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來克力士(“克力士”是馬來語中“刀劍”的意思)興盛於13世紀的滿者伯夷王國,其糙面隕鐵焊接花紋刃,精美絕倫,製造極為精細,光反覆錘鍛入火就要500次左右,刃上的夾層鋼有600層之多。隕鐵就是天上落在地球上的隕石鐵,制刃師深知隕鐵堅韌而不碎折,刃上的花紋也非隕鐵不能獲得。 早期人們對馬來克力士並不在意,直到與白人幾次作戰後,馬來克力士才使世人震驚。當時荷蘭槍手的火槍鋼管經常被馬來刀劍一劈而斷,佳刃輕輕推送就可刺入敵身,有的克力士塗有毒液,只要被其劃傷就危及生命。
溯源
馬來克力士興盛於13世紀的滿者伯夷王國,其糙面隕鐵焊接花紋刃,精美絕倫,製造極為精細,光反覆錘鍛入火就要500次左右,刃上的夾層鋼有600層之多。克力士都由隕鐵打造而成,隕鐵就是天上落在地球上的隕石鐵,制刃師深知隕鐵堅韌而不易碎折,因此,在古代凡是在當地所發現的隕鐵一律都要上交國有,由國王交給專門的刀匠使用。制刃師的待遇優厚,被尊為國師,俸養終身,賜給土地,並可世襲接受俸祿,這樣的條件必然產生精美的作品。
製造
製作克力士的“邦台”是一些特殊人物,這個職業世代相傳,且從不外傳。他們的工作被看做是一種帶有宗教神秘色彩的藝術。克力士還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其表面的花紋,這種花紋與大馬士革花紋不同,也非隕鐵之外任何金屬都不能獲得的。是通過各種成分的金屬經過精巧地反覆摺疊鍛打而成的,呈現出類似於植物葉脈一樣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