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鋼叉

飛鋼叉又稱“放鋼叉”。屬民間雜耍舞蹈。主要流行於寶山區葑塘鄉一帶。一般用在廟會、出燈及多種民間喜慶活動中。

表演方法

飛鋼叉既是一種玩賞性的表演節目,又是一種鍛鍊身體的武術表演節目。飛鋼叉表演時,以兩手臂為動力,將鋼叉不斷地拋換,並以“拷叉”為基本動作,連貫“提花”(單手、雙手)跨腿提花、拋叉等。雙腿成馬步蹲狀,慢慢走動,向前、後退。表演者雙眼盯住鋼叉,表演時不允許鋼叉落地。飛鋼叉沒有固定的動作要求,幾套動作不分先後,任意選取,每一套動作也沒有規定的時間長度,完全依表演者的體力和技藝高低決定。 飛鋼叉表演可以分行進(行街)和圍場式兩種。行進表演時,舞鋼叉藝人分兩排,(可根據街道的寬狹)邊表演,邊行走;圍場式表演,則是觀眾圍成圓圈,表演者在圍場中央表演。 飛鋼叉的表演者,沒有統一服飾,一般穿自己的衣服。有時表演者也可脫去衣服,赤膊舞鋼叉。 飛鋼叉的鋼叉,由鋼叉、木柄兩個部分組成。比一般武術中的鋼叉小而靈活,便於表演者舞耍。木柄長90公分,直徑3公分,木柄上纏有彩色條布,鋼叉上有三隻刺,為防傷人,外面兩隻成半圓形彎向中間。鋼叉尾部安裝兩個活動響片,鋼叉轉動時能發出清脆的響聲。 飛鋼叉表演時不用音樂伴奏,僅用哨子指揮,以示表演開始和結束。但數把鋼叉舞動時所發出的響聲,雖無規則,但卻非常熱鬧,彌補了無音樂伴奏的不足。

代表藝人

丁家橋村的飛鋼叉班在葑塘、大場、劉行一帶享有盛名,距今已有80多年了。據丁家橋民間老藝人陶大山等回憶:1912年陶大山的叔父陶阿雪外出學木匠,(現嘉定縣桃浦鄉)看到人家玩鋼叉,非常好奇,回家後也仿做了一把鋼叉,以後逐漸練出幾套動作,並傳給了後人,一直流傳至今。 建國前,飛鋼叉經常被邀請到廟會、出燈等民俗活動中表演。建國後,他們經常參加社會慶祝活動。建國初曾在嘉定縣馬陸鄉政府成立時應邀參加慶祝活動;1956年,陶大山、翟宏仁二位藝人參加了上海農民民間舞蹈會演;1958年飛鋼叉班又參加了遊行慶祝活動,在南京路上表演;1983年在羅店地區民間文藝年會上,丁家橋飛鋼叉班老、中、少三代藝人再度作了精彩表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