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類簡介

經濟用途:屬木腐菌,被侵害樹木引起心材或邊材形成典型的白色腐朽。另外記載新鮮時有香氣味,乾時氣味漸消失。
所屬科目

菌管通常位於子實體下面,一般是管狀、齒狀或迷路狀,它們緊密地連結在一起,有共同的管壁,有囊狀體、剛毛、菌絲柱等不孕器官。擔子棒狀,有2~4個孢子。孢子有多種形狀,無色到褐色,平滑。
絕大多數種類木生,少數地生。世界分布。依據子實體的外部特徵(如子實體的形狀、柄的有無、菌肉的顏色與質地、菌管與管口形狀等)和內部結構,本科下分約105屬。多孔菌目科真菌如茯苓、豬苓、雲芝等是常用的中草藥(見藥用真菌);灰樹花、硫黃菌等可供食用(見食用菌)。有些種類如松根病菌可引起松樹立木的嚴重病害;也有些種類可引起木材的白色腐朽和褐色腐朽。
菌種特徵

香栓菌內側排列著許多放射狀的薄片,稱為菌褶,菌褶兩面能夠產生單細胞的棒狀擔子,擔子產生孢子。傘柄上常常會有環狀的膜,也就是菌環。香栓菌的繁殖是靠擔孢子進行的。擔孢子成熟以後,會散落下來,如果散落的位置條件合適,就會萌發,成為菌絲體。
菌絲體是香栓菌的營養體,是一種疏鬆狀態的綿白色的物質,存在在土表或枯枝爛葉下面。它可以從土壤或其它有機物中吸收養分,營腐生生活。這些菌絲體彼此纏結在一起,吸收養分,不斷發育生長,形成菌蕾,再經過生長伸出地面,成為新的香栓菌個體。
香栓菌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江蘇、浙江、安徽、青海、新疆、甘肅、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四川、雲南、西藏等。
營養需求

培養料料水比為1∶1至1∶1.3,培養料的水分為65%,香栓菌菌體生長發育的空氣相對濕度為85%至90%,相對濕度過高會出現黃菌。在低溫6℃至7℃,空氣濕度過小時常發生菌蓋龜裂。香栓菌含水量小,採摘後在15℃以下可保持14天左右。
香栓菌屬低溫型的菌類,菌絲生長溫度為5℃至32℃。最適應溫度22℃至25℃,5℃以下生長緩慢,在35℃至37℃時菌絲停止生長。其菌絲體後熟則需要30至45天達到生理性成熟,一般控制在零下3℃至15℃之間,最適宜溫度為7℃至12℃子實體方能分化,出菌生長溫度在3℃至22℃,最適宜溫度在13℃至18℃。從制出菌棒到採收為110至130天左右。從菌蕾到採收為8至15天左右,出菌時間在11月下旬至次年3月。
香栓菌自然生長環境土壤為微鹼性,pH值為7.8,香栓菌菌絲可以在pH值5至11的基物上生長,最適宜的pH值為5.5至6.5。原種栽培中考慮由於高壓滅菌時pH值往往下降到0.5分值,則配料時pH值應在7左右。栽培菌棒的配料最適合在6.5至7.5之間,各種培養料的pH值可用普通的pH試紙測定。
香栓菌是一種好氣型菌類,菌絲體和子實體的生長發育均需新鮮空氣,常通風換氣是非常必要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0.4%以上,香栓菌原基很難出現,發育受阻,易產生畸形菌。從栽培經驗看,香栓菌子實體生長階段對氧氣的需求量超過一般菌類。栽培環境通風不良使子實體菌柄增長,影響品質。但無論哪個生產階段其通風換氣必須是溫和的,主要是溫度和風速和諧一致。
生長繁殖

香栓菌年幼時往往長成半球形,隨著它們慢慢長大,菌蓋逐漸展開,成為一把把光滑細嫩的傘。傘的內側排列著許多放射狀的薄片,稱為菌褶,菌褶兩面能夠產生單細胞的棒狀擔子,擔子產生孢子。
傘柄上常常會有環狀的膜,也就是菌環。香栓菌的繁殖是靠擔孢子進行的。孢子成熟以後,會散落下來,如果散落的位置條件合適,就會萌發,成為菌絲體。菌絲體是菌的營養體,是一種疏鬆狀態的綿白色的物質,存在在土表或枯枝爛葉下面。
香栓菌所擁有的這種“化學武器”效力非凡,它甚至可以單獨完成對一段枯木最初期的加工轉化工作,使原本已經死亡的有機物質重新回到森林生態系統的循環中去,使之再一次成為對動物和植物的生長都有用的物質。
香栓菌的纖維絲還和樹根緊密地交錯共生在一起。這種交錯生長的根被稱為菌根。利用菌根,香栓菌可以從樹木那裡獲得營養,同時也為樹木提供它們從落葉層中吸收上來的礦物鹽。在加工轉化著大部分已經死亡的有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