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進非洲

飛進非洲

《叢書之卷一:飛進非洲》講述了中國航空工業開拓中國飛機出口國際市場的第一站——非洲的創業史。其中重點講述了12個出口國家有關中國飛機與非洲的動人故事。本卷披露的許多故事和令人擊掌的鮮活細節,生動揭示了中國航空工業進入國際市場的雄才偉略和先驅們的聰明睿智,讓你看到的不僅有風光的壯美和人物的傳奇,更有中國人在這片土地上真誠續寫的友誼、堅韌和成功!

內容簡介

《叢書之卷一:飛進非洲》編輯推薦:非洲,是中國飛機出口的第一站,也一直是中國飛機的主要市場之一。從1979年5月與埃及簽署的第一份出口契約,30多年來,中國飛機已出口非洲15個國家,總數量超過400架,涉及10多個機種和型號,更由於中國飛機在境外的第一條自主研製飛機生產線的誕生,讓這片廣袤大地有了更多的中國飛機與非洲的動人故事。
王大偉、師元光等著的《飛進非洲》披露的許多故事和令人擊掌的鮮活細節,生動揭示了中國航空工業進入國際市場的雄才偉略和先驅們的聰明睿智。
相比於名噪天下的美國電影《走出非洲》。中航技的《飛進非洲》,或許讓你看到的不僅有風光的壯美和傳奇,更有中國人在這片土地上真誠續寫的友誼、堅韌和成功!

作者簡介

王大偉,1943年出生,歷任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駐北美代表,出口一處副處長、處長、副總經理等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任中國對外友協第七屆全國理事會理事,中非友協理事。主要譯著作品《航空發動機》、《黑手起家》和《行商天下》等

圖書目錄

埃及篇
第一章 握手金字塔
重於泰山的示範
軍貿出口第一單
先出去再說
艱苦博弈 至誠至善
峰迴路轉
功成弗居
親兄熱弟
第二章 “救活埃及”
從殲7到K-8
轉機之年
表演,讓舞台生輝
飛機“尾旋”的爭論
來自更高層的推力
傳承續寫輝煌
中埃兩國成為軍工領域合作的典範
索馬里篇
第三章 鄭和後人的使命
級別不高的要客
一個跌宕起伏的國家
45天的頑強堅守
多好的老同志
戰亂國中的守望者
使館武官處之援手
尚比亞篇
第四章 永恆的“拉菲克”之旅
綿延不斷的友誼之路
讓欠債人感動的債主
運12飛進非洲
釣魚颱風雲際會
尚比亞空軍的盛大節日
強力推銷K-8
重開談判
好事就是多磨
隆重的交接儀式
默默無聞的奉獻
第五章 民機呼嘯盧薩卡
今夜無人入睡
"Mydearestfriend(我最親密的朋友)!”
不同凡響的最高禮遇
塵埃落定
兒女情長終可釋放
坦尚尼亞篇
第六章 “神牛”和“神鷹”
“神牛”三輪辟市場
”神鷹”展翅銜艱辛
與坦桑“鐵娘子”交鋒
首選中國運8
一個新題目的解析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辛巴威篇
第七章 “有理、有利、有節”
軍援贏得軍貿機遇
國內殺出個程咬金
第八章 新舟60強勢進入國際市場
老虎吃天,無處下口
主張”東向”的穆加貝
再赴哈拉雷
歷史性的一刻
東方飛來美鳳凰
新舟60齣口堅定了總統“向東看”
新舟——中國起飛的“航船”
蘇丹篇
第九章 祈福的牛血塗上中國飛機
面積最大的窮哥們
商機走來
“裝備將首選中國”
第十章 軍貿風雲翻卷蘇丹
12架K-8S契約簽署前後
一個重要的日子
蘇丹,一個讓人懷念的地方
肯亞篇
第十一章 一波三折
傲慢的副局長
令人感慨的變化
運12是好飛機
納米比亞篇
第十二章 熱泉噴涌空中樂章
初登納國受阻
“我們要建立自己的陸軍航空兵”
熱情的努喬馬總統
綠洲交響曲的三段樂章
茅利塔尼亞篇
第十三章 “撒哈拉之眼”
航空業和打漁業的奇緣
第一份法文出口契約
禍不單行
建立起信任感
剛果(布)篇
第十四章 命懸一線
突如其來的槍聲
局勢在惡化
脫離險境
第十五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再入虎穴,終得虎子
友誼的使者——新舟60
馬里篇
第十六章 直升機零的突破
不被看好的初次造訪
巴黎轉機讓小偷得逞
第一個直9直升機出口契約在此誕生
瘧原蟲趁虛而入
噩耗接踵而至
厄利垂亞篇
第十七章 經貿輔助政治
在陌生國度感受不陌生
外交與商貿同進
結束篇——激盪的非洲風雲
第十八章 軍火商的福地
中航技人眼中的非洲
中國駐非洲各國使館
超越時空的節奏
生活起居有“三難”
感言成功
後記

後記

歷經兩年多的努力,反覆審查修改,《飛向世界》叢書的第一卷《飛進非洲》終於面世了!
30年風風雨雨在一本書中很難全面概括:特別是一些更為精彩的故事和細節目前尚不宜公開,只能通過一些案例,集中體現中國航空人、中航技人艱苦奮鬥奮發圖強的精神,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改革開放這一重大國策釋放出的積極性、創造性和科學生產力。如此,我們為能親歷這個偉大時代和偉大變革而深感自豪、欣慰。雖然,在中國經濟和科學技術浩瀚而迅速的發展進程中,我們的奉獻是渺小並且微不足道的,但就是許許多多這樣的微不足道,鑄就成了支撐中華基業的堅強脊樑。
回顧這段歷史,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對航空工業進出口工作的引導、關切、鼓勵甚至批評;國務院、中央軍委以及外交部、國防部、商務部、科工局、民航總局、海關總署、國家銀行、保險公司給予我們的寬鬆政策、實質性的支持和具體領導;我們更感到幸運的是歷屆航空工業領導人和領導機關高瞻遠矚,精心扶持培育,率先垂範,使我們能夠放手一搏。
中國航空進出口事業是航空工業大團體中的一員,離不開各廠所的鼎力支持,否則將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更何況許多廠所領導、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本來就同我們一起,始終站在銷售、契約執行和售後服務的第一線;還有中航技公司的歷屆領導和員工,恪盡職守,勇於創新,艱苦奮鬥,團結協同,嚴守紀律,無私奉獻。
所有這些,鑄就了今天的中航國際有限公司和中航技公司。
遵照國家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的指示精神,認真總結歷史,以史為鑑。但史料的收集浩瀚無邊,馮友蘭先生曾經歸結為四步:第一步是收集史料,這一步工作的要求是全:第二步是審查史料,這一步工作的要求是真:第三步是了解史料,這一步的要求是透:第四步的工作是選擇史料,這一步的要求是精(見《中國哲學史料學》)。編寫組的成員們反覆修改,認真審查,務求真實,減少錯誤。但即使如此,限於我們的能力和水平,不免還會有疏漏和錯誤,敬請廣大讀者不吝賜教,批評指正,更希望親歷者能予以補充和修正。
本卷素材主要提供者有(按照姓氏筆畫排序):王大偉、王志成、盧貴智、劉振盛、楊向東、楊偉江、李都、陳立德、英桂生、金星、高志全、黃斌等。
本卷照片主要提供者有(按照姓氏筆畫排序):王大偉、王會元、王志成、車建國、盧洪、盧貴智、司炎軒、劉國民、孫文深、李剛、李都、李後定、李曉峰、張聯利、陳立德、金星、周剛、孟憲珍、耿立江、袁偉、高偉、康健、霍郁華等。
我們深切地感謝中航國際和中航技的領導付舒拉、吳光權、馬志平、黃斌、吳盛悅、楊鷹等同志對此書的大力支持和參與:也感謝中航技的老領導趙光琛、孫肇卿、劉國民、江同、趙嗚岐等抱病參加座談、接受採訪,提供了大量史料和寶貴的意見。
我們走完了30年的歷程,容易辦的事情基本都辦完了,新的領導班子和不斷壯大的員工隊伍,將面臨更難、更新、更高、更遠的任務。我們衷心地期望”長江後浪推前浪”,讓新人的智慧和奮鬥精神,贏得更加輝煌的成就,書寫更加嶄新的篇章!

序言

歷史昭示未來
已過而立之年的中航國際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影響深遠的變革。伴隨“改革開放”春風而誕生的中航國際的前身——中航技總公司,從誕生之日起就注定要在變革、創新、開拓、奮鬥中風雨兼程。
中航國際在30多年的歷史中創造了中國航空史上的諸多第一:國防工業系統第一家成立的進出口公司,簽訂了第一個軍貿出口契約,國防工業系統第一個獲準開設外匯賬戶、在海外設代表機構、兼顧民品出口的公司;國防工業系統第一個自主開發後繼機,第一個與國外合作研製飛機、共同生產,第一個將自主研製的飛機向國外轉讓生產技術;第一個向國外出售債權、與國內銀行開展遠期匯票貼匯,第一批獲國家特批可自主向國外銀行貸款的5家公司之一,第一個獲準出售企業債券,第一家在深圳購買土地,第一家擁有自己的投資信託公司,第一家在香港借殼上市的公司;國防工業系統第一家引進國外飛機,第一家引進生產技術在國內組裝生產幹線飛機、直升機,第一個實行補償貿易、轉包生產的公司;國防工業系統第一個獲得商務部支持民用飛機出口,藉助國家援外大幅度提高促進成套設備出口的公司……難以計數的第一,鑄就了公司的金字招牌,拓展了公司的經營範圍,成就了公司的經濟實力,培養了公司的專業人才。為航空工業以出養進、技術交流、設備更新、人才培育、科技進步、資金積累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欣聞公司離退休老同志們歷經3年時間,自發組織編寫《飛向世界》叢書,第一卷《飛進非洲》即將出版面世,內心的欽佩與感激之情不可用言語來表達。本書講述了許多鮮為人知的真實故事,圖文並茂,體現的是中航國際老一輩創業者無怨無悔的創業精神。中航國際發展到今天,900多億的銷售收入,1 500多億的公司規模,與當時的條件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語,而我們正在著力打造的“新國企”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與老一輩創業者卻始終一脈相承。創業的激情,守業的勤儉,不竭的創新,不餒的拼搏,這就是中航國際代代相傳的血脈,手手相遞的薪火,這就是中航國際基業長青的基石!
三十多年的創業史告訴我們——中航國際變革與創業的基因與生俱來!你能看到怎樣的過去,就能看到怎樣的未來。一切的求索,歷史早已昭示。
感謝此書的每一位主人公,感謝為此書付出心血的老領導、老前輩。因為有你們,我們腳下的路會更加堅實,更加寬廣,更加長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