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馬圖綠茶條形緊結,微彎似眉,顏色灰綠有光澤,呈板栗香味和特殊的山韻味,青綠清亮,略帶微黃。泡開的茶葉濃醇、鮮爽、甘潤、回甘持久。
產地環境
馬圖村位於廣東省豐順縣北部山區的龍崗鎮,原名馬頭村,因為環繞馬頭村的群山峻岭酷似馬頭仰天長嘯,遠望如群馬奔騰氣勢磅礴的駿馬圖,故又稱為馬圖村。馬圖村主村平均海拔700米,村中溪水發源於海拔1050米的九龍嶂、啊婆嶂、北山嶂,方圓幾十千米無任何污染源。
馬圖村素有種植茶葉的傳統,茶樹生長於高山之上,常年雲霧繚繞,吸雨露之精華,收大山之靈性,故馬圖村特有的地理環境所產綠茶極具原生態綠茶之品質。
歷史淵源
馬圖綠茶歷史悠久,早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就開始種植小葉綠茶(今小葉種),距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
民國十八年(1929年),朱德總司令率紅四軍進駐馬圖村時,全村的茶園約有200畝,朱德總司令在工作之餘品嘗了馬圖綠茶後認為,山區只有發展種茶才有出路,當時朱德總司令帶來20多斤小葉綠茶種籽,送給當地村民種植,並在民眾大會上還動員村民大力發展茶葉生產,從此馬圖村茶園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由於紅軍在馬圖村建立了紅色政權,播下了革命種子,馬圖綠茶又被當地村民稱作“紅茶種”、“紅軍茶”,至今當地還傳唱著一首讚譽紅軍和朱德總司令的歌曲《敬你一杯馬圖茶》。
20世紀80年代初,馬圖綠茶的生產銷售由農戶自行組織,沒有形成規模,曾一度使馬圖茶樹衰退,產量有所下降。
改革開放後,農村體制改革,豐順縣採取資金補助、定向援助、對口幫扶等多種方式,扶持企業和個人大力種植和生產馬圖綠茶。
生產情況
2007年,馬圖綠茶乾茶總產量為6萬斤,茶葉總產值500萬元,茶農種茶單項經濟收入約1280元。
2009年—2011年,馬圖綠茶獲得中小企業貸款貼息專項資金支持。
2009年—2012年,馬圖綠茶獲得“省級韓江上游茶葉產業帶專項資金”的支持。
2012年,馬圖綠茶獲得現代農業項目資金支持等,共獲得各項扶持資金500多萬元。
2015年,馬圖綠茶年產40萬斤,產值6000萬元,年收入超10萬元的茶農有450戶。
產品榮譽
2002年6月,馬圖綠茶榮獲廣東省第五屆名優茶質量競賽優質茶獎。
2005年5月,馬圖綠茶榮獲廣東省第六屆名優茶質量競賽金獎。
2007年12月,馬圖綠茶榮獲廣東省第七屆名優茶質量競賽銀獎。
2014年07月0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馬圖綠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馬圖綠茶產地範圍為廣東省豐順縣龍崗鎮馬圖村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當地群體種。
二、立地條件
產地範圍內海拔≥400米。土壤為紅壤或黃紅壤。土層厚度≥60厘米,有機質含量≥1.5%,pH值4.5至6.0。
三、栽培管理
1.育苗:採用無性繁育苗。
2.定植:種植密度每公頃≤45000株。
3.施肥:每年施無公害處理的腐熟農家有機肥料≥15噸。
四、鮮葉採摘
1.採摘時間:每年3月初到4月底。
2.採摘標準:
等級 | 要求 |
特級 | 全芽≥80%,一芽一葉≤20% |
一級 | 一芽二葉≥70%,一芽三葉≤30%,芽葉完整,一芽二葉,芽長於葉或芽葉等長,大小均勻一致 |
3.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五、加工工藝
1.工藝流程:鮮葉→攤青→殺青→揉捻→毛火→足火→揀剔。
2.工藝要求:
(1)攤青:室內攤青,室溫控制在20至25℃;室外攤青,上午10:00前、下午4:00至6:00,薄攤在陽光下曬20至25分鐘,攤葉厚度≤10厘米,當含水率70至80%,葉片由青綠變為暗綠為宜。
(2)殺青:溫度260至280℃。當茶葉手握成團落地散開,彎曲茶梗不易斷即可。
(3)揉捻:揉捻至茶葉成條率≥90%。
(4)毛火:溫度90至110℃,將揉捻解塊葉炒至七成乾後,攤涼至室溫。
(5)足火:溫度80至90℃,當茶葉水分含量≤6%後,攤涼至室溫。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聞之茶香濃郁,飲之甘醇可口,品之沁入肺腹,具有“香、甘、滑、柔、醇”之特點。
2.理化指標:
項目 | 指標 |
茶多酚,%(m/m) ≥ | 22.0 |
水浸出物,%(m/m) ≥ | 38.0 |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馬圖綠茶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東省豐順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馬圖綠茶的檢測機構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