當書桌,天當紙,這樣的豪情,這樣的氣概,古今往來馬老可謂第一人,更可貴的是“空書”這無形的字,無字的書,使書法藝術進入了一個“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境界……這不能不說這是書法藝術精神上的一個飛躍,哲理上的一個深邃的思維。他以一個彝人特有的執著和勤奮,實現了他人生崇高境界的追求,文革後馬老迎來了他人生最好的歲月,作為一個教授、學者、藝術家,他用筆用字來謳歌民族團結的盛世和改革開放給中華民族帶來的美好年華。
馬老愛好書法藝術,緊緊抓住繼承和發揚祖國傳統書法藝術這一根本,書法作品既有前人書家之長,又具有今人書家之新異的特點,書寫小字,頂格亮行,筆鋒舒展;書寫楹聯,秀勁美觀;書寫草書,行如流水;書寫榜書,蒼勁有力。馬老深諳“繼承”和“發揚”的關係,把握“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的道理,推陳出新,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北京為燕京藥店、東方裝潢藝術社、燕魯烤鴨店分店等一些單位題寫牌號、匾額10多幅,還在安徽書寫有《百年樹人,功在千秋》,在四川書寫有《豪華酒樓》等。其作品常見於《北京日報》、《民族畫報》等,就連全國最著名的“榮寶齋”、“瑞成齋”也時時展銷他的作品,被譽為“東方藝術家”,其書法造詣可見一斑。
馬老一生重藝術,輕名利,淡富貴,樸實謙遜就像他故鄉龍馬湖的一池清水!書品好,人品更好。馬老已是83歲高齡的老人了,事業有成,真可謂是功成名就,德高望重,但馬老卻隻字不提自己的成就,在榮譽面前他總是謙虛一笑,仍舊是那樣謙虛、孜孜不倦地探索。閱覽他那裝幀精美的《馬大林書法作品選》。看著那些筋強骨挺的楷書,那些行雲流水的行書,那些龍飛鳳舞的草書,那些端莊穩健的榜書,無不給人一種清新、豪放而又俊美的感覺。特別是那副“松月多詩興,雲煙入畫圖”的對聯,既有“二王”書法的流暢嫵媚,又有顏筋柳骨的蒼茫雄勁,飽含著老人深沉的鄉土情結和大野山岩般堅強挺拔的民族個性,被收入1995年出版的《東方書畫藝術家經典大全》。
馬老於1922年出生在一個偏僻險遠的地方。這地方有座老君山,產毛尖貢茶,也產“苦丁茶”;老君山下的田壩,產稻麥黍菽,也盛開血紅血紅的罌粟花;田壩連著龍馬湖,產鮮美無比的蓴萊和鱸魚,也有土匪和“棒老二”出沒其間。這裡的彝人和漢人都很窮,窮得披衿衿掛縷縷不成人樣,這便是雷波縣的中田鄉。
騎在牛背上讀詩書的馬大林,從私塾老師吳秀才那裡聽來了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陶宏景“以荻為筆,畫灰中”、鍾繇“居則畫地,臥則畫被”的故事。他便獨出心裁,在老師送給他的一方小木桌面上,用筆蘸清水畫木。
後來,馬大林隻身闖蕩,輾轉求學,歷盡艱險,於1945年6月進了國立重慶邊疆黨校,後遷往南京。在讀初二時,馬大林因為反對國民黨派兵攻打涼山,圍剿彝人,先後投書教育部長朱家驊和上海《申報》,因此而激怒了校方,強令其退學,馬大林則據理力爭。1947年轉學到北平國立蒙藏學校讀完高中。在這裡,馬大林組織過“反飢餓運動”,發動全校學生罷課,迫使校方恢復供應足額麵粉,並解決了學生禦寒冬衣等問題。1950年,馬大林進入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結業後分配到國家民委工作。涼山民主改革時,他兩次參加工作組,從北京到涼山,深入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團結民族上層人士,調解各種糾紛,為涼山民主改革、政權建設和文化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不斷追求、拼搏、奮鬥……馬老離休後,繼續少年時喜愛書法藝術的情趣,積極投入書法藝術活動;以堅定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1992年10月1日在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舉辦了百幅個人書法展,《涼山日報》、涼山電視台作了宣傳報導。1999年10月在香港參加第三屆“世界華人藝術大會”慶祝建國50周年書畫展,參展作品“榜書”《振新中華》(一個字、一公尺),經國際組織,評為“特別金獎”,享有“世界傑出華人藝術家”稱號,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電視台、電視報對此作了宣傳報導。多次參加全國性的書畫展覽,參展作品在北京《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中華文化精粹博覽會》上展出,被組委會收藏,並編入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中國當代文化精粹博覽會《優秀作品集》、《東方書畫藝術家經典大全》、全國少林杯書畫大賽《精品集》、《國花杯書畫作品集》、《建國五十周年書畫集)、《中韓書畫名家大師精品集》等近十部書籍,並在《涼山日報》、《民族畫報》、《北京日報》、《四川民族》等刊物刊登。出版《馬大林書法藝術作品選》(內容為宣傳當代中國即《國泰民安》,《國富民強》、《民族團結》等)。其事跡被錄入《中國大百科·專家人物傳集》、《世界名人錄》、《世界藝術家名人錄》、《世界人物辭海》等十多部傳集。
馬老潛心學書數十年,追新求實,鍥而不捨,深得書法藝術之真諦,創作出了許多富有時代精神和現代風格的作品。他說:“學書要筆正,做人要心正。筆正心正,書法便有了決江河而下的氣勢,便有了沖霄漢而上的風骨,便有了寫千古文章的神韻。”正如宋代趙崇絢在《雞肋集》中講的那樣:“學書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傳,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獨得。”原來,書法是人的性靈的體現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