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晉趙盾遇翳桑餓人靈輒之首山,亦即此山。《詩.唐風.采苓》:“采苓采苓,首陽之巔。”《論語.季氏》:“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山西.雷首山》:“一名中條山,在平陽府蒲州東南十五里,首起蒲州,尾接太行,南跨芮城、平陸,北連解州、安邑及臨晉、夏縣、聞喜之境......延長數百里,隨州郡而異名,一名中條山,一名首陽山,又有蒲山、歷山、薄山、襄山、甘棗山、渠瀦山、獨頭山、陑山、吳山之名。”
中條山歷史發現
考古學家在山西省垣曲縣發現了商代城邑遺址,引發出商代歷史地理上的一些重要問題。在考古學上,代表夏朝的“二里頭文化”地兼中條山的兩面。歷史文獻中說中條山以北有“夏墟”,南面偏東一帶是“有夏之居”。看來夏朝的地域,確實是跨越中條山南北的。地理學強調“人地關係”,夏族與中條的“人山關係”應當具有獨特的內容。《參見百度百科“中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