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5~7毫米。雌蟲土黃色,雄蟲深灰色。頭喙粗短,觸角12節,棍棒狀,著生於頭喙前端。鞘翅卵圓形,末端稍尖,表面有縱列刻點,散生有不明顯的褐斑,並有灰色短茸毛。卵橢圓形,初產時乳白色,漸轉深褐色。
幼蟲體長5~6毫米,前胸背淡黃色,胸腹部乳白色,體彎,各節多橫皺。
蛹裸蛹長4~5毫米,初為乳白色,漸轉紅褐色。
發生規律
1年生1代。以末齡幼蟲在樹冠下5~10厘米土中越冬。4月中下旬(氣溫達到8-20℃)棗樹萌芽時,成蟲出土群集食害棗芽。成蟲有假死性,卵產於脫落性枝痕縫隙中,幼蟲孵化後落地入土,在土中越冬,越冬長達10個月左右。
防治方法
利用成蟲發生期短,假死性強,震落地面後早晚不飛,靠爬行上樹等特點,在成蟲發生初盛期和盛期,在樹幹周圍撒敵百蟲粉,然後將蟲震落;蟲爬上樹時通過藥帶中毒殺死。也可在樹上噴灑敵敵畏和殺螟硫磷等農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