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馬六甲海峽現為新、馬、印尼三國共管,十分狹窄,易於封鎖。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馬六甲海峽是必須控制的世界16大咽喉水道之一。美國在新加坡建立軍事基地意味著該地區可能被置於美國軍事力量控制之下,同時又處於印度的重兵部署之下,誰控制了馬六甲海峽和印度洋,誰就把手放在了中國的戰略石油通道上,就能隨時威脅中國的能源安全。 馬六甲困境已經成為中國能源不安全的代名詞。
內涵
主要是指三種狀況:
運能飽和說(運輸能力已處於飽和狀態,淺窄的航道限制了通行船隻的噸位)、和平時期危險因素說(海盜、恐怖主義與意外事故可能會導致馬六甲海峽斷航,給高度依賴這一通道的中國帶來巨大損失)、非和平時期的海峽封鎖說(非和平時期,中國的對手會封鎖這一海上交通瓶頸以打擊中國)。“運能飽和說”是不了解情況者的說法。港口受泊位、裝卸設備等限制,會出現無法接待更多船隻的飽和狀態,而馬六甲海峽是一個免費的國際通道,只會出現過往船隻通行時間延長的情況,而不會出現無法通行更多船隻的“飽和狀態”。
新加坡海事與港口管理局委託一家機構進行的專項研究顯示,2007年停靠與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船隻為9.1萬艘,在此基礎上運量增加3倍,船隻通行時間依然保持在現有的20個小時以下(指從巴生港到皮艾角這一狹窄航段);即使運量增加5倍,還是不會延長現有的船隻通行時間。
也就是說,馬六甲海峽遠遠沒有達到“運量飽和”的狀態。經過不斷的疏浚,海峽完全可以通行30萬噸超級油輪。中國與日本許多這一級別的油輪都是走這一航線。繞行巽他海峽與龍目海峽的超級油輪是少數。
和平時期的海上運輸安全方面,大型船舶意外沉沒或者爆炸的可能性很小,而且,以現有的技術處理此類事故並不難,把出事船舶拖離也不需要很長時間。近兩年,新加坡海峽與馬六甲海峽都發生過輪船碰撞事故,並沒有明顯影響航運。1975-1995年期間馬六甲海峽與新加坡海峽發生的意外事故每年在6-37件之間,其中碰撞事件為每年1-13件,同樣沒有對航運產生多大的影響。
恐怖主義活動在馬六甲海盜活動中僅僅占有很小的比例,而且,2004年以後國際海事組織接到報告的馬六甲海盜活動案件持續下降,2008年與2009年都只有2起,馬六甲海峽已經是比較安全的航道。沒有必要高估這種從來沒有發生的事情來嚇唬自己。何況,船隻也可以繞行巽他海峽與龍目海峽,由此增加的成本對於大中型船隻來說是可以承受的。
非和平時期的海上運輸安全,主要是擔心美國封鎖馬六甲海峽。毋庸諱言,在這種情況下確實存在馬六甲困境。
措施
學者們提出的應對方法主要有:建造泛亞石油大陸橋(包括中俄原油管道、中亞-中國油氣管道)、修建從吉大港到雲南昆明的輸油管道、建設從巴基斯坦的喀拉蚩港到新疆的輸油管道、鋪設從緬甸實皎漂港至雲南昆明的輸油管道、在克拉地峽修建運河(克拉運河)、修建橫穿克拉地峽的輸油管道(克拉輸油管道)和發展遠洋海軍。
遺憾的是,上述應對都無法有效緩和與化解困境。克拉運河與克拉輸油管道在短期內沒有修建的可能性,即使修成了,考慮到美國在泰國有多處駐軍的事實,它們同樣無法擺脫美國的封鎖與控制。至於擬修建的油氣管道,精確制導飛彈破壞固定而漫長的陸上油氣管道非常容易。戰爭時期他國可以選擇中國境內的輸油管線動手並使之陷於癱瘓。就戰爭時期而言,國際油氣管道無法實現“不把雞蛋放在同一籃子裡”的目標。
中國通過發展遠洋海軍來抗衡超級大國也不是可行的途徑,這需要較長時間。而且,這有可能陷入海上軍備競賽,在這樣的競賽中,中國並沒有多大的勝算,並可能使中國陷于越擴軍越不安全的困境之中。
總之,這些應對方法並不能有效緩和或化解“困境”。
現狀
一個基本的判斷是:中美發生全面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不大。
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核武器的出現使得戰爭沒有了勝利者,核大國不會陷入全面的大規模戰爭。
第二、目前美國很難拉攏到盟友對中國進行制裁,美國自己也不大可能長期因為台灣而與中國大陸長期為敵。因此,沒有必要高估“馬六甲困境”對中國海上運輸安全的整體負面影響。
應對
(一)增加國油國運的比重,尤其是大力發展20-32萬噸的超級油輪,少量發展32萬噸級以上的特級油輪。
(二)與兩海峽主要使用國、馬六甲海峽沿岸3國合作,除了現有的派員參與信息分享中心的活動外,中國應更為積極地參與到海峽航道安全的管理。這方面,中國可以適當借鑑日本經驗。
(三)中緬石油管道有必要修建,因為它有助於中國減少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並為中國西南地區開闢一條便捷、便宜的油氣供給渠道,促進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有助於增進中緬雙邊關係,促進緬甸經濟發展,推進中國對緬甸及其周邊國家的投資。此外,修建、擴建中俄油氣管道、中亞-中國油氣管道對於中國減少過度依賴中東原油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