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秒雷射

飛秒雷射

雷射曾被視為神秘之光,並已被人類廣泛使用。近年來,科學家研究發現了一種更為奇特的雷射-飛秒雷射,飛秒(femtosecond)也叫毫微微秒,簡稱fs,是標衡時間長短的一種計量單位,飛秒雷射是人類目前在實驗室條件下所能獲得最短脈衝的技術手段。飛秒雷射在瞬間發出的巨大功率比全世界發電總功率還大,已有所套用,科學家預測飛秒雷射將為下世紀新能源的產生髮揮重要作用。

基本信息

簡介

飛秒(英語為femtosecond,簡寫為fs),是度量時間長短的一種計量單位。飛秒這個單位非常的小,1飛秒1秒的一千萬億分之一。即使是自然界中速度最快的光速(30萬千米/秒),在1飛秒內,也只能走0.3μm,這個距離甚至不到一根頭髮絲的百分之一。

飛秒雷射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飛秒雷射 飛秒雷射
首先是飛秒雷射持續的時間及其短,只有幾個飛秒,它比利用電子學方法所獲得的最短脈衝還要短几千倍,是人類目前在實驗條件下所能獲得的最短脈衝;

其次是飛秒雷射具有非常高的瞬時功率,可以達到百萬億瓦,比目前全世界發電總功率還要多出上百倍;再次是飛秒雷射能聚焦到比頭髮的直徑還要小的空間區域內,使電磁場的強度比原子核對其周圍電子的作用力還要高出數倍,而其中許多的極端物理條件是地球上所不存在的,以及用其他的方法也不可能得到的。由於飛秒雷射的峰值功率超高,經過聚焦後,其光強能達到1022W/cm2量級。這樣的強度遠超過原子內部相互作用庫倫場,所以,飛秒雷射脈衝能輕易將電子脫離原子的束縛,形成電漿。例如,氫原子的庫倫場強為5×1011V/m,而1mJ的飛秒雷射脈衝經過聚焦後,能達到1012V/m量級,所以能使氫原子電離。

發展歷史

飛秒雷射技術隨著科技的進步,不斷的發展,其脈寬越來越短,脈衝的峰值功率越來越大。

自1960年第一台紅寶石雷射器問世以來,縮短雷射脈衝便成為雷射器設計和製作的重要發展方向。為了縮短雷射脈衝,在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提出雷射鎖模技術,飛秒雷射的產生便來源於該技術。

1974年,E.P.Ippen等人發明了腔外光柵對壓縮技術,通過染料雷射器第一次獲得了飛秒雷射脈衝。

1981年,R.L.Fork等人通過碰撞脈衝鎖模技術,通過染料雷射器獲得了90fs的雷射脈衝。

但是,染料雷射器結構複雜,需要染料循環系統,且其增益頻寬狹窄,只能在實驗室的條件下研究,不能廣泛套用,所以在固體雷射器特別是鈦寶石晶體雷射器出現後,迅速的淘汰了。

1983年,D.E.Spence等人發明了自鎖模技術,也稱克爾透鏡鎖模,這種技術的特點是不需要附加脈衝鎖模。

1981年美國爾實驗室的人首次利用碰撞鎖模技術(在環形染料雷射器中得到了脈寬僅的超短雷射脈衝。

1985年該實驗室的人在雷射腔內引入可補償腔內群速彌散的四稜鏡結構,得到的超短雷射脈衝,大大推動了超短脈衝技術的發展。

1985年,Strickland和Mourou提出了啁啾脈衝放大理論,為飛秒雷射器的發展奠定理論基礎。

1989年,P.N.Kea等人發明了耦合腔鎖模技術,也稱為附加脈衝鎖模,並獲得了數百飛秒的雷射脈衝。

1991年,D.E.Spence等人又利用自鎖模技術,以摻鈦藍寶石為增益介質,獲得了60飛秒的雷射脈衝,這被看成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束真正意義上的飛秒雷射脈衝。同年,A.Sullivan等人獲得了100fs,峰值功率為3TW的雷射脈衝。以鈦寶石晶體作為增益介質的雷射器,其優點是結構簡單、性能穩定、工作壽命長,而且其峰值功率高,能夠調諧的範圍大,能夠廣泛套用。所以迅速取代了染料雷射器的地位,迅猛的發展起來。

1993年,M.T.Aaki等人用摻鈦藍寶石雷射自鎖模技術,得到了11fs的雷射脈衝,同樣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獲得了10fs的雷射脈衝。

1996年,C.P.J.Barry等採用再生放大脈衝整形和高階色散補償技術,獲得了脈寬18fs,4.4TW的峰值功率脈衝輸出。

1997年,U.Keller等人利用啁啾技術與稜鏡結合的方式獲得了6.5fs的雷射脈衝。同年,Stuart等利用釹玻璃放大器,獲得了395fs,峰值功率125TW的雷射脈衝。1999年,Perry等改進了釹玻璃放大器,獲得了440fs,峰值超過1.5PW的雷射脈衝。

2004年,日本北海道大學研究小組利用光纖對啁啾放大系統輸出的脈衝光譜進行展寬後再進行壓縮,獲得了脈寬為2.8fs的飛秒雷射脈衝。同年,國內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用自己的生產的鈦寶石晶體,成功獲得了36fs,峰值功率120TW的雷射脈衝。

在近年的研究中,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加拿大國家研究中心和德國比利菲爾德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強場高次諧波的技術,成功獲得了650埃秒(as)雷射脈4沖。這使雷射的發展跨出了飛躍的一步。由於飛秒雷射自身的特點,脈衝短,能量高,峰值功率大,其在套用方面有著廣闊的前景。飛秒雷射技術已經廣泛的套用於環境、信息、醫療、國防、工業等各個領域。

飛秒雷射是一種以脈衝形式運轉的雷射,持續時間非常短,只有幾個飛秒,一飛秒就是10的負15次方秒,也就是1/1000萬億秒,它比利用電子學方法所獲得的最短脈衝要短几千倍。這是飛秒雷射的第一個特點。飛秒雷射的第二個特點是具有非常高的瞬時功率,可達到百萬億瓦,比全世界發電總功率還要多出百倍。飛秒雷射的第三個特點是,它能聚焦到比頭髮的直徑還要小的空間區域,使電磁場的強度比原子核對其周圍電子的作用力還要高數倍。

用途

飛秒雷射有什麼用途呢?

眾所周知,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但是它們不是靜止的,都在快速地運動著,這是微觀物質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屬性。飛秒雷射的出現使人類第一次在原子和電子的層面上觀察到這一超快運動過程。基於這些科學上的發現,飛秒雷射在物理學、生物學、化學控制反應、光通訊等領域中得到了廣泛套用。特別值得提出的是,由於飛秒雷射具有快速和高解析度特性,它在病變早期診斷、醫學成象和生物活體檢測、外科醫療及超小型衛星的製造上都有其獨特的優點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微加工領域,由於其對材料周圍影響極小,能安全的切割,打孔、雕刻,甚至套用於積體電路的光刻工藝中。在國防領域,飛秒雷射套用在安全切割高爆炸藥,拆除廢舊退役的火箭,炮彈等。在醫學領域,飛秒雷射像一把精密的手術刀,用於治療近視,美容等方面。在生物學領域,飛秒雷射轟擊細胞DNA,使其發生突變,用於研究基因變化的各種影響。在環境領域,飛秒雷射LIBS技術測量大氣污染成分,檢測環境污染水平。在科研領域,飛秒雷射更是無處不在。隨著飛秒雷射技術的發展,飛秒雷射能在更多領域獲得更多的套用。

物質在高強度飛秒雷射的作用下會出現非常奇特的現象:氣態、液態、固態的物質瞬息間變成了電漿。這種電漿可以輻射出各種波長的射線的雷射。高功率飛秒雷射與電子束碰撞能夠產生硬X射線飛秒雷射,產生β射線雷射,產生正負電子對。

高功率飛秒雷射在醫學、超精細微加工、高密度信息儲存和記錄方面都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高功率飛秒雷射還可以將大氣擊穿,從而製造放電通道,實現人工引雷,避免飛機、火箭、發電廠因天然雷擊而造成的災難性破壞。利用飛秒雷射能夠非常有效地加速電子,使加速器的規模得到上千倍的壓縮。高功率飛秒雷射與物質相互作用,能夠產生足夠數量的中子,實現雷射受控核聚變的快速點火。從而為人類實現新一代能源開闢一條嶄新的途徑。

特點

1、飛秒雷射是我們人類目前在實驗條件下能夠獲得的最短脈衝,它的精確度是±5微米;

2、飛秒雷射有非常高的瞬間功率,它的瞬間功率可達百萬億瓦,比全世界的發電總功率還要多出上百倍;

3、物質在飛秒雷射的作用下會產生非常奇特的現象,氣態的物質、液態的物質、固態的物質瞬間都會變成電漿;

4、飛秒雷射具有精確的靶向聚焦定位特點,能夠聚焦到比頭髮的直徑還要小的多的超細微空間區域;

5、用飛秒雷射進行手術,沒有熱效應和衝擊波,在整個光程中都不會有組織損傷。

加工材料的優勢

與傳統連續雷射以及長脈寬(納秒,皮秒雷射相比,飛秒雷射加工材料具有如下特點:

峰值功率高,容易引起材料的解離

以光譜公司生產的具有再生放大系統的鈦寶石飛秒雷射器為例,其脈寬為,重複頻率為單脈衝能量為,其雷射脈衝峰值可達的量級。採用多級啁啾脈衝放大技術獲得的飛秒雷射脈衝峰值功率已經達到了量級。較強的飛秒雷射與材料相互作用時,材料能夠在數百飛秒的時間內發生解離。

熱效應小,加工精度高,在材料精密加工方面有獨特的優勢

雷射與物質相互作用時,熱效應的大小與雷射的脈寬之間關係極為密切。一般來說,雷射作用到材料上,能量首先被激發的電子吸收,再通過電子晶格散射的作用將能量傳遞給晶格,通常這個過程的時間尺度在幾十個皮秒,之後熱量在晶格之間傳遞,使得周圍晶格溫度升高,引起材料的相變焰化和氣化。對於納秒雷射來說,由於其脈衝寬度遠大於電子晶格散射的時間,在脈衝作用的過程中,能量有足夠的時間由電子傳遞給晶格,並在晶格之間擴散,使得晶格溫度逐漸升高發生溶化和氣化。與之所不同的是,飛秒雷射器產生的脈衝,其脈寬在甚至更短,此時脈衝的作用時間遠小於電子晶格散射的時間,雷射脈衝作用完成時能量來不及傳遞給晶格,此時的晶格是“冷”的。飛秒雷射引起的材料解離發生在幾個皮秒的時間內,引起的材料解離過程比較複雜,針對不同的材料解離機制主要有庫倫爆炸和相爆炸兩種。而皮秒脈衝雷射與材料相互作用時,產生的熱效應影響介於納秒雷射和飛秒雷射之間。

套用範圍廣

現代研究己經將飛秒雷射加工套用於眾多固體材料,範圍涵蓋金屬,半導體,電介質以及聚合物等等。而且,飛秒雷射器的發展也頗為迅速,波段覆蓋射線到近紅外,脈寬從數個飛秒到數百飛秒,能夠滿足各種材料的加工需求。特別是最近幾年,飛秒雷射器趨於小型化、集成化,輸出的雷射功率更加穩定可靠,這使得飛秒雷射器成功地從實驗室走向了工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