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全球化

內容介紹

本書描述了麥當勞在東亞五大城市:台北、香港、中國大陸北京、日本東京、南韓首爾,如何融入當地文化的成功經驗。在跨國經營的背後,麥當勞其實十分重視文化差異這件事。麥當勞董事長詹姆士.坎特洛普曾說過,麥當勞的目標是「盡可能成為當地文化的一部分」,除了在各地積極舉辦各種社區活動外,當日本人覺得正餐一定要吃飯才吃得飽,又想吃燒烤的料理時,東京的麥當勞就從善如流,開始賣咖哩飯和照燒豬肉堡。在香港人的認知中,笑臉迎人必有詐,麥當勞就調整當地員工教育訓練的方式,不去強調麥當勞一貫的微笑式服務。總之,麥當勞會根據不同的市場環境在經營方式上做調整。

作者介紹

詹姆斯.華生(James L. Watson)
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教授,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著有《晚清帝國和現代中國的喪葬儀禮》(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海外移民與中國家族世系》、(Emigration and the Chinese Lineage)等書。
嚴雲翔(Yunxiang Yan)
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並曾於香港中文大學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任教。著有《禮物的流動》(The Flow of Gifts)等書。
吳燕和(David Y.H.Wu)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教授,並曾於一九九三年擔任檀香山東西文化中心的(East West Center,Honolulu)資深研究員。著有《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中國人》(The Chinese in Papua New Guinea)等書。
朴相美(Sangmee Bak)
哈佛大學的社會人類學博士,並在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進行博士後研究,目前擔任紐約大學皇后學院的人類學助理教授。
大貫惠美子(Emiko Ohnuki-Tierney)
維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人類學教授,並於一九九四年擔任哈佛大學的客座教授。著有《米食與自我》(Rice and Self)等書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