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8年建馬坡公社,1966年改區,1969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 。1996年,面積72.9平方千米,人口5.7萬人,轄馬坡西、馬坡後、馬坡中、馬坡東、馬坡前、北蘇、河口、張園、韓寨、馬莊、於莊、荊冢集北、荊冢集南、西九、東九、南蘇、潘莊、姬堂、東李莊、范莊、南張莊、徐樓、南孫莊、高黃莊、程堂西、程堂東、朱集、西程樓、東程樓、胡村、曹家坊、石里北、西里南、石里東、石里西、夾坊、西李莊、居橋、寨子西、寨子東、宗村西、宗村東、馬店、西莊北、西莊南、何莊、路莊、黃路橋、盛樓、鄭家莊、吳廟、大王莊、焦莊、馮莊、淵源泉、址坊頭、閻家莊、周莊58個行政村。2010年,撤銷馬坡鄉,設立馬坡鎮。
行政區劃
370826108:~200 122馬西村 ~201 122馬前村 ~202 122馬中村 ~203 122馬東村 ~204 121馬後村 ~205 220址坊村 ~206 220泉上村 ~207 220路莊村 ~208 220橋上村 ~209 220西南村 ~210 220西北村 ~211 220何莊村 ~212 220馬店村 ~213 220宗東村 ~214 220宗西村 ~215 220石南村 ~216 220石北村 ~217 220石東村 ~218 220石西村 ~219 220夾坊村 ~220 220荊南村 ~221 220荊北村 ~222 220韓寨村 ~223 220北蘇村 ~224 220於莊村 ~225 220馬莊村 ~226 220孫莊村 ~227 220張莊村 ~228 220張園村 ~229 220徐樓村 ~230 220河口村 ~231 220姬堂村 ~232 220潘莊村 ~233 220南蘇村 ~234 220東李村 ~235 220東九村 ~236 220西九村 ~237 220范莊村 ~238 220朱集村 ~239 220曹坊村 ~240 220胡村村 ~241 220李莊村 ~242 220黃莊村 ~243 220 東程堂村 ~244 220 西程堂村 ~245 220 東程樓村 ~246 220 西程樓村 ~247 220王莊村 ~248 220吳廟村 ~249 220鄭莊村 ~250 220焦莊村 ~251 220馮莊村 ~252 220居橋村 ~253 220寨東村 ~254 220寨西村 ~255 220盛樓村 ~256 220閆莊村 ~257 220周莊村
歷史文物
據山東省濟寧市文物局副局長、濟寧市梁祝研究會會長、著名的梁祝文化專家樊存常先生考證, 梁山伯與祝英台包括馬文才,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們之間的故事為歷史真實事件,而且他們的籍地都在孔孟之鄉。馬坡是祝、馬的故里,在古鄒邑西鄰微山湖北岸的馬坡村,唐武德年間(公元618-626年)濟寧市鄒縣(今微山縣)馬坡有梁祝合葬墓,並立有“梁山伯祝英台之墓”的石碑,明朝皇帝欽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崔文奎巡視濟寧馬坡時發現唐朝修建的老梁祝墓破舊不堪,奉旨重修梁祝墓,墓碑歷經淤積長期深埋,2003年10月27日,山東省濟寧市梁祝文化研究會和微山縣人民政府,隆重舉行了“重修梁山伯祝英台墓記碑”的復出儀式。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劉魁立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賀學君女士,山東省民俗學會原會長李萬鵬先生,山東省民俗學會副會長、山東大學民俗研究所所長葉濤先生等專家學者參加了出土儀式。
此碑的出土,引起了新聞媒體的極大關注,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新華社》、《大眾日報》、《齊魯晚報》等眾多的國內新聞媒體與韓國、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外國新聞媒體對此進行了報導,在很短的時間內,在國內外引起了很大轟動,引起了世人的極大關注。這是全國現有九處梁祝墓中,惟一的一塊墓碑,全文843個字,與神話傳說戲曲截然不同,不僅載明了二人合葬的地方,還點明了地方官員指令二人合葬的原因。梁祝墓碑碑文中有如下字樣:“山伯別來不一載,疾終於家,葬於吳橋迤東。西莊富室馬郎親迎至期。”碑文中馬郎即是指馬文才,古代的西莊即濟寧市微山縣馬坡鎮馬坡村,在祝英台所在九曲村西南,經訪查得知:九曲村現位於泗河南岸,濟微公路西側,因泗河從兗州至此有九處彎而得名,今已演變為東九、西九兩個村莊。祝氏家族因避水災,後遷至濟寧市任城區岔河村。
岔河村95%以上為祝姓,村中族人尊祝英台為其先祖,諱與馬氏通婚,嚴禁村中演唱“梁祝”戲;梁氏從馬坡附近西居村遷出後,定居於兩城、南陽、梁崗廣大地區。據梁姓人說,兩城梁氏為其近支嫡傳;西莊馬郎,其後裔於明代從西莊遷出,即今日馬坡之馬氏。梁、祝、馬三姓氏村居靠近,從九曲村距西莊四華里,西莊至馬坡六華里,吳橋距九曲村僅有十華里。從九曲村赴嶧山讀書,過西莊、馬坡、吳橋,入柳蔭之鄉,經古路口,兩下店,登嶧山是歷史上的一條古道,梁祝二人柳蔭駐足相會,實屬自然。由此也可進一步推斷梁祝“家”在濟寧,在孟子故里鄒城市嶧山讀書是歷史事實。
2014年啟動梁祝墓祠復建工程
日前,記者從濟寧市考古研究室獲悉,在對濟寧市微山縣馬坡鎮梁祝墓祠復建工程規劃用地區域進行了實地考古勘探後,發現了梁祝祠堂台基,並確定了梁祝墓碑出土位置,這為祠堂復建提供了考古依據。3月份,梁祝墓祠將得到恢復建設,一期工程預計上半年完工。這段千古流傳的愛情傳說將恢復她原本的歷史面貌。
記者了解到,這次考古勘測從1月10日開始,為期一個多月,重點對梁祝墓碑出土位置周邊進行了勘探,勘探過程中發現,梁祝墓碑出土位置四周有一處南北約20米、東西最長約20米、最短處約11米的台基,距離地面深度1.6至1.8米、台基厚約1米。根據梁祝墓碑記載內容及出土磚瓦、錢幣殘片等包含物證明,此台基應為梁祝祠堂所在區域。這也為梁祝祠堂復建提供了考古依據。
據濟寧市考古研究室的工作人員介紹,根據梁祝墓祠復建工程規劃,復建後的梁祝墓祠位於微山縣馬坡鎮馬坡中村西南角,濟微路東,占地面積30.85畝,3月將動工建設,上半年完成墓祠一期工程,預計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左右,投資近500萬元。“目前,已完成園區梁祝墓和梁祝祠堂規劃區測量、建設用地及附著物財政評審、土地徵用及地面附著物補償、外圍圍牆建設和文物勘探等相關工作,墓祠工程規劃正在設計中。”
據悉,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中國民間四大傳說之一,根據梁祝墓碑(公元1516年)記載內容,梁祝故事的發生地正在今濟寧境內。2006年6月,梁祝傳說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非物質類文化遺產;2013年10月,梁祝墓被山東省人民政府確定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作為梁祝愛情故事發源地的濟寧市微山縣,將藉助此文化資源大力開發文化旅遊項目。梁祝墓祠建成後,梁祝傳說將恢復其歷史面貌,同時,對當地旅遊發展也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經濟概況
特色農業優勢顯著,肥沃的土地是馬坡鎮最大的優勢。近年來,始終堅持把調整最佳化種植結構,發展區域特色農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的主要舉措,目前,在大棚瓜菜供求平衡、效益徘徊甚至下滑的情況下,該鎮的溫室、大棚特色林果一枝獨秀蹬上市場。大棚葡萄、溫室雪桃、毛桃上市期比常規種植提前一個半月,價格提高了10多倍。
馬坡鎮林業有著堅實基礎。植樹造林實行了規劃、實施、建設管護三統一,把造林綠化與調整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結合起來,整體效益不斷膨脹。目前,全鄉完善林網萬餘畝,林木覆蓋率達到24.6%,活立木220萬株,蓄積15萬立方 ,實現了大堤園林化,堤渠生態化。
以世行二期項目工程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完善了農田水利設施,建成3250畝一方的方田,總面積5萬畝。修建生產路44條,總長110公里,修建橋涵洞閘538座,新打機井105眼,配套高低壓電力設施8.2公里,鋪設PVC低壓管道12000米,管灌、滴灌面積2200畝,完成林網4萬畝,建成後的項目區基本呈現出“田成方,林成網,井房成排,溝渠相連,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現代化農業格局。一大批名、特、優蔬菜、林果在項目區安家,優質品種基地和科技示範園區帶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緊緊圍繞近靠城區、礦區的地緣優勢,立足傳統的種、養、加工等優勢項目,大力實施了“路域經濟”、“農村勞動力轉移工程”、“一品興一業、一業帶一片”等一系列戰略,積極引導鼓勵民營經濟向種養、運輸、商貿、加工及農村社會化服務等領域和行業拓展,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滲透和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在濟微路沿線規劃實施了馬坡鎮駐地6華里民營經濟一條街,民營經濟園區,拓建了馬坡鎮農貿市場,新建了荊集瓜菜專業批發市場,已初步形成餐飲、娛樂、家具、建材、家電、裝飾、裝修、農機配件、機動車維修、小商品的批發零售為一體的個體私營園區。成為特色農副產品的聚散地,和商貿物品的流轉中心。通過制定一系列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立足當地傳統優勢加工項目,鼓勵扶持“龍頭”大戶,帶動了胡村銼刀、張莊地毯、泉上拖把、姬堂菜板、於莊掃帚、韓寨木業、河口鋼木家具等26個各有優勢,各具特色專業村發展。高價值經濟作物蘆筍是馬坡鄉的主導產品之一,種植歷史長遠。
馬坡鎮按照“農牧富民、貿工強鄉、科技興業、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走出了一條以高效農業促進農產品加工業,加工業帶動高效農業,農工聯動、協調發展的路子。先後與濟寧綠然罐頭食品有限公司、食品行業全國聞名的福建漳洲經工貿公司簽訂聯合加工協定。這兩家公司以股份合作制的形式,註冊成立了濟寧市立融罐頭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達到了4000噸,新開闢雙孢菇、刀青豆等罐頭加工生產線,拓建了蔬菜保鮮、冷藏恆溫庫,建成了集農副產品加工、保鮮、冷藏、行銷於一體,輻射面廣、功能齊全的大型“農”字號龍頭企業,並以“訂單農業”的方式與種筍戶簽訂產銷契約,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格局,建立起“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農戶促市場、市場促發展的良性互動發展機制,把千家萬戶分散種植的農戶聯繫起來走向國內、國際市場。
資源環境
一、擁有優質耕地7萬畝,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可開發瓜果、蔬菜以及綠色、有機食品的種植和加工。
二、種植蘆筍2萬畝,瓜菜15000畝。
三、農田林網5萬畝,種植經濟林、紙漿林1萬畝,可開發木材系列加工項目。
四、、緊鄰里彥電廠、鄒縣電廠、兗礦集團等國家大型能源企業,鄉內建有35KV變電所一座。
五、位於微山湖畔,水資源豐富。
六、已經規劃並開始建設了馬坡工業園區,園區位於荊冢集南部,並完成了"四通一平"。
七、勞動力資源充足、廉價。
政策環境: 1、外商來我鄉投資,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從項目開工建設之日起,三年內免收一切行政事業性收費。2、租用土地的工業項目,從項目開工建設之日起免收30年租金。3、凡來我鄉投資100萬元以上的項目及企業,均列入鄉財政稅金優惠序列,企業投產後上繳的地方稅金前三年由鄉財政100%返還給企業,第四、五年返還給50%。其中,投資項目為農業產業化龍頭項目和高新技術項目的,前五年均按100%獎勵。4、對引薦國內客商在我鄉進行項目投資合作,投資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單位和個人,按資金到位的1%給予獎勵;對引薦外商投資項目、高科技項目的單位和個人,按資金到位額的1.5%給予獎勵。5、對外來投資企業所辦的各種註冊登記手續,實行"一站式"服務。6、對貢獻較大的企業負責人聘為鄉政府經濟顧問或提拔為鄉經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