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一[青年詩評家]

餘一[青年詩評家]
餘一[青年詩評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餘一,原名余宏超,1985年出生,安徽桐城人,廣西民族大學文藝學碩士,青年詩評家。研究方向:大眾文藝、當代詩歌研究。有評論發表於《詩歌月刊》《文學界》《中國詩人》《菏澤學院學報》等,詩歌入選《80後詩典》《80後文學選》等。

個人社會經歷

2002年9月—2005年7月 桐城中學 班長

2005年9月—2009年7月 菏澤學院中文系 菏澤學院大學生通訊社社長

2009年9月—2010年12月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研究生黨支部書記、校報責任編輯(2009至2010年)

2011年3月—2011年12月 菏澤學院黨委宣傳部 聆聽世界文化講壇策劃人、校報責任編輯

2012年3月—至今 廣西建工集團第一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內刊主編

參與課題

▲獨立主持並完成“2011年度全區研究生教育創新計畫碩士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課題《從“少數民族電視劇”到“多民族話語”的變遷》,項目編號:2011106080501M390。

▲參與廣西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2008年度項目“中國影視英雄敘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建構”,項目編號:08FZW004 ,已經結項,獲評良好等級。

▲2009年參與編輯出版了《80後詩典》,中國文聯出版社2009年

▲2011年參與編輯出版了《(2001—2011)中國詩歌佳作》,貴州人民出版社

發表論文及作品

本科階段:

▲《筆走偏鋒的平衡術》 《詩歌月刊》2007年第三、四期

▲《菏澤文學30年——王錫亮和他的詩歌創作》 《菏澤文學三十年》

▲《菏澤文學30年——雛鳥文學社及董克勤、商登貴的文學創作》 《菏澤文學三十年》

▲《絕望的顫慄》 詩歌民刊《芙蓉錦江》

▲《菏澤學院紀念中國新詩90年系列活動紀實》 《詩歌月刊》2007年第一、二期

研究生階段:

▲《“80年代”詩人形象:提供了什麼樣的可能性?》 《星星詩刊》2010第9期

▲《中國大陸電視劇的英雄敘事研究》 《菏澤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堅守還是順從?——一場由“洛麗塔”惹起的“禍水”》 《文學界》2011年第1期▲《從青春之詩到秋頌之辭——潘洗塵詩學道路剪影》 《中國詩人》2010年第2卷

▲《百年學案研究又添新瓦》 《文匯讀書周報》2011年8月26日  ▲《誕生在“歲月的腰上”的詩情》 《現代教育報》2009年11月17日

▲《用詩歌怒放生命——評校園詩人楊群及詩集<石牛嶺之歌>》《廣西民族大學報》第231期

▲《當代大學生詩歌創作一瞥》《隴原隨筆》第二期、《大別山詩刊》第九期轉載

▲《湖畔的棲息,詩意的徜徉——讀蘇丹的詩兼論相思湖詩群歷史定位》《相思湖詩群》第7輯

▲《一口永不乾涸的井——讀徐海明的詩歌》《運河》雜誌2011年第3期

文學作品:

▲《菏澤學院風景系列》(組詩)入選《80後詩典》,中國文聯出版社2009年

▲詩歌《去西山》(組詩)、散文《永遠不能忘卻的親情》入選《80後文學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詩歌、散文散見《詩潮》《防城港日報》《桐城詩詞》等

新聞作品:

▲在菏澤學院、廣西民族大學讀書期間,發表訊息通訊類稿件150餘篇。編輯出版了校報100餘期。

媒體評介

其實,魚與熊掌可以兼得(《菏澤學院報》)

他,熱愛文學,尤其熱愛詩歌、評論的寫作,他的文字曾多次見諸於各類文學雜誌、報刊;他,仰慕胡適,一直把他當成精神上的引路人,人送外號“小胡適”、“胡適迷”;他,曾任學通社第二任社長,策劃組織了數次反響不俗的校園活動;他,即將成為廣西民族大學文藝學的研究生,但他也永遠屬於菏澤學院———他就是05級中文系學生余宏超。讀書與寫作採訪中,擅長溝通的他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思想充滿鋒芒,更是讓我們感到望塵莫及,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他長久以來讀的大量的書。他說,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先看一會兒書再睡,不然會感覺睡不踏實。他讀書不但多,而且雜,涉獵面特別廣,尤其喜歡詩歌、文學評論方面的書,他還有一個習慣,就是每逢遇到胡適的書,必會買下,連載發表在《校園通訊》上的關於胡適的《寧默而死,不鳴而生》一文,可以看出他對胡適的了解與熱愛。這種廣泛但不乏篩選的閱讀,不但練就了他的文筆,更深深地影響了他的性格。

百家媒體共同關注報導安徽80後作家

日前,中新社記者就當前文學文化的現狀採訪了安徽省的三位80後作家(許多餘、 餘一、左桂),他們的獨特觀點一經發出就引起了國內多家權威媒體的關注和報導,據不完全統計,轉載安徽80後作家文化觀點的媒體近百家,中新社、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鳳凰網、中工網、網易、搜狐、中國作家網等權威媒體和入口網站都進行了全面報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