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電視廣播的優點是無“鬼影”(ghosting)、無“雪花”(noise),以及能提供更多電視頻道以供選擇。可是遇到接收不良時會出現起格甚至定格的情況。
發展歷史
根據香港政府於2004年7月公布的香港推行數位電視的框架里程,包括:
無線電視須在2007年年底或之前,以模擬方式和數字方式同步廣播現有服務,並各自在增配的頻道上推出新的數碼服務。
無線電視在2008年底或之前,擴展其數碼網路至覆蓋全港至少75%的地方。
若中國內地在2006年年底前仍未公布國家制式,無線電視將會採用國際廣泛使用的歐洲DVB-T制式。
視乎進一步的市場及技術研究結果,政府會指示無線電視在開始同步廣播後的五年內,即在2012年年底或之前,終止模擬廣播。
香港將採用中國大陸的數位電視廣播制式,在2007年年底開始以數字和模擬方式同步廣播現有頻道。無線電視將開設一條高解像電視節目頻道。
雖然當初香港的無線電視傾向使用歐洲標準,但無線電視最後達成協定,向政府建議使用中國標準。
首播節目
2007年12月31日香港時間晚上7時,由行政長官曾蔭權於香港文化中心主持數位電視啟播儀式結束後,無線電視翡翠台(81頻道)及無線電視高清翡翠台(85頻道)同步播出第一個節目《東張西望》;亞洲電視本港台(11頻道)及亞洲電視高清頻道(19頻道)亦同步播出第一個節目《十六不搭喜趣來》。
廣播制式及壓縮標準
雖然當初香港的兩間免費無線廣播電視台各自傾向使用不同制式(亞洲電視傾向使用中國標準,無線電視傾向使用歐洲標準DVB),無線電視更曾以DVB為藍本進行準備工作,以及向政府提出不再等候中國公布制式標準,以便準時啟動數字廣播,不過由於亞洲電視極力爭取採用中國大陸自行研發的“國家制式”,堅持等候,結果延至2006年10月,兩間電視台才達成協定,向政府建議使用中國標準。不過,由於“國家制式”不對數字壓縮標準作出規管,因此初時兩家電視台一度傾向使用不同的壓縮標準:除了數字廣播的翡翠、明珠兩台在同一條多頻網路數字頻道以MPEG-2壓縮標準廣播外,無線電視於其單頻網路數字頻道廣播的新頻道決定採用較先進、壓縮效能較好、並被一些已發展國家用以取代MPEG-2的H.264;而亞洲電視則計畫採用在世界仍較為普及、與中國大陸一樣標準的MPEG-2,惟最終亦決定跟隨無線採用H.264。中國內地用戶若要收看香港的數位電視節目,需要向當地的合法商戶購買能解讀H.264的解碼接收器,否則屆時只可收看採用MPEG-2壓縮標準的節目,即翡翠、明珠、本港及國際四台。
廣播制式
DMB-T
數據多工制式
MPEG-TS
視訊制式
MPEG-2(模擬同步播放頻道)
H.264(新頻道)
音訊制式
MPEG-1AudioLayerII(最多二聲道);或
AC-3(每一節目可同時攜帶多條AC-3音軌,每音軌最多5.1聲道;另每音軌可傳送一種語言,因此能提供多語言廣播,而每種語言也能提供最多5.1聲道)
其他
字幕系統和電子節目指南(EPG)採用DVB制式[6],互動功能由廣播商自行決定;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選用了MHEG-5制式。
接收器標籤計畫
為了讓市民在選購數字地面電視接收器時能作出適當的選擇,香港電訊管理局推行了自願性標籤計畫。標籤適用
綜合電視機具備升級版標籤,但沒有任何一款數位電視接收器擁有基本版標籤。
網路覆蓋
數位電視廣播網路,以慈雲山主發射站為中心,加上另外5個主發射站,全港覆蓋率約有75%。兩間電視台會於2011年前再增建22個輔助發射站,使覆蓋率提高至99%。而6個主要發射將由兩間電視台分工合作興建,無線電視負責興建,慈雲山、金山、青山、飛鵝山這四個主要發射站,九龍坑山和南丫島則為亞洲電視方面興建。
另一方面,雖然香港兩間收費電視供應商now寬頻電視及香港寬頻bbTV,均推出可同時播放數位電視廣播及自家頻道的接收器,但數位電視廣播並非由收費電視供應商的網路直接轉播,而仍須透過發射站接收數位電視廣播訊號,因此數位電視廣播的覆蓋範圍仍受制於發射站的啟用時間。
而在澳門,大部份地方可經公共天線網路接收香港的數位電視廣播,澳門居民亦可自行安裝接收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