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重要文獻導讀四十篇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重要文獻導讀四十篇

本導讀以教育部頒布的《教學基本要求》為依據。重在指導研究生深刻把握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加強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和理解。該書為博士、碩士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從事《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教學與研究的教師作為參考資料。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重要文獻導讀四十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重要文獻導讀四十篇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一個二級學科。為了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博士和碩士點的研究生開設原著選讀,特編寫此教材。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等同志在各個不同時期的重要文獻、寫作背景以及文獻內容的解讀。

編輯推薦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一個二級學科。為了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博士和碩士點的研究生開設原著選讀,特編寫此教材。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等同志在各個不同時期的重要文獻、寫作背景以及文獻內容的解讀。
本導讀以教育部頒布的《教學基本要求》為依據,重在指導研究生深刻把握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加強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和理解。該書為博士、碩士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從事《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教學與研究的教師作為參考資料。

目錄

第一部分 毛澤東著作
第一篇 反對本本主義
第二篇 實踐論
第三篇 改造我們的學習
第四篇 新民主主義論
第五篇 論聯合政府
第六篇 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
第七篇 論人民民主專政
第八篇 論十大關係
第九篇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第二部分 鄧小平著作
第一篇 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第二篇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第三篇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
第四篇 社會主義首先要發展生產力
第五篇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第六篇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第七篇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第八篇 我國方針政策的兩個基本點
第九篇 一切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
第十篇 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
第十一篇 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
第十二篇 中國大陸和台灣和平統一的構想
第十三篇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第十四篇 和平和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
第十五篇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
第十六篇 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不存在根本矛盾
第十七篇 吸取歷史經驗,防止錯誤傾向
第十八篇 善於利用時機解決發展問題
第十九篇 精簡機構是一場革命
第二十篇 社會主義必須擺脫貧窮
第二十一篇 改革是中國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
第三部分 江澤民著作
第一篇 不斷根據實踐的要求進行創新
第二篇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
第三篇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第四篇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第五篇 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若干重大關係
第六篇 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
第四部分 胡錦濤著作
第一篇 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
第二篇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
第三篇 在新時期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專題報告會上的講話
第四篇 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

書摘

第一部分 毛澤東著作
第一篇 反對本本主義
毛澤東在1930年5月寫的《反對本本主義》,是一篇堅持調查研究、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文獻,對於中共黨史和毛澤東思想發展史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義。它的科學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是永放光芒的。
《反對本本主義》大約作於l930年春季,後經毛澤東確定為l930年5月。這篇文章的原稿曾長期失落,1959年中央革命博物館徵集革命文物時,從老革命根據地福建龍巖地區找到的。文章的原題為《調查工作》,當時曾出過石印單行本。解放後,毛澤東的秘書田家英把找到的《調查工作》這篇文章送給了毛澤東,毛澤東見到原稿之後說“找到了30年前我寫的一篇關於調查工作的文章,我自己看看還有點道理,別人看怎樣我不知道。‘文章是自己的好’,我對自己的文章有些也並不喜歡,這篇我是喜歡的。這篇文章是經過一番大鬥爭寫出來的。”這篇文章正式發表在1964年6月出版的《毛澤東著作選讀》上冊,第48~58頁。發表前,委託田家英作了文字上的修改,毛澤東最後審定,並把題目改為《反對本本主義》。現收錄在《毛澤東選集》第1卷,l991年6月版,第109—118頁。
這篇文章寫於土地革命戰爭初期,是毛澤東針對當時中央和紅軍中存在的教條主義思想而寫的。那時沒有用“教條主義”這個名稱,而叫它“本本主義”。1927年春夏之交,中國革命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革命失敗的教訓告訴我們,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首先在敵人統治薄弱的農村,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最後武裝奪取全國政權的道路。但是,由於當時黨內和軍內的某些領導人錯誤地估計客觀形勢和主觀力量,存在著脫離實際的教條主義傾向:有些人生搬硬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本本”,有些人照搬歐洲革命的經驗,有些人套用黨的六大決議案。為了糾正這些本本主義的錯誤認識和做法,毛澤東寫了《反對本本主義》一文。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