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香茹的全草。夏、秋采,鮮用或曬乾。
性味歸經
微辛,涼。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治中暑吐瀉,痢疾,濕熱浮腫,齒齦炎,背痛,帶狀皰疹。
形態特徵
草本,高15~35厘米。莖有縱棱。葉片羽狀分裂,裂片線形;根生葉具長柄;莖生葉互生,柄較短。頭狀花序小,黃色,異性;總苞鍾狀,苞片狹,2列:花托有細鱗;緣花舌狀,雌性,1列;盤花管狀,兩性,4齒裂;盤花的花柱兮枝有長尖頭。瘦果纖弱,4棱形,頂部有硬芒2條。花期夏季。
分布區域
分布我國南部及福建、台灣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向陽地。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兩。外用:搗汁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