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他在英國人類學家J.G.弗雷澤的《金枝》啟發下,開始對人類學發生興趣。1914年,在英國博物館和倫敦經濟政治學院工作。同年,他跟隨到紐幾內亞和美拉尼西亞去的蒙德人類學考察隊進行實地調查。1924年,任倫敦大學社會人類學講師。1927年任倫敦經濟政治學院教授。1928年任波蘭科學院院士。1932年擔任研究人口問題的義大利委員會通訊委員。1933年任荷蘭科學研究皇家學院的院士。1936年任紐西蘭皇家學會的榮譽會員。1936年代表倫敦大學和波蘭學院去美國參加哈佛大學一百周年紀念,被授予榮譽科學博士學位。1939年在美國耶魯大學任教,直到逝世。
1922年,馬利諾夫斯基發表了民族學調查專刊《西太平洋的探險隊》。在此專刊中,他首次運用功能主義的思想描述了土著居民的社會和文化,並在其他論文中進一步闡發了這一思想(見功能學派)。他的(1944,中譯本名為《文化論》)一書是他的功能主義理論的比較全面和系統的總結。他的學術思想,尤其是關於實地調查的方法論,對西方人類學和民族學產生了重大影響,在美國吸引了許多追隨者。他和另一位英國人類學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起創立了英國功能學派。他在20年代和30年代培養出來的學生,後來大多數成了西方有名望的人類學家。他去世後,美國人類學、民族學界專門設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馬利諾夫斯基獎”。
馬利諾夫斯基在學術觀點上對進化學派、傳播學派和歷史學派都持反對態度。他認為,物質器具和社會思想只有在具有滿足人類的生物需要和社會需要時,才能存留和傳播,若失去這種功能,便會在歷史上消失。原始文化,例如宗教和巫術,對原始居民具有心理的和社會的需要,原始的氏族和部落機構,適應原始居民生活實際。因此他建議英國殖民當局採取保持原始居民機構的政策,通過原始居民的首領對原始居民實行長期統治。
馬利諾夫斯基的主要著作還有:《野蠻社會的犯罪和習俗》(1926)、《西北美拉尼西亞的野蠻人性生活》(1929)、《自由和文明》(194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