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43.2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年平均氣溫19℃,年降水量133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甘蔗等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438畝,人均耕地1.65畝,林地50154.6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76.9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33元,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438畝(其中:田650畝,地1788 畝),人均耕地1.65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桉樹等作物;擁有林地50154.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8.12畝,主要種植桉樹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505畝,其中養殖面積5 畝;其他面積 11698.4 畝。有鹽等礦產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全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247戶通自來水,有99戶飲用井水。有284 戶通電,有194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226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3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9戶。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的路面;擁有汽車9輛,機車49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92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7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2畝。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0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6戶。全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8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9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76.9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37.96萬元,占總收入的62.9%;畜牧業收入 84.3萬元,占總收入的22.2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788 頭,肉牛75 頭,肉羊72頭)。
農民人均純收入1433 元,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人,均在省內務工。
人口衛生
該村至08年底有農戶396戶,共有鄉村人口1478人,其中男性787人,女性691人。其中農業人口1478人,勞動力 809人。該村以拉祜、傣族為主(是拉祜、傣族混居地),其中拉祜族920人,傣族285人,其他民族273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94人,參合率94.32 %。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室和鎮衛生院,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鎮衛生院1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4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400平方米,擁有教師8人,在校學生106人,距鎮中學15公里。
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0人,其中小學生106人,中學生34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8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35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年末集體總收入0.2萬元,有固定資產1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收支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