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盛宴[偽成語]

饕餮盛宴[偽成語]
饕餮盛宴[偽成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饕餮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凶獸,並非龍之九子。《左傳·文公十八年》:“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凶族,混沌、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去四凶也。” 它是貪慾的象徵,所以常用來形容貪食或貪婪的人。饕餮一詞為貶義,不可代指美食家。(美食家一般用“老饕”) 饕餮盛宴不是成語,可以指代眾多的美食匯集,也可以泛指呈現各種精彩的內容,如節目、活動等。

基本信息

釋義:

一、饕餮:以上美食家的意義應該是引申義,饕餮性貪食,以至於吃的太多而撐死,故而饕餮有貪食,貪婪的本意,但是總歸還是和吃食相關。

二、饕餮:tāo tiè。1、傳說中的一種貪殘的猛獸,常見於青銅器上用作紋飾,稱為饕餮紋。

2、貪吃者或性情貪婪的人。

3、貪吃之人。

4、形容人吃相不雅觀,近似於“狼吞虎咽”

三、饕餮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四凶之一(另外三個分別是混沌、檮杌、窮奇),它最大特點就是能吃。

典故

《左傳·文公十八年》:“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凶族,混沌、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為天子,以其舉十六相,去四凶也。”

獸面紋所指稱的神獸的真正名稱與原型早已沉埋在不可復現的年代之中,後人因其面相兇惡、神秘、恐怖,有些又口含人首,故賜名為饕餮。饕餮原是《左傳》中用來形容貪財貪食之不仁不義者。近世學者已指出把獸面紋命名為吃人的饕餮純是牽強附會,有悖於商周的社會文化狀況。

因為面相兇猛恐怖,又行饕餮惡名,此獸在中國文化與藝術演變中的蹤跡幾乎無從尋覓。西周中期,盛行了幾百年的動物紋飾突然退出了青銅器裝飾主紋的領域。但是,與饕餮紋同時出現在青銅器上的幾種動物紋樣,如龍、虎、鳳、龜等,在以後的文化演變中,都大量出現在官方與民間,成為中國文化中最具盛名的吉祥物、藝術表現源源不絕的主題。特別是龍,在青銅器時代,多數也都擁有與饕餮紋相同的兇惡面孔。若論神秘、威武和地位,龍在青銅時代遠遜於饕餮。然而,龍後來卻登上了中國文化與政治象徵的最高寶座,“饕餮”這一青銅時代的至尊,蹤影難尋了。

很多古語沿用至今早已有了自己的引申義了。即使饕餮這個詞本身用來指代貪婪的猛獸,但饕餮與盛宴放在一起還是指代美食佳肴,飲酒作樂。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