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澀,性涼。
功效
涼血止血,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胃熱吐血,肺熱咯血,腸風下血,崩漏,手術出血,創傷出血,瘡瘍腫毒,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治蝮蛇咬傷:見血清四株,水煎;沖滴水珠(研末)一錢,頓服。另選用金銀花、野菊花、苦爹菜、青木香、羊乳、三葉青等三至四味各三至五錢,水煎服,每天一至二劑。外用滴水珠、七葉一枝花、大黃等研末,醋調搽腫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研末,每次9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調敷。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鮮用或切段曬乾。
植物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發達,褐色,橫臥,其上著生細長的根數條;假鱗莖細長,圓柱形,長達8cm,粗6mm,具葉3-5枚。葉卵形至長圓形,長10-15cm,先端漸尖,全緣,基部鞘狀抱莖。總狀花序疏散,長7-15cm;苞片細小;萼片和花瓣常為黃綠色,長約8mm,側面2枚萼片狹長圓形,中萼片狹長圓形,花瓣線形;唇瓣紫色或紫紅色,卵形或倒卵形,先端鈍或凹入,基部有2個小瘤體;蕊柱近先端的翅鈍圓,基部稍膨大鼓出。蒴果紡錘形。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850-1000m的山坡闊葉林下。分布於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及西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