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初建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由陸德林創建於增福街23號,1910年遷到單井街12號有草房五間,1944年重修正房六間,1947年在同新街又購房屋十間。1958年同新街房屋收歸國有,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單井街寺被占。文革後在韓秀斌、李志清等鄉佬的努力下於1989年進京上訪,爭得了“落實全貌的政策”,國家撥款23萬元,動遷住戶,1992年得以重新開發。此時的香坊清真寺雖有近2000平方米的寺院,卻被一條人行道從中間切為兩半而不能封閉;院中仍有一戶人家沒遷出;一小部分面積簡單圍成寺院,房屋整體下沉,牆壁破裂脫落已成危房,勉強維持一般宗教活動。
1997年汪光濤市長推行住宅建設新機制,香坊清真寺面臨動遷。此時香坊寺正處於動亂時期,管委會只有2-3人,阿訇被驅逐。在這種極為不利的情況下,由香坊區民政局主持民宗工作的沙啟雷科長出面與動力、香坊國營大廠的回民聯誼會協調組成了五人寺管會(五人簡歷參見附表)。
中期修繕
截止2007年,香坊清真寺共進行了三期基本建設(區政府按協定還建工程外)一期工程1998年至2000年。寺方出資金擴建大殿140平方米(建築面積),引進集中供暖、供熱水工程、整個大殿裝修、裝飾(鄉老實物裝飾除外)、洗浴系統改造,約27萬元。
二期工程2003年完成。主要包括宣禮塔工程、宣禮塔戶外熱網工程、一期工程的衛生間改造、衛生間廚房外門斗建設、寺院前圍牆鐵藝改造、大殿頂部月牙改造、寺院水泥地面加高和殿外簡易燥房、屠宰間的修建等。
三期工程(2006-2007年),主要是因房頂失修漏雨,平改坡接三層樓做女禮拜殿、一層整體改造裝修兩項工程。
二、三期工程由穆斯林高級工程師左泓設計,穆斯林項目經理金文承建,一期工程是李發山高級工程師和楊子華阿訇設計。
截止至中期修繕結束,香坊清真寺實占土地1700平方米;有禮拜殿和宣禮塔組成的阿拉伯風格建築一座,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其使用面積1050平方米;實現了集中供暖、供洗浴熱水;有了養寺商服和服務系統(為廣大回族服務的民生服務中心);教務寺務房齊備:男女禮拜殿使用面積270平方米(節日時可擴為430平方米),男女水房150平方米,男女買宜台房29平方米,守亡人休息室兩間共29平方米,會議室36平方米,辦公室66平方米,鄉老休息大廳183平方米,鍋爐間14平方米,衛生間14平方米,商服房180平方米。另外有樓梯間倉庫40平方米,樓外燥房、屠宰間15平方米,這樣,實際可使用面積達1100平方米。這其中大部分房間都是重新裝修的。新建後香坊清真寺已成為香坊區的一處宗教景觀。
現代化的新型清真寺
經2013年-2014年的寺院修繕工程結束後,目前香坊清真寺占地17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每周五聚禮日約有400餘穆斯林來寺里禮拜,除了本地的穆斯林外,還有外地穆斯林和外國穆斯林,外國穆斯林以來哈留學的留學生為主,約有20多個國家100餘人。
香坊清真寺是一座現代化的清真寺,其功能和管理理念在國內屬於先進行列,寺內圖書館有藏書貳萬餘冊,僅《古蘭經》就有70餘個種類,(包括阿語、維吾爾語、法語、英語、烏爾都語、哈薩克語等),其中珍藏版手抄《古蘭經》有300餘年歷史。圖書種類中分社科類和伊斯蘭圖書類,其中伊斯蘭書籍涵蓋所有宗教領域,如:《古蘭經》及注釋,各大《聖訓》集及注釋,教法類、哲學類、宗教醫學類、伊斯蘭生活類等。社科方面除了文學、歷史、文獻、名著等圖書外,寺內還收藏有歷年發行的雜誌130餘種。為廣大信眾及愛好者提供良好的學習資料和環境。
位於三樓的多功能廳曾舉辦多種展覽,包括《古蘭經》展、伊斯蘭書畫展、伊斯蘭文物展等。每年寒、暑假清真寺都會開辦為期十天的學習班,分少兒班(7歲——15歲)和成年班,清真寺為每位學員免費提供書本用具及午餐,不收取任何費用。
清真寺還設有穆斯林服務中心和外來穆斯林幫扶中心,為本地及外地穆斯林提供生活上的各種幫助。如:婚介、扶貧、救困。本區內所有低保、特困、殘疾穆斯林均可到寺里登記,定期給予各種幫扶。每年寺里還會為所有來哈求學的穆斯林貧困大學新生購買羽絨服,讓寒冷的冬季變得不再寒冷。
歷年來,香坊清真寺的善行得到了國家、省、市、區各級政府和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好評,多次派各地清真寺和伊斯蘭教協會管理人員來該寺考察、學習。全省阿訇培訓班及伊斯蘭內部考核均在該寺舉辦。黑龍江省回族研究會、哈爾濱市穆斯林促進會等機構均設於本寺。
地理交通
哈爾濱香坊清真寺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高新開發區,香坊區嵩山路副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