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零山村

香零山村位於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所轄8個村民小組,237戶,957人,耕地面積1220畝,山地面積2480畝,家家戶戶靠種蔬菜為生。

基本信息

香零山村

近幾年來,該村在蔬菜種植上按照“你無我有、你有我優、你優我特、蔬菜生產基地你特我先、你先我綠”的發展路子,主攻菜市場,巧做菜產業,善寫菜文章;蔬菜產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主銷本地市場轉入主銷“兩廣”及港澳市場;蔬菜品種由單一傳統型向市場多渠道型發展;蔬菜質量由一般型向綠色環保型邁進;蔬菜供銷由零散供銷型向定量分品種包裝型供銷。今年1-7月全村蔬菜收入710萬元,戶平收3萬餘元,和2000年比蔬菜收入翻了三番。2006年農民純收入8706元,是零陵區516個村農民人平蔬菜收入最多的村,也是農民人平純收入最高的村。目前該村已率先崛起“十個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的戶擁有手機和固定電話,百分之百的戶架通了有線電視,百分之百的家庭購買了機車,百分之百的戶掌握了兩門以上致富的技術,百分之百的戶購買了冰櫃、彩電,百分之百的戶架起了自來水,百分之百的戶通了水泥路,百分之百的戶新建小洋房,百分之百的戶在銀行有存款,百分之百的戶建起了綠色蔬菜大棚。香零煙雨(香零山),是永州八景之一。傳說西漢元鼎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11年,漢武帝開始建立零陵郡時,香零山因景色秀麗,盛產一種名貴的香草,形狀很象芳香的“羅勒”,清香四溢,勝於椒蘭,皇上知道後便定為貢品。隨之香零山而更加出名,但年復一年“貢品”數量逐年增加,香草采盡。傳說到了清代末年香草絕跡後,香零山的農民開始打魚為生,解放前後開始以種蔬菜養家服口。由於當時農民種蔬菜的技術缺乏、品種單一,產量很低,農民過著貧窮落後的生活。該村採取有效措施,結合本村實際,將小蔬菜做成全村民眾的大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頭戲來唱。2003年村里規定凡戶種蔬菜10畝3茬以上,年銷售蔬菜3萬公斤以上,每年每戶村里獎勵1000元;凡戶種蔬菜20畝以上,年銷售蔬菜6萬公斤以上每年每戶村里獎勵2000元,當年蔬菜面積上升到650畝。該村積極成立了蔬菜信息協會,由村主任兼任會長,成員包括村民小組長在內20名人員擔任。通過認真分析研究市場哪些蔬菜暢銷,哪些蔬菜不暢銷;哪些蔬菜熱海外,哪些蔬菜俏內地。同時緊緊依靠“加減法”來發展指導農民種菜。到今年6月,全村蔬菜由2002年前的20餘品種增加到現在130餘個品種,其中美國西芹菜、法國西葫蘆、遼寧雙青四季豆、安徽福椒、荷蘭比久甘籃等20個新品種落戶該村,並種植成功。該村積極打無公害牌,念環保型經,推行種養並舉、土洋結合,在大力發展養殖業上,採取禽畜糞做沼氣料,沼氣料用完後再做肥料種蔬菜、餵魚,不但使蔬菜提高了質量,還使農業經濟效益成倍增長。2007年頭7個月,全村出欄生豬5060頭,收入520萬元,雞鴨出籠2.85萬隻,收入56萬元,各類魚業收入155.2萬元。其中,該村一組村民零陵區政協委員胡云姣,今年養魚收入已達6.4萬元,雞鴨出籠1.15萬隻,收入達15萬元,養豬400頭,收入達6.2萬元。全村新建沼氣池48口,基本形成豬糞做沼氣料,沼氣料種菜、餵魚的生態農業新模式。隨著養殖業的不斷發展,為該無公害蔬菜種植提供大量的有機肥,又降低了蔬菜種植成本,真是一舉三得。由於該村無公害蔬菜質量好,講信譽。2006年全村共簽契約訂單7個,其中永州市中心城市所有蔬菜供應35%以上的蔬菜來源於香零山村。去年進入廣州、深圳市場的蔬菜578.5噸,合格率達98.8%,其中包裝蔬菜合格率100%,受到了消費者的普遍稱讚。中央電視七台從2004年到2006年先後曾三次做了專題報導。隨著香零山蔬菜產品不斷擴大,行銷大中城市的數量不斷增多,當地民眾種蔬菜的積極性不斷增長,今年預計該村農民人平純收入將突破1.2萬元,和去年相比同比增長20%以上。今年7月底統計的數字表明,從2002年以來全村新洋房230棟,基本上做到家家戶戶建了新房,人平住房面積達38.5平方米,新購機車227輛,另有6戶購買家庭小汽車,戶平存款10萬元以上。有手機和固定電話425部,冰櫃、彩電達468台,洗衣機206台。村里建起辦公樓,辦起了農民先進技術培訓學校,共培訓農民600餘人次,村里還辦起了老年人活動中心、休閒山荘、綠色蔬菜檢測中心,而今香零山菜民做講技術、銷講市場、吃講營養、用講高檔、住講寬敞、穿講漂亮、樂講雅芳、交講文明、活講健康已根深蒂固。2006年香零山村被評為無計畫外生育村、無集體上訪村、無刑事案件村、計畫生育先進村、計生協會先進村,連續三年被評為區級文明村等多個榮譽稱號。[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