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ì lǐn ㄒㄧˋ ㄌㄧㄣˇ
餼廩(餼廩)
亦作“ 餼稟 ”。 古代官府發給的作為月薪的糧食。亦泛指薪俸。《管子·問》:“問死事之寡,其餼廩何如?” 尹知章 註:“餼廩,言給其餼廩。餼,生食。廩,米粟之屬。”《南史·儒林傳序》:“館有數百生,給其餼稟。”《資治通鑑·梁武帝天監四年》:“館有數百生,給其餼廩。”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五:“聞余到,各捐餼廩延飲於 小全園 。”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官設工場,辜較有所成者之直四分之一以為餼稟,使役傭於商人者,窮則有所歸也。”
餼廩,漢語拼音xì lǐn ㄒㄧˋ ㄌㄧㄣˇ,月薪的糧食。
xì lǐn ㄒㄧˋ ㄌㄧㄣˇ
餼廩(餼廩)
亦作“ 餼稟 ”。 古代官府發給的作為月薪的糧食。亦泛指薪俸。《管子·問》:“問死事之寡,其餼廩何如?” 尹知章 註:“餼廩,言給其餼廩。餼,生食。廩,米粟之屬。”《南史·儒林傳序》:“館有數百生,給其餼稟。”《資治通鑑·梁武帝天監四年》:“館有數百生,給其餼廩。”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五:“聞余到,各捐餼廩延飲於 小全園 。”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官設工場,辜較有所成者之直四分之一以為餼稟,使役傭於商人者,窮則有所歸也。”
廩餼,漢語辭彙。 拼音:lǐn xì 釋義:1、舊指由公家供給的糧食之類的生活物資。 2、指科舉時代由公家發給在學生員的膳食津貼。 3、泛指薪給。 4、...
詞語 拼音 引證詳解坐靡廩餼,解釋為坐著消耗國家的糧食,不乾實事之意,多用於貶義中。
餼,就是贈送別人吃的,包含的範圍很廣。
基本字義 古籍解釋 詳細字義廩是會意兼象形。 從人回,象屋形,中有戶牖。又作“廩”。“廩”是俗字。本義:米倉。筆畫數:16,部首:廣,筆順編號:4134125251111234.
名詞解釋 漢語百科 詳細註解 動詞時詞義 古籍解釋廩膳生員,科舉制度中生員名目之一。明清兩代稱由公家給以膳食的生員。又稱廩膳生。 明府、州、縣學生員最初每月都給廩膳,補助生活。名額有定數,明初府學四十人...
讀法 廩生 傑出人物 其他廩生食餼指明清時經考試取得廩生資格的生員享受廩膳補貼。亦即成為廩生。
詞語釋義 相關條目廩生, 廩膳生員,科舉制度中生員名目之一。明府、州、縣學生員最初每月都給廩膳,補助生活。名額有定數,明初府學四十人,州學三十人,縣學二十人,每人月給廩米...
讓廩是把古代明朝和清朝一開始享受飲食津貼轉讓給別人的官員的稱呼。
詞語解釋 相關條目官名。西周始置,或簡稱廩,掌糧倉。《國語·周語上》:“廩協出。”韋昭註:“廩人掌九穀出用之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