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生平
古 斯塔夫·馬勒 (德語: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傑出的奧地利作曲家及指揮家。出生於奧地利帝國波希米亞的卡里什特(今屬捷克)的一個阿什肯納茲猶太人家庭,童年即顯露音樂的天才,六歲參加鋼琴比賽,八歲已能為別的孩子教課,十五歲進維也納音樂院學習,後改學作曲及指揮。
1875年獲準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就讀,向茱里奧斯·艾柏士坦(Julius Epstein)學習鋼琴,隨後又到維也納大學修讀布魯克納講授的課程。他第一次嘗試作曲,是為了參加一場歌劇比賽而寫下悲嘆之歌(後來馬勒把這部作品改為合唱曲)。不過他並未成功,於是把注意力轉向指揮。
1880年他在巴德哈爾市(Bad Hall夏季劇院獲得第一份指揮工作,以後他陸續擔任多家大型歌劇院指揮──1881年在萊巴赫城市劇院,1882年在奧洛穆茨,1883年在德國卡塞爾皇家宮廷歌劇院,1885年在布拉格的日耳曼歌劇院,1886年在萊比錫城市歌劇院,1888年成為匈牙利布達佩斯皇家歌劇院院長,1891年則在漢堡歌劇院任院長,任職六年,1897年在維也納歌劇院任院長及首席指揮。於漢堡歌劇院任職期間,他在史坦因巴赫度過夏天並專心於作曲,這段時間裡馬勒完成了第一號交響曲和“少年魔法號角”。
1897年,為了保住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這個極具聲望的位置,原是猶太教徒的馬勒改信天主教(當時並不容許猶太教徒擔任這個職務),自此十年他都留在維也納,以其近乎苛求的完美主義著稱。一年之中他花費九個月管理歌劇院,剩下三個月主要待在麥亞尼希作曲;他有一棟小房子位於沃特湖畔,馬勒在此創作了第二號至第八號交響曲。1902年,與愛爾瑪·辛德勒結婚,育有兩個女兒;長女在1907年過世,同年他被診斷出患有心臟病,還失去了維也納歌劇院的職務──馬勒試著在維也納表演他並未被廣泛接受的作品,卻受到多數反猶太的媒體攻訐抨擊。縱然第四號交響曲曾獲得些許好評,一直到1910年第八交響曲首演,馬勒才真正在音樂上得到肯定,之後的作品皆未在他生前公開演出。
馬勒一直承受著越發嚴厲的反猶太攻擊,直到1907年幾乎已是忍無可忍,同年接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指揮職務,1908年也指揮了一季,卻因為大都會轉念支持托斯卡尼尼而被停職。隔年又回到紐約擔任新成立的紐約愛樂交響樂團指揮,大約此時他完成《大地之歌》與最後一部完整的作品,第九號交響曲。
1911年二月最後一次前往美國,此時馬勒的病況嚴重,在他要求之下被送回維也納。
1911年5月18日,馬勒因鏈球菌感染病逝於奧匈帝國內的維也納,留下未完成的第十號交響曲。死後葬於維也納格林清墓園。
評價
古斯塔夫·馬勒((GustavMahler),作為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德奧音樂文化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九部交響曲和未完成的第十交響曲、《大地之歌》以及聲樂套曲《漫遊者之歌》、《少年魔號》、《悲嘆之歌》、《亡兒之歌》、《呂克特歌曲》等作品中繼承了自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舒曼等前輩大師的傳統,同時又從時代精神很中汲取豐富營養,確立了一種充滿表現力的新的音樂語言。馬勒的創作構思宏偉,篇幅龐大。他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奧地利交響曲音樂的重要作曲家。
馬勒曾說:“我的時代會到來的。”這一具有悲愴色彩的預言在他逝世半個世紀後奇蹟般地應驗了,馬勒音樂的崛起成為二十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音樂現象之一。雖然直到六十年代還有人認為馬勒的音樂中充滿“無謂的喧譁與騷動”,而今天的聽眾中也有人更多地從馬勒高度個性化的音樂語言中感受到新奇或怪異,但馬勒音樂的偉大和藝術價值已得到舉世公認。
正如指揮家布魯諾·瓦爾特所言:“馬勒作品的最高價值不在於它通過引人注目、大膽、冒險或怪誕等顯示出來的新奇,而在於這種新奇被融入到優美的、充滿靈感的、深刻的音樂之中,在於這種音樂高度的藝術創造性和深厚的人性內涵所具有的永久價值。這一切使之在今日仍充滿生命力,並擁有美好的未來。”
影響
馬勒的交響曲在形式上具有構思宏偉,規模龐大的特點,只有巨型的交響樂隊才能演奏;在風格上,他力求發展維也納古典交響樂的傳統,作品現象鮮明,題材淵源於維也納民間風格性音樂,而且,他的第二、第三、第四及第八交響曲都加入了人聲,大大豐富了交響曲的表現力,對二十世紀音樂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許多作品體現了他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理解。代表作有交響曲《巨人》、《復活》和《大地之歌》等等。
從某些角度來說,馬勒在追隨者眼中扮演的關鍵性角色,讓他儼然成為現代音樂的海頓。他的作曲風格對勛伯格、韋伯恩、與貝爾格造成深遠影響,同時也影響了曾經與他共事,事業上受其助力的指揮家:布魯諾·瓦爾特與奧托·克倫佩勒。他們將馬勒的音樂介紹至美國,更改變了好萊塢電影配樂的做法。他不只是個作曲家,更是提倡革新的指揮,他的理論、技巧至今仍使用。他時常說:“傳統只是傷感”,還要求大量排練曲目;即使這么做讓公演品質比過去更為精進,終究導致馬勒與樂團之間關係緊張。
馬勒在世的時候,其作為指揮家要比他作曲家的身份名氣來得要大,還被認為19、20世紀最重要的指揮家。可惜馬勒不曾留下錄音。但根據旁人的描述,馬勒指揮時動作幅度很大,非常投入。
作品長期不被接受(部分原因可能來自於他猶太人身份),讓馬勒說出了那句名言:“我的時代將要來臨”。二十世紀中期,他的時代的確來臨。那些早已認識他的人與包含萊奧納德·伯恩斯坦在內的同世代指揮家擁護馬勒,渴求於探索音樂新浪潮的廣大聽眾看來似乎織成了擁護支持他的時代。馬勒的作品全集很快地被錄製,他的作品成為許多指揮登上職業顛峰的驗證。
20世紀後期新發展的樂理得以對馬勒的曲目做出改動,數次完成第十號交響曲的嘗試,還有其它曲目的修訂。萊奧納德·伯恩斯坦,克勞斯·滕斯泰特,皮埃爾·布列茲、里卡多·夏伊、朱塞佩·西諾波里,克勞迪奧·阿巴多、柏納·海汀克、小澤征爾、西蒙·拉特爵士、麥可·提爾森·湯瑪斯與班傑明·山德爾等數字指揮是樂界公認詮釋馬勒的好手,他的音樂將繼續吸引聽眾。
個人作品
主要作品
馬勒在指揮工作之餘,從事音樂創作。共寫作十部交響曲、四部樂隊伴奏的聲樂套曲、一部清唱劇及五首歌曲。
康塔塔:《悲哀的歌》(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合唱與樂隊)
聲樂套曲:《旅行者之歌》(人聲與鋼琴或樂隊)、《亡兒之歌》(人聲與鋼琴或樂隊)
歌 曲:《少年的魔角》、《呂克特詩歌譜曲五首》
歌 劇:《三個平托》
室內樂:
A小調鋼琴五重奏(1876年);
A小調鋼琴四重奏(1876年);
小提琴奏鳴曲(1876年)
交響曲
早期交響曲3首
1.學生交響曲("Student Symphony",1877年):此交響曲為馬勒17歲時所寫的第一首交響曲,曾由奧地利指揮家Joseph Hellmesberger, Sr.進行排練,但後來被撤下,因此從未演出。現已遺失。
2.a小調交響曲(1882年—1883年):此曲可能為學生交響曲的拓展,共有三個樂章,亦從未演出。
3.北歐交響曲:此曲現已不存。馬勒的摯友、德裔美籍指揮家、鋼琴家布魯諾·瓦爾特(Bruno Walter)所作的《古斯塔夫·馬勒》中提及這首“北歐交響曲”手稿被作曲家親手銷毀的過程。
主要交響曲11首
1.D大調第一(泰坦/巨人))交響曲(1884年─1888年)
2.c小調第二(復活)交響曲(1887年─1894年)
3.d小調第三交響曲(1893年─1896年)
4.G大調第四交響曲(1899年─1901年)
5.升c小調第五交響曲(1901年─1902年)
6.a小調第六(悲劇)交響曲(1903年─1905年)
7.e小調第七(夜曲)交響曲(1904年─1906年)
8.降E大調第八(千人)交響曲(1906年─1907年)
9.a小調大地之歌交響曲(1907年—1909年),副標題為“一個男高音與一個女低音(或男中音)聲部與管弦樂的交響曲”。
註:該交響曲本應編為第九交響曲,而馬勒認為按順序將之排為第九交響曲不吉祥,因為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布魯克納都是在寫完自己的第九交響曲後去世的,所以最後不為其編號。
10.D大調第九交響曲(1909年─1910年)
11.升F大調第十交響曲(1911),未完成,由他人續編成交響曲編制的版本:
庫克(1964年、1972年、1989年)卡本特(1966年)惠勒(1959年)小馬捷提(1989年)
聯篇歌曲集、歌曲集及其它聲樂作品
悲嘆之歌(1878年原為歌劇體制,1896年改為合唱曲)
為男高音與鋼琴所做的三首歌(1880年)
青年時期歌曲作品(1880年─1883年)
青年流浪之歌(1883年─1885年)
歌曲集:少年魔號角(1892年─1896年;另兩首則在1899年與1901年完成)
呂克特之歌(1901年─1903年)
悼亡兒之歌(1901年─1904年)
經典作品
馬勒:第二交響曲《復活》尼伯萊特、霍恩演唱
阿巴多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
第二交響曲作於1894年,因為末樂章使用德國詩人克洛普施托克的詩作《復活》,而命名為:《復活》。1895年3月4日由理查·施特勞斯指揮柏林愛樂樂團首演了前三個樂章,1895年12月3日由馬勒親自指揮柏林愛樂樂團首演全曲。作品包括:一、莊嚴的快板;二、莊嚴的行板;三、寧靜而流暢的諧謔曲;四、“原光”;五、激動的諧謔曲。阿巴多以他獨特的指揮才華,證明了他不僅是傑出的,而且是偉大的馬勒詮釋者。樂曲本身的力量和戲劇性在他的控制下,達到了高度的平衡和顯現。這版CD,被日本《唱片藝術》評為最佳名片。另外,拉特爾指揮伯明罕交響樂團的演錄版也被《企鵝唱片指南》評為三星帶花名片。
馬勒:第四交響曲
賽爾指揮克利夫蘭交響樂團
第四交響曲作於1899-1901年,1902年11月29日首演於慕尼黑。作品的音樂基礎是他自己的《少年的魔角》中的一首《整個天國的歡樂屬於我們》的歌曲,馬勒曾對這部作品作過如下解釋:在前面三個樂章中,籠罩著一個較高境界的沉靜嚴肅的氣氛,這個境界對我們來說是陌生的,使人莫名其妙地不寒而慄,甚至毛骨悚然。在最後的樂章《天國的生活》中,孩子告訴我們它意味著什麼。這部作品包括四個樂章:一、緩慢地,從容不迫地;二、舒緩地運動;三、充滿深沉的寧靜;四、非常愉快舒適。賽爾在此的處理有點冷漠,但人們從唱片中能明顯地聽出無與倫比的演奏與高貴、華麗的音色。這版CD,被《企鵝唱片指南》評為三星帶花名片。另外,阿巴多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的演錄版也被日本《唱片藝術》評為最佳名片。
馬勒:第八交響曲《千人 》
赫德、科羅等人演唱
索爾蒂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及維也納合唱團等
馬勒《第八交響曲》之所以被稱作《千人交響曲》,是因為它的正規演出需要一個大型管弦樂團、兩組混聲和一組童聲的三個合唱團、八位歌手和一部管風琴,以至於音樂廳的樂池裡足足有上千人在參加演出。聲勢之大,亘古未有,簡直令人懷疑馬勒是不是太過分了?至少這樣的懷疑在馬勒那個時代是很普遍的。而今天已經享受慣了現代音響條件的音樂會或唱片聽眾,反倒會因此而歡呼呢!何況,這股音響狂潮里畢竟還是流淌著真正音樂的涓涓細流。即使是在喧囂動盪的第一部分里,那恍若洶湧的海面上飄著雲朵般的抒情的歌唱,還是相當迷人的。更何況,後邊很長的第二部分,曲趣、氛圍、人聲和樂隊的音響等等,都比第一部分更多變化,更富色彩,甚至有些段落還非常優美。
馬勒《亡兒之歌》
費里埃爾演唱
瓦爾特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
聲樂套曲《亡兒之歌》(為女低音與樂隊而作),作於1902年,根據德國詩人呂克特的詩譜曲。1906年,馬勒的幼女不幸夭折,馬勒在悲痛之中曾哀嘆:“愛女之死,實在是此曲預兆之故”,這部套曲非常哀婉動人。費里埃爾的音色和她在演唱中流露的動人的真摯,應該說是演唱馬勒歌曲的最佳人選,她這個曲目和《大地之歌》的演唱,都非常優秀。這版CD,雖然錄音舊了一些,仍被日本《唱片藝術》評為最佳名片。另外,巴比羅利指揮新愛樂樂團的演錄版也被《企鵝唱片指南》評為三星帶花名片。
馬勒:第五交響曲
巴比羅利指揮英國新愛樂樂團
《第五交響曲》作於1902年,1904年在科隆首演時,馬勒親自指揮。它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葬禮進行曲;二、激動的暴風雨般的快板;第二部分:三、諧謔曲;四、小快板;第三部分:五、詼諧、清新的快板。巴比羅利的這版錄音,是他最富感染力的一次詮釋,以獨特的速度和美感折服許多人,被《企鵝唱片指南》評為三星帶花名片。另外,滕施泰特指揮倫敦愛樂樂團的演錄版被日本《唱片藝術》評為最佳名片。
馬勒《少年的魔角》
施瓦茨科普夫、菲舍爾-迪斯考等演唱
賽爾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少年的魔角》,歌詞選自德國作家布倫塔諾所編輯的同名德國民歌集。馬勒選其部分寫成套曲(分別由鋼琴伴奏和樂隊伴奏,每套各12首,共24首),這是樂隊伴奏的演錄版,在這部聲樂套曲中,有很哀婉的憂鬱,也有對理想“天國”的嚮往,施瓦茨科普夫和菲舍爾·迪斯考的演唱非常真摯動人。賽爾指揮的這個版本,是在歐洲所錄製的系列唱片中最傑出的一版,被日本《唱片藝術》評為最佳名片
生活軼事
一幅心靈漂泊歷程圖
當輕輕叩開馬勒的《G大調第四交響曲》,就仿佛進入了作者深邃、浩瀚的心靈大海,那是怎樣的一幅圖畫呢?——返回童真吧!去天堂吧!去天堂里百花芬芳的花園散步吧!
對馬勒略有了解的人都清楚,他是一個終生沒有可以歸依和認同故鄉的作曲家。對於德國人來說,他們認為馬勒是奧地利人;而在奧地利人心目中,馬勒是波希米亞人;在世界範圍中,他是一個沒有祖國的猶太人。因此,心靈無所歸宿,靈魂隨波漂泊於他的一切生活和創作之中。而追求精神歸宿必然走向宗教信仰,天國成了馬勒追尋的夢想。《第四交響曲》正是帶著這份蒼涼,從他的心潮中流瀉出來的。
翻開第一樂章,豁然映入眼帘的,是對天國的追尋。在總譜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作曲家自己註上的標題:返回童真。天國是淨土。污濁的人們只有返回童真,具備了孩童般的純淨,才能看得見天國之光。第二樂章,死亡的舞蹈。從塵世步入天國,必須逾越死亡的界線,與死亡共舞,邁過通向天堂的唯一途徑——神秘的死亡大森林。第三樂章,超開天國。把雙臂舒展地相抱胸前,安詳地沉睡長眠,天國之光會吸納你進入天堂。第四樂章,天國生活。最美好的世界終於來到了。它是那樣的祥和,沒有了塵世的喧囂,充滿無限歡樂的人們像天使般雀躍歡唱。天國是那樣的富足,人們可以盡情飽嘗美味佳肴。這便是馬勒一生最終的追求!這也是一幅他心靈漂泊的歷程圖。
馬勒是最後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交響樂作曲家。他的音樂的最大特徵是雙重性:交響樂聲樂化,聲樂作品交響化;繁複深奧與簡約樸實成兄弟姐妹;把最崇高而涵蓋一切的宇宙觀同鬥爭、抒情主義、同奧地利民歌、自然畫、鬼影綽綽和荒誕不經相併置。他的音樂結構冗長,形式複雜,不落窠臼;其音樂標題性強烈,描繪色彩濃厚;他的音樂還要求龐大的演出陣容。此外,他作為一流的指揮家曾有過輝煌的業績,這為他處理樂器組合,提供了得天獨厚的便利;從配器盡善盡美的細節處理而到驚人的管弦樂效果的運用中不難找到示例。由於他對調性內涵的不尋常的理解,而運用某些技巧逐步削弱了傳統調性的組織感。他的音樂以整個浪漫主義傳統“後裔”的身份,不僅投其浪漫主義渲染人士之所好,同時,由於他對調性的新處理而先現了伯格的革新手法,從而被看成是新舊音樂之間承上啟下的橋樑性音樂。
死亡與永恆
奧地利作曲家馬勒出現在指揮台上,全場觀眾起立,然後鴉雀無聲。那是一位藝術家所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尊敬。一般演奏結束,馬勒足有30分鐘下不來指揮台。可是有一次,一位青年聽眾,臉色蒼白、聲音顫抖、自言自語道:“唉,他將不久於人世了。”果然,被那位青年言中,馬勒在死亡的恐怖下掙扎。其實,馬勒一生都在探討人生和死亡。他的《第二交響曲》就是以探討死亡與永恆為主題的,表現出他對人生的嚴肅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